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鐵血鑄新明》第296節 總督不好當
第三卷揚帆於大明朝野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秦浩明可謂是忙得腳不沾地,幾無暇分身。

崇禎先是在朔望日早朝表彰秦浩明的功績,然後授予兵部侍郎兼都查院副都禦史,總督福建、廣州兩地,抄送九邊及大明各省。

東林黨在錢謙益、謝三賓的帶領下,再次進行阻擾。奈何崇禎聖意已決,當場呵斥他們居心叵測,嫉妒賢良。

並把攪屎棍謝三賓革職驅除朝堂,永不敘用。

隨後,大學士陳演事涉晉商案,被崇禎皇帝著旨下獄聽候審理,由錦衣衛罰沒家產充公。

其意態之堅決,手段之強硬,讓朝中大臣噤若寒蟬,再不敢有絲毫妄動。

作為新貴兩省總督,秦浩明每日接到的宴請拜帖足有幾十張之多,可惜他這人無趣得緊,一概予以謝絕。

就連首輔薛國觀委托戶部給事中胡乃龍邀請他,也吃了閉門羹,讓其大罵不識好歹。

反倒是成日裡和國子監士子及複社巨子張溥、楊廷樞等攪合在一起,也不知忙碌些什麽。

崇禎十二年六月十八日,秦浩明在完成兵部、禮部、戶部公式化談話後,最後的流程走到了吏部。

“恭喜秦督賀喜秦督,年少有為,實乃大明第一青年才俊。”

吏部尚書商周祚乃六部中最高級長官,相當於後世的銓敘、人事部長,雅稱大塚宰。

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事務,是吏部的最高長官,為中央六部尚書之首,位高權重。

但即使這樣,吏部對於地方總督的任用卻無實權,秦浩明到這裡也只是一個禮儀過程,只是領取官印、文書及其總督的一些行頭。

故而,商周祚絲毫不敢小覷當今朝廷第一紅人,請他在吏部坐下,禮儀有加。

“下官慚愧,寸末之功,得蒙天子厚愛,不勝惶恐!”

秦浩明穿著文官一品仙鶴袍服,依照官場禮節,恭謹朝商周祚行禮。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督文韜武略皆是翹楚,實乃大明之福。”

近日,秦浩明的名聲隨著國子監士子的傳頌,早已傳遍京畿權貴及其百官耳裡。商周祚作為六部尚書之首,信息自然不會慢。

只不過大明崇文抑武已久,相對於秦浩明的武功,反而是文名令他得到商周祚的欣賞。原本有些擔憂秦浩明的年齡,如今也不翼而飛。

“塗鴉之作,難登大堂子雅。”

秦浩明俊臉微紅,擺擺手避談此事。畢竟是抄襲他人語句,未免心虛。

再說,商周祚也算大明的名臣之一,不願欺騙於他。

其萬歷四十八年擢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福建,不征民間一錢,擒斬劇盜,抗擊倭寇侵擾。

故離任之日,閩人為之立祠。

秦浩明之所以如此熟悉此公,卻還是因為他有兩個好女兒,商景蘭、商景徽皆是大明有數的才女。

其女婿亦是抗清名臣,後為大明盡忠。

商周祚撚須微笑,愈發欣賞秦浩明謙虛的態度,有心提點他幾句,故而緩緩開口說道:

“福建、廣州總督,從一品。掌厘治軍民,綜製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

與隻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位高而權重。

然秦督需注意的是,福建由於從嘉靖年間,倭寇屢屢衝擊海防,故而地理位置日益重要。

及至現在,福建市舶司是秦督務必掌握的關鍵地方。由於歷史緣由,其一直被鎮守中官盤踞……”

隨著商周祚的訴說,秦浩明這才知道,

福建市舶司從景泰四年開始,奉鎮守中官戴細保鎮守福建,兼領市舶司。及後,來住繼之,但領市舶司並非福建鎮守中官的法定職權。

成化十二年四月福建巡按葉稠請將市舶司歸還鎮福建衙門,卻未被應允,而是另遣內官韋杏領市舶事。

究其原因,還是利益使然。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後世的海關,是大明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

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根據舶商的申請,發給出海貿易的證明(公驗﹑公憑)。

對準許出海的船舶進行檢查,察看有無挾帶金、銀、銅錢、軍器、馬匹、人口等違禁之物。

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存貨物,押送回港。

抵岸後,差官將全部貨物監搬入庫,並對全體船員進行搜檢,以防私自夾帶舶貨。

將舶貨抽分,細色(珍貴品)十取一,粗色(一般商品)十五取一。

後改為細貨十取二,粗貨十五取二。另征收舶稅,三十取一。之後,發還舶商自行出售。

“多謝商尚書指點,下官感激不盡。”

秦浩明站起身,鄭重的向他道謝。

商周祚在閩為官多年,這些都是今後自己必須克服的困難。

確實如他所言,市舶司是自己是否有所作為的關鍵。看來,福建不僅是解決鄭芝龍的問題,還有市舶司。

要知道,這可是錢袋子啊!

二人說話間,吏部郎中帶著幾個小吏,已經把秦浩明官印、文書、及其配備的一些行頭準備齊全。

至此,兵部、戶部、禮部、吏部的手續完善。從今天起,秦浩明才是大明福建、廣州兩地的正式總督。

只不過,隨著聽完幾個部門的講述,秦浩明發現想要當好這個總督也不容易,要鬥爭的地方太多。

與人鬥暫且放過一旁,他早有覺悟和思想準備。

一圈下來,他發現,若是想要改變,關鍵是還要還大明的整個制度鬥,這才是麻煩頭疼的事。

不說別的,首先就是貪腐。

總督已經是最大的地方官,但是工資卻少得可憐。

秦浩明從戶部了解到,他的年薪是一百二十兩銀紋銀,這是基本工資。

除了這一項收入,每年還有各種固定補貼。

蔬菜薪炭銀有一百八十兩,心紅紙張銀,也就是辦公補貼兩百八十兩,案衣什物銀六十兩。

三項補貼湊一塊兒,總共是五百二十兩,說起來是基本工資的四五倍。

他現在沒有爵位,少了幾百兩的爵位銀。

因此,作為兩省總督,他每年從官方可以拿到六百四十兩紋銀。

要擱普通人身上,絕對是高薪,花起來絕對綽綽有余。

畢竟,在這個年代,小商販、私塾教師、能工巧匠和富裕農民這四個行當的平均年收入都只有二三十兩銀子。

可是對總督來說,每年這幾百兩銀子根本不夠塞牙縫兒——開銷委實太大。

別的不說,光聘用師爺,或者文案,費用就不菲。從晉朝到大明,雇師爺一直是官場定例。

能力再強的官員,也得雇上一個或者多個師爺,讓他們幫著記帳、斷案、草擬奏章、代寫詩文、出謀劃策、迎來送往和處理日常通信等。

例如東晉時江州刺史桓玄就雇過陶淵明當自己的師爺,明除時閩浙總督胡宗憲雇過徐文長當自己的師爺。

可問題是師爺不是國家幹部,也不能算普通公務員,他們沒有編制,不吃財政飯,其薪資統統由雇請他們的官員掏腰包發放,而且薪資還都不低。

時任宣大總督盧象升,已經算是大明最清廉的一位,可手下管記帳,管征稅,管寫信,管斷案,加起來共有十四位。

即使每人按三百兩年薪估算,一年也得開銷四千二百兩銀子。所以光在雇師爺一項上,一年不花幾千兩銀子是不可能的。

當然,總督也有一項光明正大的灰色收入,火耗銀。

或者,貪汙!

其實要說起來, 即使是火耗銀,也跟貪腐沒有什麽兩樣。

火耗銀類似以前農業稅還沒取消時的村提留、鄉統籌和縣統籌,也就是地方官私自在正稅上另行加征的附加稅。

現在大明普通的做法是,如果每個縣每年的農業稅指標是五萬兩,可是縣太爺心狠手辣,在這個指標的基礎上加收二分五的火耗。

即讓農民多交百分之二十五的稅,那一萬兩千五百的紋銀的灰色收入就到手了。

縣太爺不敢獨吞這筆灰色收入,按照官場慣例,他得把其中的三分之一分給下屬,另外三分之一交給上司,剩下三分之一揣進自己的腰包。

交給上司的那三分之一通常是層層分配,道台分一筆,知府分一筆,按察使和布政使分一筆,巡撫分一筆,最後總有一筆打進總督的私帳。

單一個縣的火耗,並不能給總督帶來多少進帳。

問題是總督管著幾個省,每個省都有幾十個乃至上百個縣,每個縣都給總督做點兒貢獻,所謂聚沙成塔聚土成山,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加起來就非常可觀。

而這,就是大明官員貪腐的原因。

因為各級官員私分火耗,極可能分贓不均。譬如甲地官員心狠,火耗加征到30%,那麽從知縣到總督就能多分一些。

而乙地官員心不夠狠,火耗隻征10%,那麽從知縣到總督就只能少分一些。

這些事情在宣大的時候,秦浩明只是略有耳聞,根本沒有過多介入。

現在,是他自己獨掌兩省,可謂是他崛起的地方,有些事情就必須面對。

否則,對他而言,不能解決官場陋習,沒有任何意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