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僅一位》第384章 王忠之死
這事情也擱置了下來,至於航海的事情,王鈺也沒有在提起。

 原本就沒有那麽簡單,而且自己也不可能把錢壓在這上面,這風險太大,當然,這利潤同樣很大,但是王鈺現在已經不缺錢,現在的財富就算一天揮金如土哪都可以用兩輩子,這也犯不著去冒這個風險,而且自己也不是那種敢於去冒險的人,還是這穩穩當當最好,當然,要是朝廷要自己出出主意的話哪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不過現在朱高熾可沒有打算要自己出上面主意,很大程度上他認為這航海是花錢的事情,這也打決定把這給結束了,明明知道這是一個坑,卻非要朝坑裡面跳,朱高熾可不是這個風格的人。

 這天晚上,王鈺已經回家,天黑之後王忠又來了,不過這次他可是一次來的,距離上次和見面已經是幾天,不過這幾天王忠瘦了,原本王忠的有些瘦,而這個時候一瘦起來及顯得非常的蒼老。

 王鈺心裡也明白他擔心什麽事情,說實話還真不容易,都這麽大一把年紀了,原本這朱棣死後他也就應該光榮退休了,至於朱高熾這麽折騰他都不會搭理嗎嗎,可是問題也出在這裡,朱高熾打算動朱棣先前定下來的東西,哪可就刺激到了王忠

 特別是航海這個事情,但是無論王忠這麽樣,他也只是一個下人,也僅僅是一個太監,而這個時候宦官是不能干涉朝政的,所以王忠並不能干涉朝廷的朝政,對於朱高熾的政策,王忠也不能隨意干涉的,如此一來可就有些為難他了

 所以這些天王忠完全算得上是心力憔悴

 看到王忠這個樣子王鈺的看在眼裡還是有些心疼的,坦白的說這對於王忠還是比較敬佩的,畢竟作為一個奴才,對於主子的忠誠度哪可是非同一般的。

 親自給他端來了椅子,王鈺這才道:“王忠,請坐‘

 王忠微微點頭,也及坐了下來,端起桌子上的茶,默默的喝了一口氣,這才問道:“要是鄭公公也答應的話。朝廷也同意,是不是能如你說的一樣?”

 王鈺一聽,便也知道他這心裡還惦記當初自己提及的事情,其實要是說通了鄭和,要是朝廷答應投資的話,這樣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在前面的這些年頭裡面鄭和已經打通了很多的航道,而且來來回回,也知道什麽時候便於出港,不過這些東西現在都是屬於朝廷機密,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得到這些機密文件的,畢畢竟這是辛辛苦苦得來的,所以這民間的百姓要知道自然不容易。

 可是看著王忠這心力憔悴的樣子,王鈺這也點頭道:“嗯,應該沒有問題,不過還得有人來主持才行”

 說穿了,這到底誰來主持的話那還是另外一回事,如此大的事情可不是兒戲。

 王忠居然明白似的點點頭,道:“這樣最好,這樣最好“

 王鈺見此,當下這也問道:“王公公,難道有什麽辦法讓皇上改變主意?“

 現在能說服朱高熾的人那不知道是什麽人,所以王鈺這才好奇的詢問了一下。

 王忠微微一笑,擺擺手,道:“這也就好奇的問問而已,時間不早了,我也就回去了”、

 說罷,這也站了起來,身子有些搖搖晃晃的

 王鈺連忙扶住他,現在的王忠給人的感覺哪好像就是一棵草一樣,這風倚一吹哪就倒下了

 王忠支起了自己的身子,微微搖搖頭,這才朝外面走去,在王鈺的眼裡看來,現在王忠給人的感覺哪非常蒼老,給人一種要飛蛾撲火的感覺一樣,最主要的一點,但是卻又顯得如此的孤單,想當初朱棣在的時候,他人家出門那可是不少太監陪著,而現在其實也就是一個人而已

 但是王鈺在都覺得這事情有點什麽地方不對,但是這不對在什麽地方卻又不知道,當下有些懊惱的搖搖頭。

 第二天,王鈺依舊去上早朝,在早朝的時候,朱高熾也說了大概要停下這航海的事情,讓下面的那些大臣去想想這合適還是不合適,其實對於這事情而言,這當皇帝的所謂的合適還是不合適,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合適的意思,誰都知道這個譜子,說出來其實也就是為了例行公事一般而已。

 王鈺也就在下面老老實實的聽著,現在也沒有急於表態,其實要是朝廷可以分享這風險,還是可以試一試的,別的不活,就拿附近的一些國家作為實驗吧。

 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勞累過度過逝。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阿拉伯國家)、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至於鄭和下夕陽的意義,歸結為兩種,一種是宣揚國威,另外一種傳說中則是朱棣為了尋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至於和下西洋的意義,則被人歸結為四點,第一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雖然在國土面積上遠遠比元朝小,但至少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第二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散財之舉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第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第四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沒有發動民間的商業貿易,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麽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還是第三說得好,鄭和之後在無鄭和。

 對於鄭和的偉大作為一個後來人王鈺是絕對沒有任何說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可是鄭和他們下西洋很大程度上全靠朝廷的支持,沒有民間的經濟體來支持,坦白的說就是沒有給朝廷帶來任何的實惠,這自然讓朝廷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而現在朱高熾打算結束這航海其實已經能看得出來了,所以在鄭和一死,頓時這下西洋的活動也終止。

 不過要說服鄭和其實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於要說服朝廷,當然,要是有利益在那裡擺著的話那自然是很簡單的事情。

 朝廷很多大臣並沒有表態他們自然也有他們的顧忌。

 下了早朝之後,王鈺和宋禮走在了一起,宋禮低聲的問道:“這下西洋事情你給皇上說沒有?”

 王鈺搖搖頭,道:“暫時還沒有說,現在我還不敢貿然的決定,我想看看朝廷的大臣的反應,同時我還得和別人的商量,其實老師你也知道,以我自己的財力是沒有辦法支撐的,當然,當學生的現在也膽小了,就想當個土地主,一天有吃有喝一家人幸福就可以了,銀子嗎,對於我而言可沒有對於朝廷那麽管用”

 銀子和錢一樣,當太多了時候這才發現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當然也沒有必要去爭個天下第一富之類的,再說這個時候也沒有福布斯。

 宋禮聽得也明白王鈺的意思,道:“這個我也明白,要是可行的話,嗯,總之先看看再說吧”

 對於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宋禮也不好說什麽,畢竟這同樣需要大量的銀子,自己的學生有錢,可也並不說把這銀子往水裡扔。

 王鈺這微微一笑,也算是給自己老師的一個答覆。

 這一天和平時好像到沒有什麽兩樣的。

 朱瞻基依舊帶著方怡到處選址,當太子爺也不好好的當,天天帶著一個姑娘到處轉悠,這家裡也沒有人管,那些什麽太子妃之類也沒有人出來干涉,不過這想想也是,朱瞻基好歹也是一個太子,除了他的老爹朱高熾和他的老娘之外,誰還會有那個膽子去管他,而現在的朱高熾一天忙得就如一個改革家一樣,這當然沒有任何的心思來管朱高熾,或者從某個方面而言這也沒有必要來管

 於是朱瞻基也就領著方怡把這個京城都逛了一個遍,什麽首飾之類這也沒有忘記買,不過隨便怎麽說也不可能把方孝孺的塑像給立在那些商業街,醫院之類的地方吧,其實商業街王鈺打算給自己立個塑像的,但是卻沒有那個膽量,這醫館倒是有塑像,華佗和扁鵲。

 可是到了晚上,一個下人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然後立即就透露出了一個消息來:王忠死了

 王鈺這一聽,原本手裡端著的茶杯這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臉上的驚訝自然也就不用多說了,王忠死了?

 當下也沒有多問,立即趕到了王忠住的地方,現在這個皇宮裡面的獨門小院已經掛上了白綾,裡面更是燈火通明,進去之後,這才發現正正中間放著王忠的棺木

 而負責照顧王忠的太監和丫鬟現在正披麻戴孝的跪在棺木的前面燒著紙錢

 已經抵達這裡的人不是很多,可是王鈺也看到好些熟人,宋禮,刑真,金純,鄭和等等都趕到了這裡,這王忠他們都熟悉

 王鈺走了上去,王忠到底怎麽死的現在還不知道,不過這人不是昨天還來找過自己,怎麽這一天的功夫就死了,這其中又有什麽原因?

 上前默默的上了一炷香,王鈺這才站會了宋禮的旁邊,低聲問道:“老師,這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宋禮微微一歎,指指門外,道:“跟我來吧”

 王鈺跟著走了出去,道了僻靜之處,宋禮這才道:“王公公隻撞牆而亡的“

 王鈺這下更加聽不懂了,這好端端的為什麽去撞牆?

 似乎看出了王鈺心裡的想法,宋禮道:“下午的時候王公公去求見皇上,請皇上勿要改變撤銷下西洋,可是皇上不肯,王公公惱怒之下,斥責了皇上,然後也就撞死在了柱子上。”

 說道這裡,宋禮這也不由的一歎,道:“其實這又是何必呢?”

 王鈺一聽,這心都沉了下來,昨天王忠來找過自己,又問了一下那些話,先前聽上去好像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其實現在想起來,先前的王忠都已經有了用自己死來讓朱高熾改變主意的想法,所以今天去求見朱高熾,可惜朱高熾不答應,於是便也撞死在了柱子上

 或許在他的眼裡,下西洋是朱棣想法,現在朱高熾中止那就是對不起朱棣,而自己那可是朱棣的奴才,即便主子不在了,也要維護主子,可是自己卻沒有其他的方法,也只有用這個辦法,而昨天來找自己,其實也就是明確一下自己想法是不是正確的

 想到這些,王鈺突然發現自己成了間接還是王忠的凶手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為官這麽多年,王忠給自己幫助其實不小的,身為皇帝身邊的太監,而且又如此得道朱棣的信任,他的話對於朱棣可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王鈺自然也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人,王忠對自己怎麽樣這心裡還是非常清楚的,至少他沒有為難過自己,要是他給自己說上那麽一兩句不中聽的話,自己可就沒有現在如此的風光,當然也不可能搭上北征這輛末班車,一下子成為了現在朱高熾信任的人

 可是現在沒有想到的是,王忠居然死了,而他死僅僅是因為想維護朱棣當下定下的國策而言,即便他僅僅是個太監,可是這一點上面他卻也算得上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要是自己昨天果斷一點,然後主動去找朱高熾說說自己想法,讓他看到一點希望,如此的歘他可能也就不會使用現在這種過激的辦法,說不定王忠也就不會死了,這個一生都放在朝廷的人,也能如一個普通的老人一樣好好的安度自己的余生。

 也因為自己的一點猶豫,所以他才用了如此果斷的方法

 歷史上對於王忠死並不詳細想的描述,王鈺先前也僅僅以為這下西洋被朱高熾中止,最後卻在宣德八年因為鄭和的死才廢除,現在明白了,朱高熾的死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這另外一個原因其實是因為王忠的死

 想到這裡,王鈺不由的歎了一口氣

 宋禮見此,以為王鈺是在為王忠傷心,勸慰道:“這人死也不能複生,你也想開一點,王公公在皇宮帶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麽親人,所以我們也合計著這喪事我們幾個把他辦了就成了“

 現在的王忠其實說到底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這一點王鈺的心裡也非常的明白,這也讓就點點頭,道:“如此也只能這樣了,至於這銀子我來出就是了,其實現在想來,要是當初我果斷一點,讓王公公有點希望,或許也就不會是如此的結局“

 想到這些,王鈺的心裡還是有些懊惱

 宋禮拍拍王鈺的肩膀,道:“好了,你也別想那麽多了,現在先把王公公的喪事辦了才是正式,你看著安葬在什麽地方合適?”

 王鈺的心裡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這才道:“按照我的想法,王公公就安葬在長陵如何?”

 長陵?

 宋禮心裡琢磨了一下,這才道:“長陵可是皇陵,安葬在那裡不知道這皇上可否答應?”

 的確, 把一個太監安葬在皇陵的確有些讓人感覺不妥,而且這皇上要是不答應的話自然也可能。

 王鈺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便道:“實在不行的話就附近吧,王公公忠心耿耿,這一輩子都在朝廷服侍先皇,現在人不在了,那麽道了下面,也讓他們見面近點。”

 長陵附近還有很多的山頭,那些都不是皇陵的位置所在,安葬一個人倒也無所謂,不過可惜的是王忠並沒有後人,這一下葬之後,可沒有人來拜祭他的

 對於此,宋禮也那麽任何的意見,這也就答應。

 王鈺呆了一會之後,便也就匆匆忙忙的離開,去了自己的公司,然後立即安排人去了長陵附近選址,這下葬的地方自然也得是一個風水寶地才行,可不能委屈了他。

 至於這下西洋的事情,現在也只能在此擱置了一下了,但是王鈺的心裡也有了主意,或許這個時候應該可以找朱高熾好好的談談,然後商量一下對著下西洋的事情進行改革,以商業來推動下西洋,相當於借用民間的力量,如此的話也可以減輕朝廷的負擔,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則要說服很多人,第一個則是鄭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