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僅一位》第369章 同謀
而現在,朝廷同樣非常的忙碌,朱高熾登基之後,作為一個剛登基的皇帝,自然地有所作為才行,這首先把這年號改成了洪熙,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每一個皇帝登基,那都有自己的年號。

 同樣,接下來,朱高熾同樣有了打算,他想變革

 自己的父皇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帝王,而他現在繼承了皇位,其實這壓力並不小,作為一個成功這的兒子,這的確是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對於朱高熾而言,其實很想用自己的成就來證明一件事情,這江山自己同樣可以好好的治理

 但是,這治理江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朱高熾而言,卻需要很不錯的開始

 也就在這波斯公主被送走的第三天的下朝之後,王鈺這又接到了通知,說這皇帝有秘事相商

 這到底有什麽密室,王鈺這還真不清楚,但是這還是立即按照他的要求跟了去。

 在這門口,王鈺也碰到了張輔和楊榮,原本還以為被傳召的只有自己,當下也行禮道:“張大人,楊大人”

 張輔和楊榮兩人也回禮,這張輔這才問道:“王大人也被叫來了?”

 王鈺點點頭,道:“是啊,這剛要走,皇上就派人傳話來了,就是不知道什麽事情,不知道二位大人是否知道?”

 張輔搖頭道:“這我倒也不知道,不過皇上定然有事情,就是不知道除了我們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人?”

 說罷,也朝王鈺看去

 王鈺也明白這是在詢問自己,畢竟這兩人是一起來的,道:“下官來的時候倒也沒有看見其他的大人”

 “皇上召見,定然有事情,不如先進去,且不可讓皇上等久了”

 楊榮在旁邊擦嘴道

 兩人一聽,這倒也是,於是相互客套了一翻,這才朝裡面走去,這張輔也詢問道:“王大人,不知道你夫人現在可好?”

 他這自然是詢問的紀小碧,王鈺點頭道:“她很好,謝張大人惦記”

 張輔微微一笑,道:“說起來,皇上能順利登基,太子能提前控制住這京城的,那和你夫人的功勞那可是少不了的,一個女子,奔襲了那麽遠送信,實在是女中豪傑,可敬啊”

 張輔這話也是由衷的感歎,倒也沒有什麽虛假的成分在裡面

 楊榮也接下了話,道:“張大人說的不錯,這就是巾幗不讓須眉”

 王鈺客氣道:“兩位大人誇獎了,賤內從小習武,這身子骨也比起一般的女子來結實,所以這事情也能完成,不過這歸根到底還是幾人大人處事不驚,要是換成下官,當時一定是晃了手腳,不知道怎麽處理了”

 張輔哈哈一笑,道:“王大人,你這可就謙虛了,走,皇上應該在等著”

 王鈺點點頭,和兩人這一起走了進去。

 在這書房裡面,出了朱高熾之外還有朱瞻基,作為皇太子,現在他可是陪在朱高熾的身邊,學習這治國之道,而且他也能給朱高熾很多的建議

 現在的朱瞻基已經是穩穩當當的坐上了這太子的位置,朱瞻基雖說也有不少的子嗣,可是他們都沒有朱瞻基的功勞大,而且又被朱棣封為皇太孫,所以這太子非他莫屬

 三人進去齊齊的跪在地上參見之後,得到了允許之後這才站了起來

 等幾人起來之後,朱高熾這才道:“今天把你們幾人叫來,這也是有事情想和你們商量一下,這也想看看你們的意見”

 這皇帝居然要問自己的意見,這事情看樣子並不簡單啊

 王鈺也就在旁邊聽著,這也沒有搭話,這搭話的事情那可是張輔等人來做的

 果然,張輔則道:“皇上,這不知道是何事“

 朱高熾這時候拿住了一張紙張,放在了桌子上,這才道:“這是我新擬的一份名單,你們砍下”

 張輔拿起來看了看,這才道:“皇上,你這是打算提拔這上面的大人門?”

 朱高熾點點頭,道:“是,這些也都是有功之臣,所以朕的意思是也把他們先提拔起來,張愛卿,你的意思如何?”

 上次朱高熾已經提拔了一些人,而這次則又打算再次提拔一些人起來

 張輔並沒有立即答話,而是沉吟了一下,這才道:“皇上,如此短的時間就連續兩次提拔,這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合適?”

 朱高熾一聽,奇道:“不合適?”

 張輔點頭道:“對,皇上,現在你才剛剛登基不久,要是如此快就接二連三的提拔一些人,這會讓那些沒有得到提拔的大人有人人人自危的感覺,同時也會讓一些大人對皇上產生一些偏見,所以臣認為暫緩一下最好”

 朱高熾皺眉想了想,道:“這些人也都是一些有功之人,這提拔他們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其他的大人即便有什麽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朕認為不應該太顧忌了王愛卿,你說呢?”

 這問題直接就交給了王鈺

 如此大的問題交給了自己,王鈺還是感覺有些驚訝,不過仔細一想,現在要是再次提拔人的確非常的不合適,就如一個企業,剛剛提拔了一個低層的領導人上來,這人一上來就立即提拔一些和自己有關系的人,無論這些人是不是有本事,是不是該提拔,那都會讓原來的那些人感到寒心,很大程度上會讓這些人沒有了動力,另外一點,也讓人感覺好像是那種非常有野心的人一樣。

 即便是要提拔,那至少得乾出什麽成就來,讓下面的人對於你服服帖帖,那就得心服口服才行,即便這個時候在提拔自己的人話,其余的那人也沒有不會那麽抵觸。

 現在朱高熾問起,王鈺這直接回答好像也不太合適,他可是皇上,而不是以前的太子了,想了想,也琢磨了一下這心裡的話,這才道:“皇上,對於這點我可能不是很懂,但是您也知道,臣下面也有不少的產業,特別是上層的變化也有,這些人先前也都是一些普普通通工人,然後由於各方面表現比較的出色,所以這才被提拔起來,而提拔之後,就臣的個人的感官而言,要是他們在這個崗位上沒有做出想對於這個崗位的成就來,而就貿然的提拔一些當初和他關系不錯的人起來,對於這一點,臣還是比較反感的,因為臣需要的這裡面所有人的努力,而不是其中的幾個人,如此貿然的提拔,會讓其余的感謝任感覺這是否努力工作那並不重要,這最重要的就是得和被提拔的這個人關系好就可以了,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他省去了,自己等人自然也會沾沾光。如此一來,其余的那人有些會覺得心灰意冷,這有些則會感覺只要人情好就行,於是便也用些其他的歪門邪道來,如此一來,整個風氣便也改變。對於發展確實非常不利的其實臣以為,這國家就如一個企業一樣。”

 王鈺也沒有直接指出朱高熾提拔不對,只是打個比方,至於這其中的含義,其實非常的明白。

 張輔這一聽王鈺讚同了自己,心裡則一喜,如此看來這小子倒也是同路中人,而且也識大體,現在朱高熾需要的並不是什麽去提拔一些忠心自己的人,讓他們佔據朝廷的主導力量,然後整個朝廷便會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運作,其實對於朝廷而言,官員間的平衡非常重要,正如草原一樣,鷹多了,兔子少了,鷹會被餓死,而鷹的數量一減少,兔子的數量多起來,草原的生態便會被破壞。

 但是朱高熾現在可沒有想明白這一點,在他的眼裡,當然身邊是對自己好的人得越多越好才是,多提拔他們起來那豈不是可以讓自己的那些執政更加的順暢?

 於是,這也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把目光投向楊榮

 楊榮是耿直人,這性格就是那生鐵一樣,是脆的,不會彎,當下道:“皇上,微臣也認為現在不是提拔這些大人的時候,或許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皇上在駕崩時候說道,他幾次的親征,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和財力,而現在則應該是修生養息的時候,臣認為或許應該現在這上面發些功夫,臣也認為,皇上登基,應該大赦天下才是”

 大赦天下,是皇帝以施恩為名,借此來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的情況下,經常被頒布一些赦令

 而現在朱高熾這四件事情那可都做的,第一他登基,第二他換了年號,第三他立了皇后,第四他也立了太子,如此情況下他大赦天下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高熾沉吟了一下,這才道:“大赦天下,嗯,那麽你認為這應該包括那些人?”

 楊榮立即道:“臣認為,除了一般的犯人之外,還得另外一些人,就是當初文帝時候的那些被流放的官員”

 赦免他們?

 朱高熾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遲疑之色

 當初這明太祖先傳為給了皇太孫朱允炆,而太祖朝廷下的那些官員自然也就成了朱允炆的臣子,而朱棣舉兵找飯,最後奪得天下,這些官員便也就成了罪臣,既然是罪臣,那麽該判刑的被判刑,該流放的就流放,原本的朝廷重臣,最後也落得一個階下囚的命運

 時間這一晃也都二十多年了,這些官員中有些人已經作古,但是由於被流放,他們的一些家屬受到連坐同樣也被流放在了荒漠之地,背著一個罪臣的名號過活,沒有朝廷的特許,他們一輩子一輩子都將呆在這個地方,永遠沒有什麽出頭之日了

 而楊榮的意思,也就是赦免了這些人,沒有說給他們官複原職,至少讓他們回到這中原來。別這一直呆在那種邊塞苦寒之地。

 可是朱高熾還是有些猶豫。

 這些人一些是朝廷的重犯,雖說當初繞了他們的小命,把他們發配邊疆,可是要現在赦免他們,這會不會引起朝廷中一些人的不滿?

 見朱高熾這多少有些猶豫,張輔也勸說道:“皇上,自古這帝王登基,或者立太子,立皇后,改年號,那都會大赦天下,如此以昭示帝王的仁慈,而那些被發配的人,那都是文帝時候的罪臣,算起來已經二十多年,在朝廷裡面他們也不會有什麽人和他們有所牽連,即便讓他們會來,很多也都是一個庶人而已,這也翻不起什麽大風浪來,而且,這樣也可以體現出皇上的宅心仁厚。先皇多年征戰,已經遠遠的趕走了這蒙古人,朝廷的邊關已經不會受到什麽威脅,正是百廢待興的好時候,如此的仁政,勢必能讓更多的百姓認識到吾皇乃以仁慈之帝,這執行的那些新政也勢必能得到百姓的擁戴“

 說完,這張輔又朝王鈺遞了一個眼色

 王鈺這一看,這也明白了,張輔那是要自己開口呢

 仔細聽來,這好像也沒有什麽問題,算起來那些被流放的官員那都是二十多年前被流放的人,即便這有罪,那都過了好幾十年,這判刑都相當於判了別人二十多年的有期徒刑,而且這老子犯法,這和他兒子,女兒之類的那也沒有什麽關系,現在這好多人老子都死了,還把別人的女兒兒子之類的扔在關外那些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這也完全沒有什麽必要

 現在這張輔和楊榮都說了,自己也就是順口打哈哈而已,也算賣給張輔一個人情,便道:“皇上,臣認為二位大人的話言之有理,不過二位大人那種大道理臣說不出來,那也就說直白一點,還望皇上別生氣,其實微臣以為,現在皇上登基,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收買人心”

 朱高熾的眉頭不由的一皺,王鈺的這個說話聽來的確有些讓人不怎麽舒服,收買人心?怎麽說的自己要用這些旁門左道一樣,那豈不是和那些奸臣之類的無異。

 可是他並沒有立即就打算王鈺,他倒想聽聽他這個所謂的收買人心那到底是怎麽樣一個收買人心

 王鈺見此,那也接著道:“一般人,為了什麽原因那收買的也就是一兩個人的人心,和他們不一樣的是,皇上要收買的那是天下人的人心,而別人用銀子,皇上自然不需要用銀子,只需要用仁義便可”

 至於這收買之後到底是什麽樣的,王鈺這自然也就不多說了,朱高熾自然非常的清楚

 收買天下人心?

 這個理想倒是很壯大,這對於一般人的來說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對於帝王而言,卻並非完全不可能

 朱高熾豈能聽不出這其中的含義?

 即便王鈺這話聽上去多少有些讓人不怎麽舒服,不過卻並非不是一個好的建議,普通人收買人傷心那的靠銀子,靠恩惠,這後買的的其實也只有僅僅只有一兩個人而已,但是這當皇帝的則不一樣,一個仁政下來,這收買的人那可是非常的多,甚至那是全國的百姓

 之所以那些帝王都會被成為好的帝王,那就是因為他們非常善於收買人心

 而王鈺現在要朱高熾也這樣做,而且現在就有很好的一個方法,那就是一道聖旨而已,大赦天下,讓那些已經對於朝廷沒有絲毫威脅人返回來,赦免他們的罪狀,就這麽簡單而已

 當然,這事情得搞得天下皆知才可以

 朱高熾的多少有些心動了

 朱瞻基也在旁邊非常認真的聽著王鈺等人的話,坦白的說,王鈺的話雖說聽起來感覺有些刺耳讓人感覺有些不舒服,但是卻非常容易讓人心動,收買人心,如此的論調讓人的確有些讓人心動的,這當皇上的,要這天下的百姓擁護,那不就是要收買這天下人的人心嗎?

 而且這大赦天下其實也不是一件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只需要一倒聖旨而已,當下便也道:“父皇,兒臣也認為這是完全可以的,那些人其實現在也就是一些普通人而已。即便放他們會來也沒有任何的關系,如果實在對他們放心不下的話,那也可以安排一些人監視一下便可”

 自己的兒子都如此說了,已經有些心動的朱高熾便也覺得自己也沒有什麽必要在堅持,道:“那好,立即傳朕聖旨,大赦天下”

 “皇上英明”

 張輔幾人這個時候也沒有絲毫吝嗇這句話,對於皇帝而言,這話那都是比較受用的。

 朱高熾微微點點頭,這才道:“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這事情則要王愛卿你去辦?”

 “我?”

 王鈺的心裡吃驚了一下,這是什麽事情要自己去辦?

 朱高熾用手點點桌子,這才道:“朕打算在思善門外修建弘文館,這事情也就交給王愛卿你來完成了,想必沒有什麽問題吧”

 原來是讓自己修建一個宅子,這倒不是什麽難事,便問道:“皇上,不知道這弘文館打算用作什麽用途?”

 朱高熾想了下,這才道:“朕打算在裡面收集一些書籍,同時也先想和其他人討論一些經史之類”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在當初朱元璋當政的時候就深受喜愛,而他最崇尚的也是儒學

 所以現在他便也打算修建一個弘文館。

 王鈺這一聽,便也明白了,這皇帝是要修建一個類似圖書館一樣的東西,所謂的弘文館,其實就是和圖書館差不多,一方面這裡可以藏書,另外一方面,皇帝也可以在這裡和那些大臣們閑得無聊瞎扯,當然,這美名其曰那自然就是談論經史

 當下便道:“皇上,這個沒有什麽問題,臣回去之後立即讓人開始設計,皇上要是滿意的話,便可以立即開建了”

 朱高熾點頭道:“如此甚好,不過這是越快越好,不知道多少天可以完成?”

 這多少天那還是得看規模的,大自然用的時間就多,小的話自然用的時間就少,在沒有機械的情況下,全靠人力,這面積大的話速度自然非常的有限。

 便道:“皇上,不知道打算修建多大?”

 朱高熾沉吟了一下,這才道:“這大倒也不用太大,七八間足以,至於其他怎麽布置,便也由你來定吧”

 七八間,其實也就兩百多平米估計也就夠了,再說了,這是皇上和那些大人談論經史的地方,能和皇帝談論的人自然是少數的,在房間裡面估計一次也就十多人吧,如此的話只需要把其中的一間修大些,其余的那些配套的,皇帝休息,大臣們休息喝茶的地方倒不需要那麽大

 想到此,王鈺的心裡大概也有了注意,這才道:“皇上,臣知曉了”

 可是朱高熾並不怎麽放心,對朱瞻基道:“皇兒,這事情也就交給你了,這樣式如何,也就由你說了算”

 這修建一個弘文館,自然也不需要自己這個當皇帝的親自出馬來關注,只需要自己的兒子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朱高熾非常乾脆把這事情交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也並沒有推辭,道:“兒臣遵命”

 朱高熾這才點點頭,道:“好了,今天這就到這裡了,安排的事情這也盡快去辦吧”

 王鈺幾人這才告退,出了這皇宮,張輔道:“王大人,今天那可多虧了你,不然的話皇上還真不會下決定”

 王鈺謙虛道:“這其實都是兩位大人的功勞,下官也僅僅在旁邊推波助瀾而已”

 楊榮一聽,這哈哈一笑,道:“這王大人還挺謙虛的,不過你那個說法的確不錯,收買人心,普通人收買人心用銀子,靠義氣,這皇帝收買人心則靠的仁政,這當皇上的要成為好皇帝,那就得收買天下人心”

 王鈺這話在楊榮的耳朵裡面聽來那是特別的受用,很大的原因那就是說得十分的直白,想楊榮本來就是那種非常耿直的人,那種拐彎抹角的的說話他還有些不喜歡

 被楊榮如此的誇獎,王鈺還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高興,那個時候自己那也是硬著頭皮上,便道:“楊大人誇獎了,其實下官那個時候也是沒有辦法,這也只有如此說,好在皇上並未生氣”

 張輔則道:“雖說那說法的確過於直白,不過倒也說在了要處,皇上怎麽可能會不知道?而且皇上生性醇厚,自然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情怪責與你,你多慮了,倒是皇上讓你修建這弘文館的事情,王大人不知道有如何的想法?”

 如何的想法?

 王鈺的腦子裡面現在其實也僅僅只有一點點想法而已,便道:“現在也僅僅只有一個輪廓而已,這弘文館應該如何修,那還得去修建的地方看看才行,這樣才能因地製宜,這修出來的宅子才是最好的”

 張輔一聽,奇道:“這難道和修宅子看風水一樣?”

 王鈺一想,當下道:“也差不多,打個比方,張大人你要去買衣服,這衣服合適不合適那也得自己去試一下才行,這就是所謂的量體裁衣,這修宅子同樣如此”

 張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對於這方面,他倒是一竅不通。

 旁邊的楊榮笑道:“張大人,這修宅子的事情,王大人最精通了,這修出來之後那一定是會讓人滿意,我們這些門外漢也就不多過問了”

 張輔一聽,同樣一笑,拱手道:“那好,我也就不多問了,王大人,告辭”

 王鈺連忙還禮,道:“二位大人慢走”

 等張輔和楊榮兩人離開之後,這去那裡,王鈺琢磨了一下,還是決定先去找找劉本卿才行。這事情應該和劉本卿商量一下才行。

 來到了衙門,好在劉本卿也在,進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劉本卿這仔細聽了,這才道:“這事情要是不大,你自己做主不就可以了?”

 的確,這事情的確不大,而且這修房子本來就是王鈺自己最擅長的東西,修一個區區的幾百平米的弘文館其實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工程,要是平時,如此規模的建築這公司是否接手那都還會考慮一下,但是現在卻不能,因為這是在太特殊了,而這特殊的就在是朱高熾讓修的,而且還讓這太子朱瞻基監管,原本一個很小的工程頓時變得一點都不小起來,反而顯得非常的重要,也要非常慎重的對待,說穿了,這皇帝吃的燒餅,即便也是外面大街上面買來的燒餅,但是這身價也一下子就變了

 這弘文館也是一樣

 聞言王鈺便道:“劉大人,這事情的確不大,但是卻是皇上親自發話,這太子殿下還要監督,便也成了不小的工程了,我可不敢私下就這樣給修了”

 的確,這事情要是工部的人一點都不知道話,那豈不是成了自己瞞著他們自己單乾?

 劉本卿的眉頭一皺,道:“那你有什麽打算?”

 王鈺也就老實道:“這事情我也想請劉大人你一起,如何?”

 劉本卿的官職比自己大,當然得把他拉進來才行,如此一來即便能修好了,這功勞他也有一份,即便這以後有人因為這個事情找自己難堪,這劉本卿也能幫自己擋一下

 而且,這個工程不大,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功勞非常的容易掙,這種情況下怎麽能把自己的上司給忘掉了?這好東西當然得大家一起來分享才是

 劉本卿一聽,王鈺這意思多少也明白了,笑道:“嗯,不錯,既然如此,那麽這事情我也就一起參與了,那麽按照你的計劃,這接下來我們應該做什麽?”

 王鈺這個自然早就有了計劃,道:“劉大人,按照下官的計劃,現在我們應該去勘察一下現場,然後根據現場來做設計,這樣的話才能讓這個弘文館和當地的環境看上去非常的合適”

 劉本卿點點頭,道:“那好,我們也就一起去”

 兩人出了門,騎上了馬,便也直奔這思善門外。

 思善門,是這紫禁城的幾個城門之一,也就是說這弘文館修建之後那是緊貼著皇城的。而在思善門外則是思善門橋,橋下燙過的便是金水河

 思善門橋,後來也叫斷虹橋,是一座單拱石橋,南北向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長約六丈,最寬處有三丈左右,橋面鋪清白石,兩側圍以漢白玉欄杆,飾以欄板、望柱。望柱共二十根,柱頭雕翻轉折疊荷葉,盛開的蓮花包蓮蓬頭,蓮蓬頭上雕刻形態各異的石獅三十四隻,石獅或一或二,造型生動、神態各異、活潑可愛、宛然如生。望柱間嵌十八塊漢白玉石欄板,欄板圖案以雙龍戲珠為主題,襯以牡丹、荷花、菊花等十余種花卉圖案。斷虹橋造型之生動、用料之考究、裝飾之華麗、雕刻之精美,堪稱紫禁城內諸橋之首

 在永樂四年的時候,朱棣決定在元皇宮上修建紫禁城,而這座橋則仍保留元代“周橋”舊物,只是原周橋已非皇城正門橋,故對“周橋”做了必要修改:截去兩虹留其一虹、鑿去其禦道盤龍、改名為“斷虹橋”。也叫思善門橋。

 至於這橋的設計者有史為證是元代設計者是楊瓊。楊瓊,河北省曲陽縣人,出身石匠世家,他的石雕“每次出新意,天巧層出,人莫能及焉”。修建周橋時,楊瓊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一本描寫元代皇宮景物的書《故宮遺錄》中寫道:“周橋皆龍鳳祥雲,明瑩如玉。橋下有四白石龍,擎載水中,甚壯。”楊瓊後來管領燕南各路石匠,在營建大都過程中,他三遷其官,作到領大都等路山場石局總管。後來的明清建都過程中,所有建造石橋的構式,包括**前的金水橋,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橋等,據說都以楊瓊設計的周橋為藍本。

 當然,要是讓王鈺來修建的話,那定是毫不猶豫的會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那是在他最熟悉的東西,不過這修好之後要讓它看上去像是一座石橋,那倒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在上面做些裝飾就可以了。

 而現在橋兩邊已經是垂柳依依,清澈的金水河緩緩的從橋下穿過,而這橋也的南邊便是內廷,而且也是軍機大臣去值房,帝後出京去西苑的必經之路,所以朱高熾選在這裡修建弘文館那也是頗有用心,至少這環境上面那是比較幽靜的

 “這裡可是好地方啊”

 劉本卿歎道

 王鈺同樣如此,下了馬,和劉本卿兩人這邁步走在這橋上,在看看周圍,這才道:“劉大人,你說在這裡那裡修建最好?”

 劉本卿所有看看,這才道:“說實話,我認為在這周圍那裡修建都有些不合適,這可頗有壞了這裡了景致,那是在有些可惜”

 這修房子定然要打動土木,那麽一些樹木自然會被移栽,現在這種渾然天成的景致自然也會受到破壞。

 王鈺這也明白他的意思,道:“劉大人,這一點你大可放心,這景致也可以人為造出來,到時候只要略微改變便可,我看這樣可以嗎?”

 說罷,王鈺指著眼前的那些垂柳,道:“我們可以把這河段休憩一段,在裝飾上面如這思善橋一樣,而這河堤便也就充當了去弘文館的道路,由於皇上打算在這裡和大臣談論經史,自然地幽靜,所以從這裡進去二十多丈的地方,便用來修建這弘文館”

 說著,王鈺乾脆朝裡面走去,這估計了大概有五六十米的樣子,道:“也就選在這裡。雖說皇上要七八間屋子便可,我們就可以把這弘文館修成兩層,如此一來的話這佔地的面積那就可以少很多,同時也有足夠的空間去布置其他的房間”

 想通的建築面積的話,二層自然比一層更加節約用地,如此一來的當然可以可以減少對這地的破話

 王鈺這並沒有說完,在腦海裡面已經漸漸有了一個非常合適的設計的了,這在一指靠近思善門那邊的空地道:“這邊按照我的構想,運來泥土的,略微加休整,然後種植一些翠竹之類,如此一來前面是河,四面是翠竹綠樹,這弘文館好像和這皇宮隔絕起來,閑得極為清幽”

 在王鈺的心裡,這弘文館說穿了那其實就是一個別墅而已,只是在很多地方和這別墅有些區別而已

 劉本卿沉吟了一下,這才道:“你如此說倒也合適,但是要是加固河堤的話,可能這工期有很多的拖延,不如直接鋪設一條小道直通這弘文館便可,到時候兩邊同樣種上一些翠竹綠樹”

 這工期那是很短的,其實在設計上面,王鈺都考慮道了最上面的屋頂就不用混凝土了,時間有些來不及,畢竟要達到強度那至少都要二十多天,這後面還有裝飾等,那就必須短時間完成才可以。

 要是修建河堤的話的確會增加不少的工程量,時間上面也會有拖延,最主要的一點這金水河可不能斷流施工,現在停劉本卿一說,也覺得自己好像考慮有些不周全,便道:“如此甚好,不如這樣,我這也先按照下官的想法,先讓人把最初設計弄出來,讓劉大人和太子殿下過目,要是太子滿意了,我們就立即開工”

 劉本卿點頭道:“那好,那你可就要辛苦一下了”

 這辛苦王鈺早就習慣了,自然也不怎麽在意,和劉本卿分開之後,直奔自己的公司,把幾個主管找來,一方面開始橋梁的設計,另外一方面則開始運送建築材料,組織工人,這些東西都要做在前面的,一旦這設計通過了,立即就開始挖土動工,而不是才開始準備材料,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麽挖土機械,所以一切都必須坐在最前面。另外一方面,則開始設計,自己的要求大概說了一下,還有自己的想法,然後讓那些專門做設計的全力開始設計,這手裡的其他工作則暫時停一下,全面完成這事情。

 雖說這面積小,但是卻是皇家的東西,自然必須得慎重的對待,於是所有搞設計的人都停下了自己手裡的事情,全力來對付這個弘文館。

 第二天早朝過後,王鈺便拿著圖紙先找到了劉本卿,攤開了圖紙

 圖紙裡麵包括了總平面圖,同時還有二層樓的平面圖,上面那些房間做什麽用都有詳細的說明,整體而言,被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就是皇帝休憩和那些大臣談論經史的地方,第二部分在則那些大人的部分,第三則是那些下人休息的地方,同時還有廚房之類的等人,畢竟這茶水少不了,總不可能還從皇宮裡面提出來,這遇到冬天等走到了水都涼了,也不方便。至於進出的道路,則有兩條,一條是皇帝和大臣公用的門,另外一條則是下人進出的門道,三個部分采用連廊聯系,成人字型,人字的頭是皇帝呆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人上人,靠近金水河,裡面靠南邊則是官員呆的地方,北面則是下人用房,三個部分采用連廊聯系。

 另外一個特色,便是在上面設置了一個大露台,這談論經史那也都是風雅之人,這悲花傷月的事情估計也不少做,這萬一要是晚上這皇帝來了雅致,至少得給他一個可以和諸位大臣賞月侃大山的地方。

 當然,王鈺自己的話倒認為這裡適合家庭聚會,一起吃燒烤的好地方。

 在總平圖上面則還有周圍的一些景觀的布置,要不是時間有些倉促,王鈺這讓人把這模型都做出來了。

 給劉本卿好好的講解了一下,王鈺這才問道:“劉大人,你認為這樣布置如何?”

 劉本卿心裡其實則暗暗吃驚,這布置的確很巧妙,有些樣式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當下去也不露聲色的點點頭,道:“還不錯,不如現在也就一起去找找這太子殿下,看看他的意思如何?”

 王鈺這自然沒有任何的意見,當下也答應,於是兩人這一起呆著圖紙去找朱瞻基,他同意了那麽下一步就是結構設計,同時組織人員進場施工,時間短暫,那可得爭分奪秒才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