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第37章 孫權退軍 樂李兵敗
  廣陵江都城外,夜色深沉,可敗退下去的孫權臉色亦不會好到哪兒去。這可是他第一次單獨領軍,要知道以前都是跟著大哥打天下,江東豪族世家亦是被殺了不少,尚未逢此大敗。  一念到此,不由又看了看旁邊那個威風凜凜,號稱江東第一也是唯一在自己大哥手中不敗的武將太史慈。這是大哥擔心自己特意派過來的,雖然說太史慈和劉備有故交,然以太史慈的性格,今日已是江東的人,就一定會效死力。怎奈何那陳登固守城池不出,連兩軍對陣亦是直接指揮大軍衝殺,根本就不給太史慈對面的機會。

  雖說太史慈的弓箭高超,可是亂軍之中想找到一個人都很難,何況射殺,更何況陳登根本就不露面,不出城,太史慈連機會都沒有。再想想今日的傷亡,孫權更是憤怒,三萬大軍直接被衝散了,收拾好再點查一次,竟然折了八千余人,要知道據細作報告,江都一共不過五千陳登自徐州帶來的正式的軍隊,其余不過是郡兵。就是這樣的不起眼的兵力將自己的大軍趕得亂了套,還折損了八千人馬,真是,真是孰可忍是不可忍。

  孫權此時正是血氣方剛之時,加之隨兄長征戰江東,從來就沒吃過這麽大的虧。饒是他一向性格沉穩,也不禁有些急躁起來。太史慈看看這個主公的弟弟,又想起在徐州大戰的主公,還有那劉關張兄弟三人,心中不禁輕歎一聲,然縱有萬般言語,此時卻也說不出來,畢竟,剛吃了場敗仗。

  就在此時,忽有軍士來報:“稟將軍,江都城北數十裡處篝火通明,縱橫成列,疑是徐州援軍已到,探馬正在探查,然所去之人,皆無聲息,無有回報。”孫權太史慈對看一眼,隨即太史慈便道:“這不可能,徐州被二十萬大軍圍著,自身尚且難保,哪裡還有援軍來救廣陵?”

  那軍士是個膽大之人,聞言急忙道:“小人所說乃是實話,將軍不信,自可出帳觀看,那篝火通明,看的是一清二楚啊。”孫權聞言,也不理那軍士,徑直出了大帳,登上瞭望塔,向北望去,果然見篝火通明,映紅的半邊天,不由的更是皺緊了眉頭。

  緊跟在他身後的太史慈亦是眉頭緊皺,忽然腦海中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新敗之師,士卒本就惶恐不安,若是又見對方援軍到來,那士氣可想而知是如何低落了。若是此時,忽有大軍襲營,那,後果不堪設想。一念到此,太史慈急忙上前,就要請孫權下令,闡明乃是陳登疑兵之計,意在擾亂軍心。只要說明徐州被二十萬大軍圍著,根本就不可能有援軍派出來,士卒們就會安心許多。

  恰在此時,忽然就聽得一陣呐喊,竟然來自後營,二人急忙望去,只見後營糧草堆積之處火勢滔天,更有震天的喊殺聲響起,廣陵城中又是鼓聲咚咚,一時天地之間到處充斥著喊殺聲,鼓聲,還有被火燒著的士卒的慘叫聲。這情景,不用太史慈說孫權也明白了,自己被襲營了。

  太史慈見勢不妙,急忙拉著孫權便下了瞭望塔,不顧孫權的掙扎著要去殺賊的怒吼,急忙自親衛那裡牽過馬匹,幾乎是把孫權架上馬,然後護著孫權便往沙頭鎮渡口馳去,那裡,有自己的水軍戰船。孫權被一眾親衛護在中間,此時心中卻已是清醒過來了,不再那麽憤怒,只是鐵青著臉,直往沙頭鎮馳去。

  太史慈見孫權不再怒吼,亦是放心不少,剛才那情景很清楚,大軍新敗,加之以為敵軍大批援軍已到,士氣極為低迷,再來個襲營,軍士們立馬就炸了營了,

各人只顧逃跑,哪裡還有殺敵的心思。太史慈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急忙護著孫權撤退,不然,亂軍之中要是被流矢射中,那才真是天塌地陷呢。只不過,這一戰後,不知道還有多少軍士能活下來。  太史慈心中明白,這一戰後,不管剩下多少人,已是軍無戰心了。除非再從江東調兵過來。然而孫策親率五萬大軍在徐州,周瑜亦有兩萬大軍在淮南防備袁術,還有湖口駐軍防備劉表,江東亦是須有大軍駐守,此時除了自己麾下的軍隊,竟然沒有可以輕動的士兵了,這也意味著,自己這一路是徹底的敗了。想到此,太史慈在疾馳之中亦是忍不住看向江都那個方向,那裡,依然是火光滔天,風中還隱隱傳來軍士的慘嚎。

  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打下廣陵。太史慈暗暗發誓,催馬緊緊跟著孫權離去。江都城頭,陳登哈哈大笑:“江東小兒,安敢覷我廣陵之地。此番且放你離去,若敢再來,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是役,陳登以疑兵之計亂敵軍心,再縱奇兵燒其後營輜重,又使校尉領軍趁亂襲其大營,盡破孫權大軍,斬首萬余人,繳獲無算。自此,江東不敢輕入廣陵。

  小沛城,魏續站在城頭看著城下旗幟飄揚的曹操軍,聽著那陣陣罵聲,冷哼一聲,就是不出戰。他接到的命令是死守小沛,無有劉備手令,決不可出戰。魏續看著李典樂進在城下罵陣,伸了個懶腰,自去城樓下找張椅子坐下,自言自語道:“老子這城中有一萬精兵,就是由你打也夠你打上一段時間的。更何況你身後就是九裡山大寨,不知什麽時候文遠宣高就會抽冷子給你來一下。還想打破我的城池,做夢吧。”言罷,躺在徐州流行的躺椅上,自得地眯起了眼睛,卻是要小憩一會兒。

  且說李典樂進領著一萬五千大軍在小沛城下罵陣,只見城頭魏續冒了個頭,又縮回去了,卻是理也不理他們。二人心中不由憂悶,沒辦法,接到曹操的軍令二人就調軍來打小沛,沒想到魏續給他們來了個死守不出,要知道魏續也是呂布八健將之一,怎麽現在就忍得下這口氣呢,他們卻不知劉備給魏續下的是死命令,若是守城城破,無罪,若是出城迎戰雖勝亦重罰,若是失敗丟城自然命也就沒了。

  魏續是勇將,是沒什麽謀略,但是還是知道軍法無情的。因此就吩咐左右校尉,隻管緊守城池,任他下面罵成什麽樣,一概不理。那校尉自然石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了,這樣一來反倒使李典樂進二人沒轍了。攻城吧,一是沒那麽多攻城器械,二是自己是一萬五千人,對方是一萬人守城,這怎麽算好像自己的勝面都不大,何況,身邊的九裡山大寨就像暗中伺服的老虎一樣,誰知道他什麽時候給自己來一下,萬一是自己正在攻城的時候挨了一下,那可就是全軍潰敗了。至於曹仁將軍攻打九裡山大寨,這會兒估計還在路上吧,從東郡到這兒還是要走上兩天的。二人見小沛怎麽叫都不開城門迎戰,隻得立下營寨,並遣軍士將此處軍情報於曹操。

  九裡山大寨,張遼看著軍士呈上來的情報,一臉笑意,便把情報轉向臧霸,笑道:“吾二人軍功到矣。”臧霸接過來一看,不由笑道:“曹仁大軍要明日下午才能到九裡山,李典樂進今夜卻駐扎小沛城外,豈不是特意讓吾等去劫營。”張遼聞言,呵呵笑道:“正是如此。然樂進驍勇,李典有謀。必然防吾等劫營,須得如此如此。”臧霸聞言,以手指張遼道:“文遠,果然妙計。今夜定要破李典樂進大軍,明日再破曹仁大軍。”二人相視大笑。

  且說曹操接了二人書信,略一思索,急忙道:“不好,今夜文謙恐被劫寨。”荀攸聞言,笑道:“有曼城在側,主公不必憂慮。”曹操聞言,微微點頭,然總覺得有些不對,想想便提筆回復,命令二人小心防范。是夜,三更時分,小沛城外一片寂靜,李典樂進大寨之中亦是靜悄悄的。隱匿在暗中的臧霸揮揮手,便有校尉領命,打著臧霸的旗號帶著三千人馬悄悄前進至樂進李典大寨前,一聲呼喊,欲要從寨門攻入,卻是一鼓即入。入寨一看,卻是空無一人,正在發呆,直聽得寨外大聲呼喊道:“臧霸小兒,中某之計了。”緊接著火把映亮天空,一員大將帶著人馬直衝過來,正是李典。

  那校尉轉身就逃,李典哪裡肯舍,催馬便追。此時臧霸自暗處領著三千軍殺出來,大喝一聲:“李典,臧霸在此。”李典一愣,急忙望去,只見前面殺出一彪人馬,為首之人正是臧霸,此時那校尉又領軍轉身殺了回來。一時之間,兩軍混戰。

  就在兩軍糾纏在一起的時刻,忽然又一彪軍馬殺了過來,為首之將大喝道:“樂進在此。諸軍隨我殺啊。”曹操軍聲勢大壯,勇往直前。臧霸率軍苦苦抵擋,卻仍是不斷後退。此時,忽然曹操後軍一陣大亂。一彪軍馬衝了出來,為首大將紫玉面堂,掌中大刀當真是沾著亡,碰著死。直往曹軍陣中殺了進來,樂進見大軍混亂,急忙催馬迎上去道:“來將通名。”那將領大喝道:“雁門張遼。”一刀便劈了過來,樂進揮刀架住,兩人一陣廝殺,戰不十合,樂進自料不敵,催馬便逃。於此同時,就聽得徐州軍大喝道:“李典死了,李典死了。”樂進轉臉看去,卻見李典大旗已斷,軍士混亂,正自奔逃。樂進心驚,亦是催馬就走,卻是直奔郯城去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