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無盡夢境》第1夜 隋末選山頭(2)
  三人是同時被馬蹄聲吵醒的,等他們從路邊的草叢中坐起身來時,只看見一隊騎兵匆匆而過的背影。  除了剛剛路過的騎兵,周圍一個人也沒有,黃志從未遇到這樣的喚醒方式,隻好向隊長求助,“這是什麽地方?”

  司馬富強盯著遠去的騎兵背影,“嘿,來到我的主線了,隋唐。剛才過去的那隊,正是隋煬帝手下的騎兵,我認得他們的裝備。”

  “那我們的任務是什麽?”黃志還是比較關心這個。

  “主線戰爭夢境除了開頭幾場,後面基本上就不再發布任務了,你只要選擇好自己的陣營,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自己去發掘提升評價的條件。當然,偶爾也會有陣營主君或者將領會向你發布一些任務,但完成與否只是影響你與他們的親密度及陣營貢獻度。”

  司馬富強的解釋對於黃志等於沒說,隋末天下農民起義大潮那可是比三國初期還要亂上幾分,黃志一個初來乍到的實在是摸不著頭緒。“哦,那現在是那場戰爭?”

  “我的隋唐主線已經進行到了第四場,此時是大業十三年,也就是617年,杜伏威剛剛於正月於江都擊敗隋軍陳陵之後。至於接下來是哪場戰爭,說起來我也不知道。”司馬富強尷尬地撓撓頭。

  見到這外表粗豪的漢子露出少有的害羞表情,黃志不免有些意外,“你不是戰爭史專家麽?怎麽會不知道?”

  “嘿,我知道他為什麽不知道!”張偉的話像繞口令,但是比這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竟能猜出司馬富強的煩惱,這可不容易,至少黃志還做不到。

  見到二人都看著自己,張偉笑了笑,“我可是隋唐迷啊,士心你忘了嗎?小時候我就喜歡聽田連元說的《隋唐演義》,雖然那不是正史,但也不影響我對這一時期的了解。”

  “哦,說說看。”作為一個研究正史的人,司馬富強也想聽聽一些非官方版本對於這段歷史的描述與評價。

  “你說現在是大業十三年初,杜伏威於江都擊敗陳陵,我就明白你的煩惱了。此時摒棄那些名氣不足的義軍,隋末三大起義勢力都出現了,最大的是翟讓的瓦崗軍,其次是竇建德割據河北稱長樂王,最後是這杜伏威的江淮軍,再加上隋軍,這就有四大陣營。且這四大陣營正是戰事不斷地時候。馬強你是否在煩惱選擇哪個陣營呢?”

  “怎麽沒有李世民呢?”對於隋唐時期,黃志的概念只有李世民而已。

  張偉訕笑地看著他,“李世民啊,這時候就算是他老子都還只是個太原留守而已,沒他什麽事。”

  “我確實是在煩惱這個。”司馬富強點著頭,“但凡說到隋唐,人人都知道要加入李世民陣營,然而此時的李淵還未起兵太原,根本不存在這個陣營。準確地說,在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太原起兵之前,李世民都只是隋陣營的一員。我們不可能在這個時代晃悠半年,隻為等李世民出仕。”

  “我也明白了。”雖然對於隋末的歷史不甚了解,但黃志對唐朝卻是清楚多了。“如果說三國時期的陣營一目了然的話,那麽隋唐時期的陣營是處於一種持續變化的狀態。目前的李世民算是隋陣營,而大業十三年七月之後,他就是李唐陣營。而到了618年,李淵稱帝之後,唐朝建立,李唐內部又分化出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不同陣營來。”

  其余兩人紛紛點頭,看來黃志也不是全然不懂隋末的歷史,也知道些其中的門門道道。

  司馬富強見黃志也明白了,

那後面就好辦多了,“按理說,現在加入隋陣營離李世民最近一些,但事實絕非如此。先不說李淵是叛隋稱帝的,隋陣營的好感度貢獻度肯定不會被李唐繼承。光是大業十三年這幾場戰爭,隋軍幾乎都是有敗無勝,可夠咱們喝一壺的。”  “你能不能說簡單點,現有的四大陣營是不是都要滅亡?”想想覺得自己的問題有些多余,黃志連忙改口,“我是問在李唐陣營出現之時,除了隋陣營,還有那支立刻滅亡的?”

  意識到黃志有了某些朦朧的想法,司馬富強趕緊為他解釋,“按順序來說吧,隋陣營肯定是在618年第一個滅亡的,杜伏威在619年降唐,竇建德則堅持到最後,是621年。而瓦崗軍的情況稍微複雜一些,617年11月翟讓被李密所害,隔年李密投降李唐,但到了年底便又叛出,隨即被滅,瓦崗軍成為歷史。”

  按司馬富強所說的情況,杜伏威最終並入李唐陣營,所以江淮軍的貢獻度和好感度勢必與李唐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此時加入江淮軍陣營既順應了時代的大趨勢,又能為加入李世民陣營做準備。不過為何司馬富強還要如此猶豫?

  看出其中的問題,黃志問到,“你說在隋唐主線裡遇到了另外兩鎮的夢中人,那麽他們也在爭奪江淮軍陣營吧?”

  “是的,我說過的那支北原鎮的小隊目前實力佔優。不過由於當時我拒絕加入他們,所以杜伏威的江淮軍陣營我是混不下去了。喏,現在被趕到這荒郊野地裡來了。”對於黃志能這麽快地看出問題所在,司馬富強相信他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黃志腦海裡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你們兩個說李密曾加入李唐陣營一段時間,那瓦崗軍我記得不止他一個名人吧?”

  “對,除了翟讓、李密,瓦崗軍比較出名的還有後來改名李績的徐世績和王伯當。”就算不是為了自己的隋唐主線,司馬富強對於這些東西也是研究透了的。

  “李績,這個名字很熟悉呢……”黃志努力地回憶。

  張偉忍不住提醒他,“當然熟悉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英國公李績啊!”

  黃志恍然大悟,“那就是了,放著這麽一尊大佛的腿你不去抱,想什麽杜伏威呢。”

  司馬富強張大了他本來就不小的嘴巴,“加入瓦崗軍,走李績路線,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李績之於瓦崗軍,那可是創始人之一,十七歲便隋翟讓起義,能征善戰。翟讓死後又隋李密,貫穿了瓦崗軍的整個歷史。期間不止一次地挽救翟讓、李密和瓦崗軍,兩代瓦崗軍領袖都對他言聽計從。培養他的好感度和貢獻度便是等同於整支瓦崗軍的。

  還不僅如此,在加入李唐勢力之後,不止位列凌煙閣,受封英國公,還被李淵賜姓李,位列三公,出將入相,深受李唐前三朝皇帝的倚重,可謂一生風光,享年七十五歲,在那個年代也是高壽。

  真如黃志所說,放著這麽一尊大佛的腿不去抱,何必與北原鎮爭奪一個不受李唐器重的杜伏威。

  如果說在李績那裡培養的好感度與貢獻度,能夠先被李淵,後被李世民陣營完全兼容。那麽杜伏威的江淮軍貢獻度在李淵那裡最多只能打個五折,到了李世民那裡,根本就什麽也不是。要知道晚年杜伏威不但不受器重,還因江淮軍舊部謀反而備受猜疑。

  茅塞頓開的司馬富強大手一揮,“走,我們找現在的徐世績去!”

  此時由於承續前一次隋唐主線,司馬富強還是個剛剛被逼離開杜伏威陣營的一介流民,在江都附近無處可去。而瓦崗軍此時已經離開以前活動的永濟渠一帶,於大業十二年十月剛剛擊敗隋將張須陀,攻下了滎陽,在距離江都約一千公裡左右西北方,只要沿著隋煬帝開挖的大運河北上就能找到。

  既然確定了加入瓦崗軍,那麽接下來必然是李密攻打興洛倉並且開倉放糧的一戰。與此同時,杜伏威的江淮軍陣營也正在忙著攻略高郵、歷陽等重鎮,北原鎮的那些人自然是不會再來攪事,正好讓東海鎮的三人好好地培養與李績的關系。

  這時候隋末四大陣營中,也就竇建德稍微清閑一點,而且也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不過但凡是個有腦子的人,也知道去他那裡只有死路一條。

  只要過了這一年,到618年5月李淵稱帝,隋唐主線正式進入初唐階段,李家三兄弟的陣營爭奪將成為新的熱點。而李績也將正式被劃入李世民陣營,隨他連平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園朗、輔公佑等勢力。

  可以說,黃志點醒了一直執著於現今四大陣營的司馬富強,並且幫他找到了一條通往還未出現的李世民陣營的捷徑。

  自從大業十二年李密加入瓦崗軍之後,這支勢力便開始飛速發展,連連征伐。此時加入該陣營,正是狂撈李績貢獻度和好感度的大好時機,為屆時在李世民陣營站穩腳跟打下堅實的基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