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無盡夢境》第3夜上 盛樂除叛逆(2)
  稍微收斂了一下自己脫韁的情緒,司馬富強才開口說到,“獨孤部確實比現如今的拓跋部要強得多,但他們並非無敵於草原。草原上諸部固然是不看好你拓跋部,但卻未必願意拓跋部為獨孤部所凌駕。在我看來,至少有兩部願意對你施以援手。”  少年拓跋珪聞言雙目放光,“快說,是誰?”

  “一是慕容鮮卑,大家同氣連枝,他們自然不願意拓跋鮮卑被獨孤匈奴所滅。慕容垂胸懷一統北方的大志,絕不容獨孤部強大,若是你示好於他,定可獲得援軍。”司馬富強此時已經打定主意,準備要大肆“掠奪”古人的功績,也算是為了東海隊夢中人們已經呈現赤字的積分儲備,為了處於“生命保存狀態”的黃志。

  “沒錯!”盡管年輕,拓跋珪無愧於其北魏開國皇帝的名頭,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智慧,立刻便明白了這個道理。

  “至於另一支會施以援手的部族,自然是你母親的賀蘭部。”說一句也是剽竊,司馬富強乾脆全盤照搬。

  “賀蘭部……劉顯統轄的賀蘭部……”對於這第二個答案,拓跋珪多少有些猶豫。一是因為自劉顯的父親劉庫仁以來,前秦皇帝苻堅便將賀蘭部劃歸獨孤部管轄;再來便是因為這賀蘭部也算是匈奴一支,與自己的拓跋鮮卑盡管是姻親關系,但依然改變不了不同種族這個事實。

  “先不說你母親的關系,正因為是劉顯統轄的賀蘭部,他們更不願意獨孤部繼續強大下去。只有削弱獨孤部的力量,他們賀蘭部才能從劉顯手中獨立出來。相信我,你可以說服他們,但是必須親自出馬,帶上你的母親一起。”

  此時司馬富強一邊為拓跋珪釋疑,一邊覺得頭腦一片清明,以前對於南北朝時期匈奴與鮮卑各部之間的糾葛有些不清不楚,此時竟是豁然貫通,恨不得馬上返回現實世界去寫一篇此方面的論文。

  無論是匈奴還是鮮卑,都是未開化的蠻夷,其價值觀和道德觀對於中原漢人而言可謂匪夷所思。以拓跋氏為例,當年拓跋什翼犍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獨孤部劉庫仁和鐵弗部劉衛辰,這兩人也就成了拓跋珪的姑父。但是當劉庫仁死後,其小兒子劉亢泥繼承了其父的妻妾拓跋氏,搖身一變,由拓跋珪的表兄變為姑父。

  與這種混亂的親緣關系相比,兄弟鬩牆、骨肉相殘就不算什麽了。到了後來,鮮卑人又出了一位名人獨孤信(匈奴獨孤部被嚴重地鮮卑化,到了後期變為獨孤鮮卑),他的三位女兒分別嫁給北周皇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一門出了三個朝代的皇后,也造就了隋唐兩代胡漢混血的皇室血統。

  楊廣和李世民便是胡漢聯姻的產物,既有漢人的智慧,又有胡人的彪悍與凶殘,對自己的兄弟下手毫不手軟。他們的所作所為固然有些凶殘,但卻為中國的開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自隋唐起興盛數百年,引得四方來服,漢文化遠播東亞。這一切若要究其根本,都源自北魏拓跋珪建國。他一改五胡亂華時嚴重的種族對立,開始了民族融合的大道。

  在其後世子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強硬措施下,胡漢不再對立,轉而結為姻親,生下一代代的胡漢混血兒。而拓跋宏自己也放棄鮮卑姓氏,以身作則,將拓跋鮮卑改性元,即元宏。

  到了隋唐兩朝,由於皇室本身便是混血,更加劇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北方漢人的體質在一代代的混血種逐漸增強,而胡人也被漢人的文化所同化漸漸變得文明。

可以說自唐以後,北方幾乎再無純種的漢人,民族融合的首功便是北魏拓跋氏。  話說回來,此時的拓跋珪並不知道自己在中華歷史文明中的地位,而是不住地慶幸自己得到了眼前幾位“胡漢混血”的冒牌鮮卑人相助。漢人的智慧在他年少的心中打開了一扇明窗,不再執著於匈奴與鮮卑人的好勇鬥狠,從此開始其大量任用漢臣的“異端”行止。

  當然,拓跋珪畢竟還只是鮮卑王族中第一代任用漢人的皇帝,步子不敢邁得太大。在十年之後的396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之後開始封侯拜將。於州郡刺史、太守以下官職開始任用漢族儒生為文官,而武官體系基本還是胡人的天下。即便如此,這也是很了不起的變革,為後世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打下了基礎。

  有了夢中人的鼎力支持,年輕的拓跋珪對於處置叛逆也有了信心,與東海諸人相約三日之後動手,屆時一舉鏟除意圖策應拓跋窟咄的於桓等人。

  預計要鏟除的一共五人,這是以於桓為首的幾個部族首領。於當時,鮮卑和匈奴各部首領基本上都是部族數一數二的勇士,否則早被人反了。按照夢中人的段位體系,這些部族首領至少都是B段位的高手。

  所以當拓跋珪提出需要東海隊出手相助時,眾人苦得眉頭都要縮成一團了。可以肯定一點,屆時其余部族的首領必然是處於觀望的態勢。若是拓跋珪一方取勝,則繼續效忠於他,反之則倒向拓跋窟咄一方。

  此時東海隊達到B段位的僅有張偉一人,而對手至少是五名B段位高手, 這是東海隊前所未有境遇。以張偉一人,最多能夠拖住一名對手,而且勝率也不過是五五開。剩余六人加起來最多也只能勉強拖住一名對手,那麽這樣一來,拓跋珪就必須要有能力獨自面對其余三人才行。

  於戰術方面,自然是張偉的領域,本該由他來與拓跋珪商討。另一方面,少年道武帝也見識過他的身手,以胡人崇尚武力的固有觀念,張偉也自然成為這支隊伍中最具發言權的人。誰的拳頭硬,誰說話才算數,這個年代的鮮卑人想法就是如此單純。

  不過不要緊,反正在司馬富強看來,張偉於這方面是絕對可靠的,便授權他全權與拓跋珪商討三日後的行動。

  拓跋珪的實力達到了A段位,不愧為年僅十六歲就能建立魏國的不世豪強。所以他確實能夠一人拖住三名對手,但是要獲勝就有些難度,還是得靠東海隊這邊的援手。

  司馬富強和張偉討論了許久,得出的結論是不能讓拓跋珪面對三名對手。因為身為拓跋部的領袖,接下來他還有高柳之戰要指揮,若是於此時負傷,恐怕只會讓更多的部族首領人心思變。

  所以東海隊必須承擔大部分的擔子,對付三名B段位的對手,堅持到拓跋珪收拾掉兩名對手之後再對他們施以援手。

  所以這是場硬仗,其凶險程度不亞於渭北戰成宜或是瓦崗戰郝孝德,不過也不至於像周一夜面對黃忠時那般無助。關鍵在於如何發揮出曉風、殘月二人的專屬技能優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