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永樂大帝》第29章 民族大融合
 第二十九章民族大融合

 大臣們以為皇上發泄了一通怒火後會消停下來,但禮部尚書李至剛得出的結論卻並非如此。\\W。QΒ5、CoМ\\

 剛剛吃過中飯李至剛便被召入宮中,進了養心殿才發現,文淵閣的諸位學士也在裡面。

 皇上開門見山。

 “民族融合政策已經通過了廷議討論,但細則還沒有定下來。你們先討論一下向羈縻區派遣教諭的問題。”

 周忱的策論《論如何實現華夷一家》有五條建議,第一條是“在語言、文字方面,應引導少數民族日常使用官話,學習漢字”;第五條是“鼓勵少數民族參加科舉”。如果不派遣讀書人前去,那麽所謂的“引導”和“鼓勵”便都是一句空話。

 明朝的秀才,一般是大府20名,大州縣15名,小縣4名或5名。全國秀才在25000左右,而舉人限額在1500上下。明朝的科舉考試一般三年一次,每次錄取在300名左右。因此,絕大多數讀書人都無法通過考取進士的方式做官。

 其實明朝的讀書人考不上進士也能做官,比如說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又或者舉人參加會試落選後進入國子監就讀。總之,監生們學習期滿者後考試合格便可以獲得官職。不過,進士出身的往往能迅速升上高位,而監生貢舉往往蹉跎許久不得志。原先是舉人的,好歹還能授與小京職、府佐、州縣正官這樣地職位。原先是秀才的。卻多半只能獲得從九品甚至未入流的副教授、儒學正、教諭等學官。

 既然民族融合離不開讀書人,而讀書人也大多希望做官,朱棣決定做件好事:實行就讀包分配,派遣國子監的監生去教育少數民族日常使用官話,學習漢文。

 聽到皇上的決定後,李至剛忍不住懷疑:莫非皇上對李貫仍然余怒未消,因此派遣讀書人前往少數民族聚集區受苦。以便讓士林深恨李貫?

 想到皇上居然如此刻薄,李對剛不禁都感到一陣寒意。文淵閣學士們也參加了早朝。李至剛想到的事,他們也想得到。但,反對的話他們同樣也說不出口,畢竟朱棣地理由光明正大:這個舉措是為了實現華夷一家。

 李貫舉起儒家仁愛的思想做旗幟時,連皇上都覺得不容易反駁。現在皇上以彼之道還之彼身,臣子們更是沒辦法反對。

 稍一琢磨,楊榮旁敲側擊地說道:“皇上。東北一帶倒也罷了,總體上還算平靜。而西北一帶很多地方至今仍然是時降時叛。讓監生前往西北一帶去做教諭,若當地叛亂,豈不是害了他們地性命?”

 朱棣冷然道:“豈能因西北諸蕃降而複叛便放棄民族融合政策?那些番人頭領若老老實實也就罷了,朕也由得他們依舊在當地快活。若番人頭領反叛,朕的兩百萬大軍也不是擺設,必讓反覆小人付出血的代價。”

 這時在場的人已經確信,皇上之所以往羈縻地區派遣教諭。完全是為了讓讀書人深恨李貫——就算皇上會派遣大軍為之報仇,可在此之前卻早已丟掉了性命,誰會樂意?若皇上強行推行此策,那些監生們不敢怨恨皇上,卻一定會對李貫破口大罵。

 國家大事怎麽能賭氣呢?

 只是,皇上已經為西北羈縻地區定下了調子。繼續糾纏西北可能發生叛亂的問題說不定會徹底激怒皇上。人為因素既然不宜再提,那便以自然環境為理由吧。想到這裡,楊士奇也加入了勸說的行列。

 “西南一帶少數民族聚集區生活條件艱苦,監生們雖說願意做官,但如果是去那些煙瘴之地做官,恐怕……”

 朱元璋對這種事的處理辦法很簡單:讓你做官你就得做,不想做就去死。朱棣不屑使用這種粗暴地手段。他的對策是誘之以利。

 朱棣自信地一笑。

 “教諭的官銜未入流,也就是說月俸三貫。按一貫可買一石米計算,這點俸祿只能勉強保證一家人不至於餓死。但監生如果願意前往少數民族聚集地擔任教諭,那麽朕會在經濟方面對之進行補償。”

 “之前朕已經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創立了養廉銀制度。布政使的養廉銀是其正俸的8-10倍;知府的養廉銀是其正俸的6-8倍;知縣地養廉銀是其正俸的4-6倍。而大多數佐雜官員的養廉銀與正俸之比。則相對較低。布政司經歷官居從六品。府經歷位居正八品,縣主簿位居正九品。這些佐雜官員的養廉銀僅高出正俸的2-3倍。佐雜官員的養廉銀比各級主官要少,但比學官多——因為,所有地學官都不拿養廉銀。國子監丞、國子監助教、國子監典簿、國子監博士、國子監學正等學官雖說不拿養廉銀,但因為他們屬於京官,因此還可以拿到恩俸和雙俸。地方上的學官官職既低,又沒有養廉銀以及恩俸、雙俸。以教諭為例,全部收入也只是每年36貫,只能勉強保證一家五口的溫飽。”

 “但如果監生願意去少數民族聚集區擔任教諭,他將額外獲得兩筆收入。首先,他將獲得每年180貫的養廉銀——這筆錢相當於正俸的5倍。其次,他還能兼任監軍一職,能加支養廉銀36貫。如此,該教諭一年的正俸和養廉銀加起來便有216貫了。”

 說到這裡朱棣頓了頓。這筆收入大致相當於他穿越時的6-8萬人民幣,在小縣城有這筆年收入絕對算是高收入了,在貧困山區。更是可以稱得上是大富翁。如今少數民族聚集之處大多是窮鄉僻壤,更何況很多少數民族部落實行的還是奴隸製。去了那種地方,教諭地生活水平或許無法與奢華的貴族頭領相比,但絕對比部落普通民眾要富裕很多。

 在“支邊幹部”地薪酬上朱棣表現得很慷慨,但事實上他卻是在慷他人之慨,因為這筆費用不會增加戶部地額外開支。少數民族聚集區實行了有邑貴族制度之後,那些土司頭人們每年都應該向中央政府繳納相應的稅賦。從這筆稅賦是拿出一部分用來支付教諭地薪酬正好合適。一方面不會給中央政府帶來額外的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少數民族對增加支出地反感——畢竟這筆錢是花在少數民族身上了。

 朱棣正在暗自得意時。楊士奇卻因為年輕時闖蕩過江湖,見多識廣,因此皺著眉頭表達疑慮。

 “皇上,提高養廉銀的作法確實可以增加吸引力,但狄夷所在之地多遍布毒蛇、水蛭、蜈蚣之類地毒物,外地人一不注意就會丟掉性命。即便小心翼翼地防備蚊蟲叮咬,可是在那種地方還往往會水土不服。沾染時氣,受毒瘴之害的竟是十有五六。教諭去了,即便僥幸任滿回到內地,也會有不少人終身病殘。”

 楊士奇這麽說自然是委婉地表示反對,朱棣卻也不惱,反而笑道:“這才是老成謀國,股肱之臣忠良之心嘛。反對朕的意見不要緊,重要的是一定要言之有物。”

 楊士奇說的確實是事實。即便是後世。衛生環境、醫療條件比十五世紀不知要超出多少,可仍然偶爾有援藏幹部死於水土不服的事情發生。不過,朱棣對此卻早有辦法。

 這個時代的人不象後世那麽實際。若朱棣在後世拉住一個路人問他:是否願意以性命作為代價名垂千古?那麽朱棣多半會得到一個白眼。但是在這個時代,很多讀書人地最高夢想都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兒,否則也不會有那麽多言官不顧性命地進諫。

 “第一,凡前往少數民族聚集區的教諭。若是乾滿九年,或者是死在任上,禮部將以紅花鼓吹的儀式將其牌位送入城隍廟配享香火。”

 對於監生來說,配享太廟或是孔廟太不現實,身後入賢良祠的可能性也不大。能夠進入城隍廟配享香火,也是一種極大的榮譽了。因此,有了這種條件,哪怕不提高薪酬很多監生也會對這份工作趨之若騖。

 頓了頓,朱棣又道:“第二,該教諭的教出來的少數民族學生之中若有能考中秀才者。升其為正九品的國子學正。授其將仕郎散階;弟子中若有能考中舉人者,升其為正八品地五經博士。授其迪功郎散階;弟子中若有能考中進士者,升其為正七品的太常博士,授其文林郎散階;其弟子若能進入三甲,升其為正五品的翰林學士,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學官升官的路子極窄,象教諭這種未入流的學官,絕大多數終其一生能夠升到從九品就已經算得上仕途順利了。有了這份獎勵,那些熱衷於做官的監生必然會動心。

 求名地會動心,求官的也會動心。雙管齊下,自然能夠吸引秀才們前往少數民族聚集區傳播中華文化。

 這時楊榮笑道:“聽皇上這麽一說,我都動心了。”

 朱棣一樂,知道楊榮只是在變相地支持這項政策,同時也是在逗自己開心。楊榮現在都已經是六品官了,若朱棣真的讓他去做個未入流的教諭,他肯定會哭著喊著說舍不得離開皇上。

 “連你都動心了,說明朕給出的條件很吸引人嘛。那好,朕就規定:除監生外,凡是有功名者,均可前往吏部申請前往少數民族聚集區擔任教諭。也就是說,只要考上了秀才便可以作官,只是所得養廉銀比監生略少。”

 “好了,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下面討論周忱策論中其它幾項。”

 “關於賜與少數民族漢名的問題,朕決定將這件事交給禮部負責。凡有邑男爵之上的有邑貴族,均由禮部研究後賜與相應漢名。在自願的前提下。若整個部落都願意使用漢名,則賜予該部落漢族姓氏,名字由部落成員自己決定。服飾方面地問題,洪武五年便規定民間婦女服飾之製,但此事卻禁而不止,總歸需要禮部多加疏導。李至剛,你覺得如何?”

 聽到李至剛的回答。朱棣忍不住歎了口氣。問李至剛是否有不同意見根本就是白搭,他地回答千篇一律都是“皇上聖明”。

 “至於婚姻嫁娶地問題。洪武五年曾下令蒙古色目人不許與本類嫁娶,違者治罪,卻沒有對其他少數民族做此規定。朕只希望,大明境內各個民族能夠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周忱關於‘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者,可免繳十年人頭稅主稅’的建議很不錯。如此一來。便可利誘少數民族主動與漢族通婚。”

 “朕隻補充一點。異族通婚,一般情況下子女所屬民族隨父。例外地情況有兩種,一是男方入贅漢族女子家,則所生子女為漢人;二是若母親、祖母均為漢人,則此子也為漢人。”

 對於朱棣的這個決定,眾人都沒有反對,但朱棣卻從細微地表情變化中看出他們的不以為然。

 朱棣知道他們地想法。這個時代已經有了民族的劃分,比如說“韃靼”、“色目”、“女直”、“回回”、“烏蠻”、“羅羅”、“盧蠻”(傈僳族)、“撬”(傣族)、“西蕃”(普米族)、阿昌(峨昌)、“結些”(景頗族)、“望蠻”(佤族)、“蒲蠻”、“樸子蠻”及儂人、沙人、土僚(壯族)及苗族、瑤族等等。但民族主義思想還沒有產生。因此,他們認為朱棣如此熱衷於民族融合顯得有點莫名其妙。

 他們並不知道,朱棣所煩惱的卻是民族主義思想形成之後不同民族之間爆發的過激行為。應該說,民族主義是一把極其鋒利的雙刃劍。在抵抗外敵入侵時,擁有民族主義思想的國家能夠迸發更強大的戰鬥力。但對於多民族國家而言,民族主義卻是現代世界政治體系中一個令人頭疼地問題。對於內耗。朱棣總是很厭惡的。

 如果說對於後世某些少數民族極端分子鼓吹的“獨立”、“自治”朱棣只是反感(反正這些蒼蠅也不可能成功),那麽他對於種族仇殺便是極度憎惡了。後世政府為了照顧少數民族的情緒,將歷史上很多真實發生的事都進行了淡化處理。比如說清末陝西、甘肅的回民運動,教科書上寫的是回民起義,說是回民為了反抗滿清政府的壓迫而爆發地運動。然而根據當時的記載,起義期間甘陝損失的漢族人口卻是以百萬計——很多被回民攻佔的縣城裡漢人基本被殺絕。之前活躍於陝西一帶的刀客們向來遊離於政府的管理之外,但是當左宗棠率軍鎮壓回民時,連這些視政府為無物地刀客也主動投向了左宗棠……後面的事情也不必細說,總之就是禮尚往來罷了。

 朱棣對民族融合的初級目標是各民族頻繁地相互通婚後,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這樣。即便後世仍然是多民族國家,但至少可以減少民族仇殺的可能性——若不同民族雜居在一起並且有著密切的姻親關系。種族清洗的屠刀還會輕易落到妻子、外甥、外公等親戚的脖子上嗎?

 當然, 朱棣更希望能夠達到高級目標:讓中華大地上生活的人全都使用同樣的語言,書寫同樣地文字,擁有同樣地信仰,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中華民族。

 可惜,在如今這個年代想找一個知己簡直難於登天。朱棣長舒了一口氣,目光望著殿頂地藻井,希望天上能夠再掉下來一個穿越者,可惜這種願望畢竟不可能實現。朱棣只能無可奈何地垂下頭,暗歎“舉世皆濁、唯我獨清”。

 幸好朱棣是皇帝,大臣們雖然不明白那些促使民族融合的政策能帶來什麽好處,但只要沒有太明顯的壞處,他們也不會強烈反對。

 ……特別是還有李至剛這種佞臣的情況下。

 “李至剛,你覺得朕的想法如何?”

 “皇上聖明!”李至剛躬身陪笑,大約覺得總是千篇一律地說皇上聖明似乎太生硬,便又多加了一句:“實是天斷英明,高瞻遠矚!”

 最新全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