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848章:馬匪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回到古代做皇帝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陸承啟也知道大抵是這個結果,中原花花世界,哪裡有人肯去交趾這個多瘴厲之地去受罪?
“許卿,你覺得讓一些充軍流放之輩去安南,如何?”
陸承啟有此一問不過是想著日後廣南東路都是經濟最為繁榮之地,就連瓊州也是一個寶島,更不用說琉球了。要是把人流放到那裡,萬一幾代之後,要造反他還得跨海去征討。不如放置在交趾,還能看管一二。大順的律法雖不是很嚴,但每年怕也有數千充軍流放之輩,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
“讓這些罪犯到安南,許諾若是耕種八年,可返中土。”陸承啟以為得計道,“八年過後,他們早在安南成家立業,又哪裡舍得?”
許景淳自然沒有異議,充軍流放的人,去哪裡不是放?再說了,充軍還不一定是充軍,或者只是個腳夫而已。與其去受苦,還不如有塊地給耕種。孰輕孰重,誰都會選擇。
“陛下,近時邊境不寧,時有馬匪出沒,擾亂榷場,是不是讓邊軍……”
陸承啟神情凝重起來:“竟有此事?”
“遼人馬匪猖狂,漸違誓約,禦備之計,先在擇人。而自洪祥二年罷兵以來,當時經用舊人,唯戶部侍郎致仕孫沔尚在,孫沔守雲內,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最著。今雖七十,聞其心力不衰,飛鷹走馬,尚如平日。雖中間曾以罪廢,然棄暇收使,正是用人之術。欲乞陛下察訪,特加獎用,庶可備一方之寄。”
陸承啟聞言,有點不喜。都七十歲了,說句不好聽的,七十古來稀,萬一那一日死在了任上,豈不是軍心大亂?
許景淳見陸承啟臉色都變了,連忙解釋道:“孫沔於臣有知遇之恩,是以臣鬥膽舉薦,絕無二心……”
陸承啟的臉色這才好看一些,說道:“年已七十,焉能再用其老?豈不讓馬匪笑話我大順無人!不妥不妥,且讓孫老做個田舍翁罷,征伐一事,還是交由青壯為好。今大同府團練使折克行尚在長安,朕欲以他攻克安南之功,賜他為兵部員外郎,兼權雲內州都總管,率雲內州精兵,並在雲內州招募邊軍,購置馬匹,以克馬賊。”
其實陸承啟就是不想用文官為將,術業有專攻,以文禦武,看似保險,其實最為冒險。再加上大順乃是兵符制度,分兩處保管,沒有兵符調不動一兵一卒,已經很安全了,何必再多此一舉,用文官來帶兵打仗?這不是對士卒的生命不負責任嗎!
哪怕這個孫沔再厲害,也打過幾場勝仗,但那也是文人。不能讓文人插手軍事,這是陸承啟的底線,管他是誰,也不能觸碰!
幸虧許景淳是他的心腹,要是某個大臣諫言,恐怕陸承啟就要貶謫了。
簡在帝心,如果不體察聖意,妄自出言,這是取禍之道啊!
許景淳討了一個沒趣後,再唯唯諾諾幾句,退出了垂拱殿。
陸承啟心道:“這個年頭,讀過幾本兵書就敢說自己知兵的人我見得多了,如果兵是這麽好帶的,世上為何就那麽幾個名將?”
封賞的聖旨發下去後,折克行便知道這一次自己是真的時來運轉了。在大同府被打壓了這麽多年,一朝揚眉吐氣啊!
奈何好事多磨,折克行正待率領親兵奔赴雲內州的時候,知諫院司馬光又上奏說道:“國家患在兵不精,不患不多。夫兵少而精,則衣糧易供,

公私充足,一人可以當十,遇敵必能取勝;多而不精,則衣糧難贍,公私困匱,十人不足當一,遇敵必致敗亡。此利害之明如白黑,不為難知也。邊鄙之臣,無它材略,但求添兵。在朝之臣,又恐所給之兵不副所求,它日邊事或敗,歸咎於己。是以不顧國家之匱乏,隻知召募,取其虛數,不論疲軟無所施用。此群臣容身保位,苟且目前之術,非為朝廷深謀遠慮,經久之畫也。臣願陛下速降指揮,應在京及諸路,並宜罷招禁軍,但選擇將帥,訓練舊有之兵,以備禦四夷,不患不足。其災傷之處,州縣不得妄招饑民以充廂軍。但據所有鬥斛,救濟農民,俟向後稍豐,使各複舊業,則天下幸甚!”
陸承啟看了之後,哭笑不得。
司馬光還以為是以前那樣,把饑民充當禁軍。要知道大順立朝之後,黃河水患就沒有停過。單單是元綬年間,大大小小的決口已經多達五六十次,河南府也是被毀了再建,建了又毀。每次黃河決口,肯定有大量饑民湧來京兆府。朝廷無奈,只能招募其中青壯,充當禁軍、廂軍。
可現在廂軍已經名存實亡,禁軍早已剔除老弱病殘。司馬光雖在地方時久,卻不聞朝廷兵事早變,不複以往了。
這封奏折,陸承啟隻批閱了一句話:“查實再奏。 ”便退了回去,至於司馬光知道實情後是怎麽羞煞,陸承啟也不想知道。他一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哪裡顧得上這個所謂的“千古名臣”?
殊不知這類的“千古名臣”,大多都是牛氣哄哄,別人都是錯的,就他是對的。幸虧包拯包黑子已經薨了,不然他能指著陸承啟的鼻子罵,唾沫都能吐到臉上。陸承啟還不能還口,溫言笑臉地說罵得好。
想到這,陸承啟不禁有些同情起他那便宜老爸來,在包黑子的“勸諫”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活到六十幾歲也是不容易啊。
像現在朝中名臣諸多,有韓琦拜司空兼侍中,蔡襄館閣校勘,知製誥的曾公亮,禮部侍郎呂公弼……歷史名臣數不勝數,可那又如何?他們一個個都有著眼界的掣肘,世界觀還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不能從根本上看問題。雖說不乏有亮眼之舉,但也是不能為續。
這些名臣,還特別喜歡抱團攻擊另一個團體,是為黨爭,最讓陸承啟頭疼。幸虧現在政治清明一些,內閣首徐崇光在朝中是少數派,還能平衡一二。待得日後徐崇光退下後,陸承啟任用誰為首輔呢?任命文彥博、司馬光一派,則韓琦、呂公弼不滿;若是任命韓琦這個名相,則好似對文彥博也是虧待。唉,幸福的煩惱,兩難啊!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吧……”
陸承啟放下奏折,揉了揉太陽穴,處理政事什麽的,太耗精力了。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回到古代做皇帝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