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916章:打是1定打
 樞密使薑瑜這話,說得極為動容。天籟小 說WwW.』⒉直有一股悲天憫人的氣息,撲面而來,任憑再無心無肺之人,聽了也覺得羞愧。

   確實,草原人的野蠻,在場的官員比百姓要清楚得多。他們不敢想象,被異族人統治的下場。是以薑瑜竭力請求出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內閣輔馮京還是堅持不同意見:“樞密使此話,雖有道理,但並非萬全之策。陛下,臣不才,不懂兵事,卻也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為行軍打仗要。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細想之下,若此際出兵,可有天時、地利、人和可言?言天時,今已秋末,行軍至邊境,怕已到冬日。雖我士卒大多有棉衣禦寒,可草原上的冬日,終歸是行軍不便。再言地利,契丹人比我等熟識草原,地利絕非在我大順一邊。至於人和,雖我大順士卒有百戰身死之決心,可契丹人亦是眾志成城,急切間難以攻克。何不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到底是文官,還是“連中三元”的全才馮京,口中說出來的道理,很是讓人信服。

   但樞密使薑瑜還是不屑:“陛下,臣有一疑問。若馮輔熟讀本朝史載,定然知曉高宗北伐,亦是冬日前行。冬日便打不了仗?真乃荒謬之論也!”

   輔馮京也不動氣,緩緩地說道:“樞密使怕是記錯了吧,那時高宗已將契丹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才敢冬日冒進,一舉收復長城以北千裡土地。今日契丹人兵強馬壯,如何能同日論之?”

   “我大順如今,如何不是兵強馬壯?”薑瑜底氣有點不足了,其實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冬天打仗,不論人還是馬,負擔都很大。就算能勝,那也是慘勝。

   突然,一直不說話的林鎮中開腔了:“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奏!”

   6承啟最喜歡的就是頭腦風暴,而不是一味攻訐,既然都能暢所欲言,就讓他們爭論去吧。說到底,出不出兵,決定權還是在他手裡。

   “陛下,臣具本,今年秋收,共計一千一百萬貫,已全充入國庫。”林鎮中緩緩地說道。

   薑瑜還沒反應過來,輔馮京已經明白了林鎮中要說的話了。別看一千一百萬貫很多,堆積起來的銅錢,能像一座小山一樣。但用起來卻飛快,算一算現在大順養的兵,已經過了百萬之數。這一千一百萬貫,不過是戰時三月軍餉罷了。此外還要調集糧食、輜重、棉衣、草料、馬匹等等,一千一百萬貫,根本不夠看的。

   這也是因為6承啟的低農稅所造成的後果,一成農稅,即便是夏秋兩收,也拿不出那麽錢銀啊!

   6承啟緩緩地點了點頭,他早就知道,打仗其實就是打錢,沒有錢,是催不動軍隊的。後世有句話,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6承啟也有大量火炮,沒有錢,哪裡能打仗?

   契丹人不同,他們是“十萬青年十萬兵”,只要能騎馬挽弓,再加上點漢人步卒,完全能在短短幾日邊召集一大波兵力。甚至糧草馬匹,都是自備。至於戰利品,也是靠自己搶掠。大順是“仁義之兵”,後勤就要自己保障了。

   見6承啟已經明白了國庫的困難,林鎮中很明智地不再說話了。

   “兵部尚書何在?”6承啟把目光定在了種詁身上。

   “臣在!”

   種詁見6承啟“點名”了,連忙端著朝笏出列道。

   “說說你的看法!”6承啟緩緩地說道。

   種詁端著朝笏,思索了一番,冷靜地說道:“回稟陛下,臣認為,要打!”

   6承啟眉毛一挑:“哦?朕想聽聽你是什麽理由?”

   “陛下,契丹人南侵之心,路人皆知。若不趁早打消他們的念頭,恐百年之後,契丹人成我大順心腹之患。”種詁說了一句廢話,契丹人現在都是漢人的心腹之患了。但他很快又補充道:“打是一定要打,但並非現在打,也不是不打……”

   6承啟拍手讚道:“不錯,種卿說得不錯,打,朕是一定要打的。不好好教訓教訓遼國,他們還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現在也確實打不得,軍餉不足,糧草不濟,難道朕要讓士卒去送死?對了,難道邊軍就不追擊嗎?”6承啟突然想到這茬,“契丹人擄掠了人口,想必行進不快!”

   退到一旁的飛馬急報,躬著身子,心虛地說道:“回稟陛下,追擊了,也搶回了不少百姓。但邊軍……似乎也沒佔到甚麽便宜……”

   6承啟倒是很明白,邊軍要追擊,肯定是派出騎兵。

   天底下有誰的騎兵,打得過草原人的?恐怕也只有同樣是草原人的遊牧民族了。

   “無妨,不吃大虧就成。契丹人本意是搶奪財物,至於人口,他們是不想要的。”6承啟冷靜地判斷道,他知道,小冰河時期到了,北方冬日苦寒,就算是契丹人自己都不夠東西吃,哪裡還會給自己增加人口負擔?搶來漢人做奴隸是不錯,但終歸是多了嘴吃飯,得不償失。

   “陛下真乃神人也!”飛馬急報驚訝地說道,“邊軍騎兵追擊後,果然在半道遇見了被俘百姓。卻不料遼國賊子設伏,傷了不少人馬,也死了不少百姓。幸虧火器犀利,也打死了不少士卒,甚至還有一個林牙……”

   6承啟一愣:“林牙不是遼國文官嗎?哦,是了,能想到設伏,這人的兵書學得不錯,想必也是個人物。不錯,也不虧。至於百姓的血債,終有一日朕要讓遼國血償的!”

   “陛下英明!”

   大慶殿內響起了一片阿諛,6承啟卻置之不理。

   “盤古開天地,女媧泥造人,燧人與我火,有巢給我屋,神農嘗百草,伏羲立衍聖,炎黃出渭河,華夏始成國。你我本同根,原是一家人,血脈代代傳,炎黃有子孫。我們乃一族,便能成一國,此國名華夏,大順百姓心……”

   6承啟喃喃地唱起了這一國歌,一年多過去了,這歌經過監察司的傳播,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此刻在國遭侵辱的時候,唱起來有一種悲壯的意味。兩旁的仙韶使,見狀也很快醒悟,為6承啟奏樂,輕輕和了起來。

   一歌終了,6承啟臉上豪氣頓現:“犯我天威,雖遠必誅!”

   說罷,6承啟起身,拂袖而去,隻留下一殿愕然的文武百官。

   “又要打仗了!”

   這是所有臣子的心聲,大部分臣子雖然不喜,但6承啟要出兵,他們也只能勸諫,實在做不了什麽。除非樞密院和皇帝意見相左,但樞密使薑瑜很明顯就是同6承啟穿一條褲子的,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恐怕在所難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