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34章:1擊必中
?
   秦明還以為自己耳朵出現了幻聽,聽差了:“什麽,你說什麽?”

   蘇軾無奈地再重複了一遍:“你先去做準備,這幾日間,時機成熟後,我便把方劍、聖旨、官印交與你,你去調來兵馬,準備接管夔州路”

   秦明倒也不傻,接管夔州路,豈不是要把夔州路轉運使、安撫使架空掉?

   “蘇大才子,你是說這犯案之人,乃是夔州路轉運使和安撫使?”

   蘇軾有些驚訝,怎麽這個時候,秦明這般聰明了?“我可沒這麽說,只是大權在握,好辦事而已”

   任憑蘇軾再不認,秦明卻始終認定,夔州路安撫使是幕後黑手了。不然的話,蘇軾怎麽可能在夔州路一呆就是五個多月?須知,大順朝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是非常複雜的,路之下有府、州府、州之外又有軍、監。府也有與節度軍號同的,也有不同的,節度州有不改府的,升府之後也有不立節度軍號的。

   而路的劃分,起初並非作為行政區域而設置的,因此,路一級的官僚機構,便不成體制,設官無定式,無定員,甚至連駐地、轄境、名稱都隨時變動。大體上說,路的官僚機構,主要有四個監司,稱為帥、漕、憲、倉。這些官員均由皇帝委派,或者由皇帝授意,丞相指派。

   這“帥”也稱為安撫使,是一路高級軍政長官,照例由文臣充任,但往往帶都總管銜,統轄軍隊,掌管兵民、軍事、兵工工程諸事。元綬年間,安撫使改為帥司,兼管民政。

   “漕”是轉運使,其本職是經管一路財賦,保障上供及地方經費的足額。為了履行其本職,就有必要巡察轄境,稽考簿籍,舉劾官吏。久而久之,轉運使便成為事實上的大行政區路的監司官。不過,轉運使的品秩不很高,而地方長官如知府、知州,還可能是前任的執政官,品位在轉運使之上。在職權上轉運使較為廣泛,而在體制上卻不能完全以下屬對待府州,這與漢代的州刺史與郡守的關系略同。

   與轉運使平行的又有提點刑獄公事及提舉常平司兩種,前者管司法,稱為“憲”後者管賑荒救濟事宜,稱為“倉”。此外,又在安撫司中設走馬承受一員,有事可直接向皇帝報告,不經安撫使之手,事實上與前朝的監軍相似。所以每路有四個系統的長官,職權互相不同,而又不能認真負責。

   大順初年吸取了前朝藩鎮割據的教訓,革除了藩鎮的實權,諸州皆直屬中央,節度使僅存空名而已。並將全國分成若乾個稱為路的區域,每路置轉運使負責征收和轉輸各地的財賦。以後轉運使職權遠漸擴大,兼及邊防、盜賊、刑訟、金谷、按廉之任,控制了一切地方行政事務,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

   秦明不傻,只是急躁了些,粗心了些。蘇軾都點破到了這個層面上,他再不心領神會,只能說呆瓜一個了。他自言自語地說道:“不錯,能從這麽多州府拐賣孩童,定然是一個極有權勢之人。夔州路轉運使、安撫使,確實有如此能耐”

   蘇軾大為好笑:“我不過是查到些蛛絲馬跡,想借助朝廷衙門之力罷了,哪裡有你說得這般深奧?不過”他說到這,眼前登時一亮,“你這麽說的話,確實有可能。我從當地百姓、鄉間農戶、青樓女子口中得知,這些被拐孩童,大多數為窮人家的兒女。他們丟了孩童,不僅不會去衙門申冤,反而是少了一大負擔。就算有人高官,到頭來也只是不了了之。由此看來,當地衙門包庇這些個人販子,定然是有甚麽見不得的勾結。”

   秦明一愣,突然叫嚷道:“原來你也是什麽都不知道的!”

   蘇軾大大方方地承認道:“本來就毫無頭緒,能知道些什麽?我不過是見夔州風景好,才駐足於此。沒想到誤打誤撞,竟摸出些東西來。”

   秦明此刻真的想把蘇軾按在地上痛扁一頓:“蘇子瞻,你害得我好苦!”

   蘇軾冷笑道:“其實真正的幕後黑手,應該是在長安城中。不然的話,我們的行蹤,又有誰知道?陛下若是有心徹查此案的話,早就從長安城著手了。我們不過是陛下放出來的棋子罷了,只要時不時弄出些聲響來,引起那人的注意便行了。只要此人一動,陛下自有辦法將其擒獲。”其實陸承啟哪有那麽聰明,就算知道幕後黑手是朝廷重臣,他也不過是剛剛猜到而已。不得不說,有些人的腦袋,就是和別人長得不太一樣。陸承啟自認為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但真正和智慧若妖的人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秦明一愣,哀嚎起來:“你是說,我們不過是魚餌罷了?”

   蘇軾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說道:“這個比喻好,不過我們這個魚餌,也不是吃素的。我們要做的事, 便是盯緊夔州路、梓州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福建路這些州路,一旦有風吹草動,立馬擒人。”

   秦明神情頹喪:“怪不得,怪不得這些時日來,那麽多人想殺我們,原來我們是香餑餑啊”這些天,他和皇家軍校那十余名學員浴血奮戰,提心吊膽,草木皆兵,差點沒把自己的神經搞出問題來。到頭來,蘇軾一語道破天機,他們竟是被當今天子和那幕後黑手當做了角力的棋子,他們還蒙在轂中不自知!

   突然,秦明抬頭來:“韓女俠武功卓絕,為何你要攆走她?”

   蘇頌好整以暇地說道:“不出一月,此案便水落石出。韓女俠武功卓絕,自是要回京城,京城風雲變幻,那裡方才是她一展身手之地。至於我等,過得幾日便亮明身份。若是夔州路轉運使、安撫使心中沒鬼,刺殺肯定會繼續若是他們心中有鬼,那反而沒有刺殺了,懂嗎?”

   秦明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蘇軾見他這樣,搖了搖頭,吟誦道:“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啊好茶,秦大郎,給我再尋些水來,茶壺幹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