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729章:賑災有方
冬日是漫長的,便是到了一月末,長安還是下了幾場雪。』Δ 瑞雪兆豐年是不假,但春寒料峭,也是讓靠天吃飯的農民,有點悶悶不樂。眼看著要到立春了,積雪還未化。照這個度,春分的時候,怕也是倒春寒,這樣種下的農作物,能有幾分收成?

 不過似乎有天佑一般,到了驚蟄前夕,天氣還是乍暖還寒,可一旦驚蟄過了,天氣便回暖了。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的地區外,大順版圖內,各地日氣溫開始漸漸回暖。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大順大部分地方都不約而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在長江以南的最南端,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只是除了積雪,大順的西北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在6承啟的調教下,現在大順的地方官員,並不像以前那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很多官員為了政績,不得不親自督促農事。特別是江南地區,冬日裡開墾過的土地,現在已經種上了作物,大部分都是從真臘、佔城引進的稻種。

 至於去年秋季大旱的山東東路,也迎來了第一場春雨。農戶們趁著淅淅瀝瀝的春雨,開始播種了。

 這對大順來說是件好事,對於農戶來說也是好事,但對於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青州,是山東東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但在朝廷的賑災下,似乎過得四平八穩,並沒有搶糧、謠言等事情生。畢竟今時不同往日,有了《大順民報》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很難再煽動百姓了。百姓寧願相信朝廷的聲音,都不願意相信那些謠言。就算《大順民報》不能將他們的訴求見諸報章,還有其他報紙啊!別說長安城,就是地方州府,現如今也有人開辦報業,弄得風生水起。

 青州城內,一間不算寬敞的商鋪裡面,是一間兩進的院子。這商鋪,前面是賣商品的,裡面是住人的,有兩種功能。而往往這種民居,靠著大街,地價最為昂貴。長安城內,這類商鋪,別說是兩進院子的了,就是單單只有一個鋪面,盤下來也要千貫錢。是以又催生了另一個產業,那就是出租鋪面。許多手裡攢著鋪面的人,不肯賣斷了鋪面,這可是一只能生金蛋的雞啊!長安城裡,最旺的鋪面,一月的租金都過十貫錢了。十貫錢,能在長安活得很滋潤。要是再有幾個鋪面,已經過上了上等層次的生活。長安的地價貴,商鋪更貴。但還是有很多商賈湧來,攔都攔不住。為何?因為這時候,長安就是大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權貴扎堆。

 有句話叫做,不到長安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在長安做生意,不知道自己的錢少。長安百姓的購買力,見識度,包容度,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只要在長安打響了知名度,在其他地方再開分店,錢財就會滾滾而來。這就是為何長安地價越來越貴,還是有商賈削尖腦袋擠進來想分一杯羹。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啊!

 青州自然不能和長安比,都不是一個分量級的。但青州的百姓也不少,商業前景還是頗為可觀。

 只是有人會奇怪,為何青天白日的,這鋪面居然關起門不做生意,是嫌錢多還是東主有喜?再一看,原來是漆店。漆在中原有著久遠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製器。歷經商,直至現在,都還有漆器的製作。漆器的製作,離不開一種天然的漆樹,而種植漆樹的園子,就叫漆園。在淮南東路,還有一個地名亦叫漆園,據說此地是周朝時種植漆樹的園子。

 漆器的銷路不是很廣,所以生意難做,店鋪不開門,也是正常的。要是想買漆,可以登門,也不需要開店等客了。

 店鋪後的院子裡,一改店鋪的冷清,居然聚集了三四十人,在小聲議論個不停。

 “方小哥,這皇莊也忒不是東西了,我等高價購入糧食,就為了脫手獲利。他皇莊家大業大,這麽一攪和,糧價不升反跌,我等血本無歸啊!”

 “你也是吃多了豬油蒙了心,也不想想,皇莊是誰的產業,能讓你禍害青州麽?”

 那人漲紅了臉:“高價進糧的,又不是我一人,你對我吼作甚?別說我了,你家中那四百畝地,現在還不是一樣拋荒了一半?”

 “唉,誰說不是,便是想出手,也沒人買啊!眼看田價一日比日低,卻還是沒人買……”

 “這都是朝廷造的孽,把我們往死路上逼啊!”

 “就是,就是……”

 “方小哥,你家的漆園,近來生意也不怎樣啊!”

 居中一人,正是前不久還在呂梁山的方臘。他歎了一聲,說道:“若是有條活路,誰人想要這般?我今日來,就是想知道各位,能否聚起來,向朝廷請願,放我們一條生路?”

 眾人都紛紛說道:“正要如此, 有方小哥帶著,我們還怕什麽?”

 方臘笑著說道:“不敢不敢,小子年方十八,焉敢說領著諸位?諸位都是在青州有頭有臉的人物,我不過是歙州一個小小紈絝子弟,不敢擔此虛名……”

 方臘嘴上是這麽說,其實心中已經樂開了花。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改朝換代。只是自己羽翼不豐,尚不敢貿然起事。現在山東東路大旱,正是好時機,卻被朝廷搶先賑災了。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煽動不了饑民,煽動這些商賈、地主還是沒問題的。

 自古以來,魯地多民而少地。現在朝廷有政策,江南土地開墾三年就是自己的,許多山東百姓受了誘惑,便背井離鄉,南下打拚。對普通百姓來說,這是個好消息,但對手裡有著幾百畝土地的大地主來說,就無疑是晴天霹靂了。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地主有錢,都拿來換置土地了,現在就是想賣地轉商,也得有人買不是?百姓都是殺跌追漲的,你田價下跌了,百姓就會持幣觀望了,自古以來都是這個理。所以現在最急的就是糧商和大地主,現在在院子裡,最是這類人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