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867章:招安
“唯有招安一途。八??一?中文網 ?”折克行也沒有去碰那杯茶,而是緩緩地說道。

 “招安?!”

 折克行很肯定地說道:“不錯,這些馬匪不似先前的馬匪,先前的馬匪,隻懂得劫掠我大順的商賈,而這些馬匪卻隻劫掠契丹商賈……”

 薛剛不懂裡面的竅門,一頭霧水地問道:“這有何不同?”

 “區別大了!這兩夥馬匪裡面,肯定是有一股假馬匪,專門為了破壞榷場的;而另一股真馬匪,則是草原上那些活不下去的人……”

 薛剛一驚:“有人敢破壞私榷?”

 “有何不敢?何為私榷?私下開辦的榷場,朝廷雖然派人來征稅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私榷就是合乎律法的。若是真的起了戰事,雲內州城只會瞬息間變成敵方的城池!”

 折克行有著清醒的認識,毫不留情地揭穿了現實:“城中百姓太過複雜,有女真人、契丹人、高麗人、室韋人、奚人、渤海人、萌古人……魚龍混雜,若是真的打起仗來,誰敢保證,城中沒有奸細?到了那時候,恐怕州牧不撤也得撤了。”

 薛剛雖然不懂兵事,可他懂得官場啊!用間,不僅僅是在戰場而已。他只要稍加思索,便已經明白了過來。

 “將軍,那如何是好?”

 折克行看著簌簌抖的薛剛,心中沒有鄙夷,只有憐憫。也是6承啟心軟,如此蛀米大蟲,居然只是貶官了事,還不如一刀宰了,一了百了。

 “有人破壞私榷,甚至檀州那邊,先前也鬧過馬匪,肯定是處心積慮挑撥順遼關系的。如此用心險惡之人,肯定隱藏頗深,誰能揪得出來?就算是監察司,至今也尚未有任何頭緒!”

 薛剛聽了這話,差點沒被背後的陰謀嚇癱:“居然有人想挑起戰事?”

 “很正常,順遼本就是世仇,斷不會化乾戈為玉帛的。只要時機合適,借口合適,兩國再起紛爭,不過是舉手投足間的事。而榷場,則是維系兩國現狀的扣子,衣裳的扣子斷了,那會怎樣?”

 薛剛嚇得魂不附體:“裂開來?”

 “不錯,我大順和遼國的盟約,不過三年之期,早已作廢。再者,退一萬步講,就算盟約在,也不過一張廢紙罷了。遼國這幾年來之所以隱忍,不過是元氣未恢復,再加上女真這個死敵,才無暇分身。而榷場,也成了遼國倚重的,獲取茶葉瓷器布匹的渠道。一旦懷有異心的人稍加挑撥,兩國之間,肯定互相提防。到那時,莫說榷場了,就是遼國大軍南下,也不是甚麽稀奇事!”

 折克行的分析條條入理,薛剛沒有辦法不相信。

 “將軍,既然那是別有用心之人挑撥離間,那又如何招安?”薛剛憂心忡忡地問道,“如能將馬匪招安了,那是再好不過,可就怕他們不應允啊!”

 折克行笑道:“這只是先前的馬匪,但如今的馬匪,大部分不一樣,他們幾乎都是異族之人,據契丹商賈說,他們中間,就沒有一個漢人。州牧可知,這是為何?”

 “為何?”

 “草原人天生能騎射,漢人則不同……”

 薛剛聽了這話,立時明白了:“所以這股馬匪是真馬匪,先前的馬匪,是假馬匪!”

 “不錯!漢人能有如此騎術,定然不會是泛泛之輩。這夥人處心積慮,扮作馬匪,跳動順遼兩國關系,用心險惡啊!”折克行沉聲說道,“不瞞州牧,這封折子,我已經上遞給內閣了,不日即將呈給陛下,讓陛下酌情定奪。”

 “那招安一事?”

 “唯有等聖旨傳下,我等方能行事!”

 “可馬匪日益猖獗,私榷已無契丹商賈到來,豈不是……”

 折克行冷笑道:“我手中握有五千兵馬,維護一兩條商道,不過舉手之勞!先前不察,被馬匪鑽了空子罷了。”

 這話說得沒錯,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你再厲害,別人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下手,你又不是神仙,怎麽能料到?這幾年,在折克行的剿匪騎兵日益壯大之下,舊的那股馬匪,早就銷聲匿跡了。這也讓折克行放松了警惕,直到最近,馬匪又多了起來,他才重拾警覺心。

 “再這般下去,雲內州就要回到先前荒涼之地了,將軍,你可得救一救我啊!”

 薛剛不想再貶官,只能抱緊折克行的大腿了。

 折克行說道:“州牧不如自救!”

 薛剛一愣:“如何自救?”

 “先前州牧,奉行‘無為而治’,但雲內州城仍然欣欣向榮,固然是好事。但如今,城中三萬多戶百姓,除卻私榷,再無其他營生,如何能生存?州牧若是真心為民著想,則應當從中原引進技術,或開墾荒地,或放牧牛羊,或縫製皮襖……只有給百姓一條生路,雲內州城才能繼續存在下去。若非這般,百姓找不到營生,只能棄了雲內州城,或往中原,或入長城,或遠走大漠了……”

 折克行這話,不是危言聳聽。如果雲內州城沒了商賈,沒有百姓,空有一座城池,那能頂什麽事?到了那時,吏部、監察司的考評,肯定是差等了,薛剛就算不想貶官,也得貶官了。雲內州城已經是邊陲之地,若是再貶,豈不是得去交趾了?

 薛剛想到這, 打了個激靈:“多謝將軍提點,我知道該怎樣做了!”

 看著匆匆而去的薛剛,折克行搖了搖頭:“若是不虛度韶華,何至現在如此?靠商賈,終究是無根浮萍!”

 也不能怪折克行,這不過是這個時代所有人對商業的看法罷了。特別是在邊境,一旦打起仗來,別說商賈了,百姓都保不住性命!甚至還會被裹進大軍之中,老弱婦孺皆成攻城利器。有仁義道德的大順士卒,又怎忍心對這些無辜百姓刀箭相加?

 這也是為何遼國氣勢洶洶的緣故,他們自認為找到了漢人的弱點,就是太過仁慈。

 仁慈並非一種錯,但殘忍,絕對是泯滅人性的。折克行在大同府多年,見慣了凶殘的契丹人,打心裡認為契丹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全都殘忍得不似一個人,就像野獸一樣。

 人性,在生存面前,蕩然無存,只剩下了獸性。

 但折克行不會明白,因為他對契丹人,眼中只有仇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