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879章:變天了
“賣報,賣報!奸商露出真面目,采風人明察暗訪,終有所獲!”

“長安商賈缺斤短兩事件大起底!”

“如此敗壞風氣之商賈,朝廷應如何處置?”

“端木遺風敗壞,當今聖上大發雷霆!”

……

隨著報童的一聲聲吆喝,他們手中的《大順民報》很快就被一搶而空。這是許久未見過的事情了,要知道近些年來《大順民報》的份額一再縮減,全被民報報紙搶在了前頭。這也是《大順民報》自己作死,疏忽了管理,竟然被官家子弟親屬進入,很多事情都是吱唔不清,語焉不詳,如此“報紙”,怎會受到百姓歡迎?

幸虧陸承啟及時微服私訪,才算是破除一大毒瘤。

無他,就是因為如今朝廷都不發邸報了,全維系在一份《大順民報》上。而以前出邸報的官署“進奏院”,其負責人最初稱上都邸務留後使,後改稱上都知進奏官,簡稱進奏官,由地方派遣。作為前朝朝廷和藩鎮之間聯系的橋梁,進奏院的職能除備藩帥入朝或奏事官進京作居留處所外,主要是代表地方藩鎮向朝廷呈遞章奏,接受和代轉朝廷下達的文書,向地方藩鎮傳發朝廷政事動態和其他消息的書面報告等,這種書面報告叫做“進奏院狀”,又稱“狀報”“報狀”“上都留後狀”等。

大順建立後,沿前朝舊製,各路、府、州在京都長安設立進奏院並自行管轄,分散於都城坊巷,進奏官們自行采集和編發朝廷信息,承轉公文既有延誤又有泄漏。而後,朝廷開始整頓遍布東京的“駐京辦”,成立都進奏院。都進奏院隸屬門下省的給事中,負責承轉詔敕和三省、樞密院命令及其他部門文件給諸路,摘錄各州章奏事由報告門下省等。自此,進奏院結束了作為地方派駐朝廷辦事機構的歷史,成為朝廷行政系統的組成部分。在這種體制下,各進奏院負責信息采集和傳報工作,所傳發的官報就是邸報。

當然,這個官署在洪祥十年就並入了大順民報館,也就是把《大順民報》和邸報合二為一,確立了《大順民報》的地位,成為了形勢更加多變的,商業元素更加飽滿的報紙。

合並雖然是好,但《大順民報》摻雜了官場作風進來,這兩年來竟不敢透露官場真相,屢屢被百姓詬病。久而久之,市場份額自然便一再縮減。除了當官的會買兩份之外,百姓已經鮮少會再買這樣的報紙了。《大順民報》經營日益窘迫,若非陸承啟給它來了劑強心針,恐怕早已病入膏肓,無力回天了。

當《大順民報》開始為百姓說話的時候,報紙的銷量根本不用愁。

三日之內,通過快馬、船運,這期《大順民報》傳遍了整個黃河、長江流域。再有五六日,便是邊境都能收到了。

一時間,民間反響激烈,更有激進學子,欲敲登聞鼓,請皇上定奪,如何處置這些奸商。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些學子大多是商賈之後,不過是為自己產業鳴不平而已。這也是他們剛剛步入“士”這個階段,還沒有從“士”步入到“官”。如果他們和“官”同一階級,他們就不會如此了。

說白了,這不過是階級矛盾罷了。

屁股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

這期《大順民報》一出,樂了百姓,愁了奸商,但江、淮、荊、浙發運使蔡京更愁。

《大順民報》點名道姓的批評,讓蔡京焦頭爛額。不錯,他利用職務之便,假公濟私,說是發運使,其實是暗中夾帶自家糧食裝船,一路運到長安,省了不少運費。

不僅如此,他家又是官商,還不用交稅,米價可想而知比正常水平低上多少。別人一鬥米一百二十文錢,還只能維持個不賺不虧的局面;他家一鬥米八十文錢還有小賺,這就是差距啊!

因為便宜,所以即便他家一鬥米裡面有一成是空谷殼和沙子,也有人捏著鼻子認了。長安城雖然繁華,有錢人也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有錢人,平民老百姓佔了大部分,甚至還有貧困人口。

他們為了省錢,自然會去選擇更為便宜的大米。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能省則省是百姓的傳統美德,節儉持家嘛!

但是這樣一來,其他糧商就虧大發了,哪怕不賺不虧,銷量也一再縮減,哪裡敵得過蔡家米鋪?

如今見對手倒霉, 他們還不立即跳出來,痛打落水狗?

所有人都喜聞樂見,唯獨苦了江、淮、荊、浙發運使蔡京蔡京。

現如今蔡京看著《大順民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東窗事發。要知道他的手腳不算乾淨的,監察司要查的話,絕對能查到他假公濟私。

“怎麽辦,怎麽辦?”

正當他躊躇無措的時候,他的弟弟蔡卞來到他府上了。

“賢弟,你可得救我啊!”

蔡京似乎見到救命稻草一般,連忙拉住了蔡卞。蔡卞是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江寧府,品級比蔡京低,但為人卻還算好。與蔡京同科舉登進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蘇江陰縣主簿,因治理地方有功,三年晉升一次,竟官至了知州。

只是蔡京比他手段更為厲害,竟然做到了掌控江、淮、荊、浙漕運、海運的發運使,只是蔡卞一向和兄政見不合,鮮少有所交流。若非尚有兄弟之情在,今日他都不會登門。

“大兄,我早就和你說了,當今聖上眼裡容不得沙子,你偏生要唱對台戲。這下好了吧,為了幾個銅臭,把自個都陷進去了。我看你啊,還是上奏自請降職,莫等監察司來查!”蔡卞冷冷地說道。

蔡京怒道:“你這算什麽主意,蹲茅坑裡想出來的嗎?若是我上奏,這發運使便保不住了!”

蔡卞冷笑道:“大兄,你莫要癡心妄想了,還想保住發運使?你還是想想怎麽保住自家性命罷!你忘了洪祥二年,聖上是怎麽對付貪官的?”

蔡京心中有鬼,呐呐地說道:“我又沒拿官家的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