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894章:以樂教和
這就好比全力一擊,卻打在了棉花上,讓6承啟極為鬱悶。 W?W㈠W.81ZW.COM

 周芷若善解人意地勸慰道:“陛下,這有何大不了的?只要民心尚在,他們就鬧不起事來。待過得三五年,人心就更不向著他們了。介時他們就成了過街老鼠,恐怕都不用針對了……”

 6承啟也明白周芷若的意思,就是清者自清。只要朝廷堅持新政,一直以百姓利益為重的話,明教就不可能展壯大的。

 缺少了新鮮血液,再加上天生的“老鼠”屬性,明教恐怕連生存都難。

 “但願如此吧!”6承啟歎息了一聲,“朕明日得去垂拱殿了,想必已經堆積了無數奏折……”

 “陛下一年到頭也沒歇息過幾日,就先停一下罷!這些折子,內閣大臣也能票擬的。若是真有大事,豈能不當面請示?”周芷若生得一顆七巧玲瓏心,細聲細語地勸解6承啟,讓他好好修養幾日。

 6承啟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但他不敢放松啊。

 做了這個皇帝以來,6承啟漸漸現了這個時代的漢人,和後世漢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家國觀念上。

 說白了就是漢人有華夷的概念,卻沒有家國的概念。

 在漢人眼中,誰當皇帝不是當,給誰交稅不是交?只要能活得下去,管他誰做了皇帝!就是這種思想,硬是讓異族遺禍中原數十次。最為慘痛的便是五胡亂華之時,還有金蒙清三朝,直接將漢人的脊梁骨都打斷了。從此漢人要自稱奴才,一副奴婢相。

 有什麽辦法能讓百姓形成家即是國,國即是家的概念呢?

 6承啟自然而然想到了後世的現代國家象征——國旗、國歌和國徽。

 國旗似乎已經有了,6承啟先前倡導帥旗更變,變成龍旗,已經是國旗的雛形,也不用更換了。龍是漢人的圖騰,旗幟上繡龍,代表著龍的傳人,又是炎黃二色,極富寓意,不用再行更換。一國之旗做軍旗,更能使軍隊與國家融為一體,讓每個士卒都明白,他們後面就是國家,一旦他們退卻,那家國就不在了。這樣既能激士卒的家國觀念,又能增添士氣,也不會因為帥旗倒下而四處逃竄。

 說白了就是榮譽感的問題。

 一支軍隊沒有家國觀念,沒有榮譽感,就不是一支鐵打的軍隊,是要被逐個擊破的。

 國旗好辦,用龍旗就是。但國歌和國徽就有點難了,6承啟想著,既然龍是漢人的圖騰,要不國徽也用龍算了。但轉念一想,龍是皇家的象征,讓百姓亂用,似乎連廷議那關都過不了。

 思來想去,6承啟還是覺得用漢字做國徽比較適合,一來簡單易行,二來認同感也會提升。

 但國徽上面寫什麽字呢?

 大順的國號“順”?

 不妥,不妥。沒有萬年的皇朝,只有萬年的漢人國度。

 是了,用“漢”字不就行了!

 6承啟一拍大腿,脫口而出道:“用‘漢’的篆體字,既能體現漢人是華夏主導,又能表明漢字是華夏文明的核心,一舉兩得啊!”

 見6承啟高興得手舞足蹈,周芷若在一旁驚愕地看著,良久才問道:“陛下,你這是……”

 6承啟心情極好,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周芷若聽得兩眼放光:“陛下此舉,當可鞏固民心!”

 “這是自然,有這三樣法寶,朕就不怕異族人再入侵中原了。家國在身後,誰敢後退一步?”6承啟洋洋自得地笑道。

 周芷若皺眉道:“也不能這般說,還是得防備一下的……”

 “梓童說得是,龍旗、漢徽不過是象征罷了,乃是我漢人脊梁骨,是內裡精神。但外在也是要硬壯才是,沒有強大的軍隊,如何護衛我漢人大好河山?”6承啟也沒有衝昏了頭,還是分得清主次的。

 “那陛下打算用那曲子做國歌呢?”

 周芷若倒是最為在意這個,樂曲在這個時代,可是擔任著教化民眾職責的。有個成語叫“以樂教和”,出自《禮記樂記》:“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以禮教中,以樂教和。”

 周朝之所以能傳國八百載,在於政治、社會、經濟、軍事上的重要措施很多。而對教育文化關系密切者,則為製禮,作樂。周公製禮作樂,乃集前聖之大成,其范圍泛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諸如冠、婚、喪、祭、鄉射、朝聘之類,其儀文度數之周詳嚴密,實為世界各國所僅見,而其宗旨則不外乎調節性情,使人日從善而遠罪也。

 周公製禮作樂,實際上為一件事。‘樂自內出,禮由外作。’樂主和,禮主敬,樂是情之不可變,禮是理之不可易,合乎情,然後合乎理。完全的人格和理想的社會,必須兼備禮樂之教,才算美善相樂、盡善盡美。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中國號稱禮義之邦,而製禮作樂為中國文化的中心。

 西周的教育宗旨,便是儒家所謂之六藝之教。即禮、樂、射、禦、書、數是也。其中禮樂二項,尤為六藝之中心。禮代表人的分際,即倫理觀念;樂代表人的同情心,即和諧相處。禮是人倫所不可易者,樂是人情所不能已者。

 後來“禮崩樂壞”,就是形容西周覆滅,諸侯征戰日漸崩壞而引起的社會秩序混亂,漸漸也引用為倫理道德文化的日漸散失導致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現象。但周朝的禮樂制度,自此深入人心。

 6承啟自然明白國歌的關鍵,也是大感躊躇:“國歌需得雄渾激昂,大氣磅礴,能增強漢人自豪感最好不過了。只是朕遍觀當今曲目,不過靡靡之音,不堪入耳,如何能成?”

 周芷若笑道:“臣妾聽聞,刑部尚書蘇軾詞風向來豪邁,陛下何不召見蘇子瞻,前來為國賦詩詞一?”

 “妙啊,妙啊!梓童不愧是朕之竇後!”6承啟先前是想不到,差點想將《義勇軍進行曲》放進來了。幸虧沒有,這《義勇軍進行曲》不太符合這時候的曲風,歌詞也顯得有些淺白了。漢人詩書最講求韻律,想必廷議那一關是不好過的。

 “陛下只是一時間沒想到而已,臣妾不敢居功!”周芷若依偎入6承啟的懷抱,柔聲說道,“陛下為國事操勞太甚了,便是在養病,也不曾忘了處理國事。就不能好好放下一段時間,修養修養身子麽?”

 6承啟也動情地說道:“非是朕不想,而是不能啊!一萬年太久,朕隻爭朝夕!”他心中有點感慨,如果不是知道北宋南宋的下場,恐怕他也不會有這種危機感,說不定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昏君了吧?夜夜笙歌,酒池肉林,想想都是誘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