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664章:虛心納諫
 要是旁人這般說,陸承啟肯定不是很高興。但讓傲骨如徐崇光這般說,陸承啟就高興了,這不是馬屁,這是真心實意的話。“哈哈,徐卿此言,朕愧不能受。豈不聞商紂王,在任之前賢名四傳?朕登基不過三載,此言為之尚早。”

 見到陸承啟並沒有盲目自信,徐崇光就放心了,而且突然想起,自己的袖中還有另外一封奏折,要不要一同呈給小皇帝看呢?今天小皇帝的心情看起來不錯,就算要大發雷霆,也會輕一些吧?

 徐崇光不是不會這些彎彎道道,只是平日裡不屑於用罷了。但要想陸承啟聽得進去,還是要用些手段的。這個小皇帝雖說年輕氣盛,不願聽到違逆他意思的聲音,可世上一些事情,不是不願聽就不存在了。掙扎了一番,徐崇光還是決意拿出那封奏折出來,緩緩地遞給陸承啟。

 “這是……?”陸承啟滿臉的問號,不明所以地打開奏折一看。

 不出徐崇光所料,陸承啟原本笑意盈盈的臉色驟然冷了下來,一副烏雲密布的神色,眼看就要大發雷霆了。“唉,時機再好不過,若是陛下這都不納諫,那大順危矣……”徐崇光心有戚戚,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垂拱殿中的氣氛,漸漸的冷了下來。便是殿外的高鎬,聽得殿中突然沒了聲音,也是一陣嘀咕:“這是怎麽了,難不成徐首輔又得罪陛下了?”想到這,他突然有點冷,原來是一陣秋風吹過,帶起了絲絲涼意。

 良久,陸承啟才放下奏折,臉上沒有什麽表情。徐崇光看了,身軀微微一顫,心中知道,這椅子怕是坐不久了。這小皇帝一發怒,他就得下跪請罪,哪裡能坐得久?看小皇帝的臉色,就知道此事絕對不可能妥協的了。

 “唉,明知事不可為,卻偏生存了念想……”

 徐崇光的念頭都沒有轉完,陸承啟開腔了:“徐卿的奏折,朕細細看了一番,言之成理處,亦是大有借鑒的……”

 “什麽?!”

 徐崇光還以為自己的聽差了,小皇帝他……他居然沒有大發雷霆,還說言之成理?徐崇光把手藏在衣袖裡,狠狠地捏了一把大腿,看看是否活在夢中。只是那強烈的痛楚傳來,清晰地告訴他,這不是幻覺。

 陸承啟繼續調侃道:“朕是說,徐卿這封奏折,大有可取之處。”

 徐崇光總算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了,好歹也是內閣首輔,抗擊打能力杠杠的。“陛下……不覺得不妥?”

 面對徐崇光試探性地問話,陸承啟實話實說道:“不妥之處嘛……當然有!”徐崇光一聽就知道,得了,小皇帝這是欲擒故縱。不對,應該說是避重就輕,肯定要說他那一套什麽“經濟理論”了。

 不愧是內閣首輔,陸承啟想說什麽,他都預先知道了。這不,陸承啟開始說了:“徐卿奏折裡說,‘普天之下,民若為商,則不事耕種,不事勞作,一心牟利’這句話就有問題。據朕所知,這從商並非易事,也需辛勤勞作,方能換回錢財。打個比方,張三種了十畝麥子,他若不拿去賣,就只能自己吃。可這十畝麥子,他能吃好幾年,可他一年就有這麽多石麥子了,再多幾年,豈不是更多?而李四是養蠶的,他辛辛苦苦養了蠶,結成絲,做成衣裳,卻只能自己穿,那他能穿多久?需要麥子的換不來麥子,需要衣裳的換不來衣裳,這豈不是亂套了嘛!徐卿做過戶部尚書,這道理該懂吧?”

 “陛下,老臣不是要徹底禁商……”徐崇光急於表明自己,想要辯解一番。陸承啟也是知道的,揮了揮手,讓他稍安勿躁。

 “這時候,要是有個商人,以市場價收購張三的麥子,賣給李四;又用市場價收購李四的衣裳,賣給張三,結果三人各取所需,豈不是皆大歡喜?當然,朕只是打比方,期間肯定有更多的人買這個,賣那個。實在沒東西賣的,只能賣頭腦,賣體力了。徐卿啊,堵不如疏,這你也知道。一棍子不能敲死一船人,經商有壞處,但好處更多。我等要做的,便是趨利避害。”

 徐崇光沒有吱聲,他冷靜了下來,知道小皇帝是勸不動的了,也不想白費口舌。

 “不過……”陸承啟突然話頭一轉,“徐卿這奏折裡,其他方面還是頗有可取之處的。就拿‘官員及其親屬不得經商’這一條,朕便覺得可取。只是,親屬不得經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官員不得經商,這是為了朝廷著想。若是一心撲在賺錢去,朕便會成全他。”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陸承啟的語氣有點凌厲,讓徐崇光驀地看到了一絲曙光。

 “還有,‘商人壟斷,囤積貨物,哄抬商價’也是一個頑疾。朕想了想,還是要將《大順律》補齊了,若是災荒年間,一些不法商人囤積糧食,那豈不是拿人命當草芥?這個的確要深思,以杜絕後患……”

 徐崇光開口說道:“陛下英明!”

 陸承啟擺了擺手, 說道:“別忙著恭維,朕還沒說完。徐卿你說這些商人漠視傳統倫理,也是值得商榷的。朕推崇‘端木遺風’,誠信買賣,可偏生有些人啊,要‘無奸不商’。賣假貨的,賣酒摻水的,缺斤短兩的……大有人在。先前戶部人手不夠,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商人漸多,是時候要頒布政策,抑製這些不良風氣了……”

 徐崇光很想提醒陸承啟,這無奸不商並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原來應為“無尖不商”。這時的老百姓買米以“升鬥”作量器(故有“升鬥小民”之說),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的工具削平升鬥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充足。錢貨兩訖成交之後,商家會另外盛點米加在升鬥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盡量讓利。量好米再加點添點,已成習俗,即但凡做生意,總給客人一點“添頭”,這是老派生意人的一種生意噱頭,這一小撮“添頭”,很讓客人受用,故有“無尖不商”之說。“無尖不商”還體現在去布莊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只是這些事情,就不必對陸承啟說了,徐崇光自己能理解就行。

 “徐卿,你這奏折盡寫了奸商不法之事,卻沒有對應之策啊?”陸承啟有點不滿地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