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15章:帝後合計(上)
陸承啟被周芷若叫住,可那口氣咽不下啊!人販子的可惡,陸承啟覺得比甚麽十惡不赦之罪還要更加該死,簡直是破壞社會穩定的毒瘤,非除不可!

 “陛下,你乃一國之君,怎可如此意氣用事?臣妾只是有這種懷疑,並沒有真憑實據……”周芷若勸說著,一邊搖了搖頭。

 陸承啟聞言,也稍稍抑製住了自己的憤怒,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複又坐下,說道:“梓童說得沒錯,現在尚不知真實情況,即便急也沒有任何用處。看來,朕的涵養,還是不夠啊,得再加強!”

 周芷若掩嘴笑道:“陛下明白就好!”

 陸承啟尷尬地說道:“還是先把晚膳吃完再說吧……”

 話音尚未落下,周芷若就“警告”他說道:“要是陛下再給臣妾夾菜的話,臣妾就不理你了!”

 陸承啟化解尷尬的招數被識破,憨笑兩聲,自顧自地端起碗來,似乎把那飯當做了人販子,一大口一大口地吃著。不多時,將憤怒化作食欲的陸承啟,便吃完了第三碗飯,而此時,吃飯慢的周芷若,也終於把她的一碗飯吃光了。

 在吃飯的過程中,陸承啟腦海中已有了一個計策,等到周芷若用絲帕擦乾淨小嘴,他緩緩地說道:“夔州路、、梓州路、廣南路及福建路,皆地處南方,朝廷難以企及。若是想要搜查,非得倚仗監察司不可。朕有一計,先不要打草驚蛇,裝作什麽都不知,先暗中調查……”

 周芷若聽了,用另一條絲帕,溫柔地把陸承啟嘴角的油漬抹去之後,才說道:“陛下恐怕有所不知,那些棄童,皆被打折手腳,那些人販子的手段。極其凶殘。若是再耗下去,臣妾怕受害的孩童,會愈來愈多啊!”

 陸承啟一怔,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氣。忽地又冒出來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還有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法律了?真當朕是瞎子聾子,整個大順任由這些人渣禍害嗎!”

 周芷若見陸承啟的火氣又上來了,連忙扶著他坐下。嗔道:“陛下!”

 陸承啟自知失態,可怒火上湧的他,又哪裡克制得住自己的情緒?若不是周芷若在場,恐怕他真的要狠狠地發泄一通了。

 禦膳房外的禦廚和太監宮女們聽得陸承啟隱隱的咆哮聲,不禁地感激起周芷若來,若非皇后仗義,恐怕挨罵的就是他們了。感激歸感激,內心還是有些擔心皇后的,小皇帝的性情如此乖張,也唯獨溫柔似水的周芷若才能受得了。

 周芷若細聲勸道:“陛下動怒。亦是無濟於事。臣妾已然吩咐下去,盡可能地救治那些棄童。奈何他們受創日久,恢復的可能微乎其微。臣妾只有盡人事,聽天命……”

 陸承啟心中老是感覺有股東西在堵著,不得暢快。聽得周芷若這般說,他忽然說道:“梓童,你說朕做這個皇帝,是不是有些失敗?”

 也難怪他這麽問,近來水賊、海盜、山賊剿不勝剿,高麗又和大順鬧翻。貪官似乎也有點再次冒頭的跡象,監察司也有點越走越偏……如今再攤上這檔子事,陸承啟的憤怒,無奈。以及自哀揉雜在一起,讓他不禁地開始懷疑起自身來。人總是不知則無畏,知道得越多,就越是束縛,越是敬畏。

 善於察顏閱色的周芷若知道,此刻陸承啟已經懷疑起自己來。若是引導不好的話,恐怕會毀了一代帝王的。她認真思慮了一番,給出了一個肯定的回答:“不,陛下,你是自文宗以來,我們大順朝最英明神武的皇帝!你想想,你現如今僅僅登基兩年多,便把大順朝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庫充盈了,百姓安居樂業了,連外敵都被你打敗了。若說你做皇帝還失敗的話,那歷朝歷代那些明君,豈不是要羞愧至死?陛下,你有點著相了。臣妾雖然不懂治國安邦的道理,亦懂得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來的。陛下現如今未及弱冠,便有此成就,假以時日,定能青史留名!”

 周芷若看似說了一大堆,其實也沒說什麽重點。可陸承啟又偏偏吃這一套,順著周芷若的思路往下想:“是啊,來日方長,我急什麽?要是我能再活個四五十年的,定能將中國,帶到正軌上。”

 這麽一想,陸承啟就想通了。人不怕鑽牛角尖,怕的是鑽了牛角尖還不知道退出來。穩定了心神的陸承啟,又恢復了以往的皇帝風采,經過一番思慮之後,他又緩緩地說道:“梓童之言,朕受教了。誠然,這南邊乃是大順朝廷力所不逮的地方。可假以時日,朕開發了南部,又何愁南邊不繁榮?待到那時,百姓安定,定不會再有鬻兒賣女等人間慘劇的發生。”

 說這話的時候, 陸承啟心想:“九百多年後,一個老人在南海邊畫一個圈,便成就了中國的奇跡。我此刻地位不輸於他,我畫一個幾個圈,難道還及不上那偉人嗎!開通出海口,通轉商埠,自然能帶動起經濟來。自沿海再輻射到內地,又是一個京兆府!對了,那新式戰船的建造還不知哪裡建船塢,這不是擺明的時機嗎!”

 周芷若說道:“臣妾不懂治國,陛下拿主意便是。但臣妾須得提醒陛下,這江南地帶,地廣人稀,瘴氣彌漫,多地尚處蠻荒。加之土人居多,通商尚且不易。雖屬大順,朝廷卻統管不力。此事若是處理不當,恐生內患,還望陛下三思。”

 陸承啟倒是一愣,對於南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只是記得歷史書上學過,在南宋時期,因北宋滅亡,趙家皇朝南遷臨安,才把中原的技術帶入南方,促進了南方的增長。沒想到現在,他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陸承啟一時間想了很多,還是覺得通過開通出海口,增加商埠能迅速帶起南方經濟以外,別無他法。當然,南方的農耕潛力巨大,陸承啟不會看不到這個。在東三省還在遼國的控制下的時代,南方是中原能開發的重要產糧區,不是有句話叫蘇湖熟、天下足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