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44章:鬱悶
盧塵洹一聽對方也是一個指揮使,再看看水寨的規模,也便一目了然了。此指揮使,非彼指揮使。這裡就要從大順的軍製說起了。

 大順的官職,分階官和職官兩種。不論文武,皆是如此。“官”只是說明這個人可以領取俸祿,而職才有實際的權力。打個比方,如左、右仆射、六部尚書、侍郎、大夫、郎中、員外郎、卿、少卿等,在成為官階的名稱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再擔任與官名相應的職務。這些官名隻用作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的根據,因此稱為正官或本官,又稱階官或寄祿官。

 這裡面還有文資、武階的區別。“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又稱“職事官”。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簽書、監等字,如知縣、參知政事、知製誥、直秘閣、判祠部事、提點刑獄公事之類。也有一些差遣並不帶上這些字樣,如縣令、安撫使等。

 官階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而差遣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官員的才能,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真正決定其實權的不是官階,而是差遣。

 至於“職官”,一般指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中的官職,如大學士、學士、待製等,是授予較高級文臣的清高銜頭,並非實際官職。

 比如內閣首輔徐崇光,就領著一個太傅的頭銜,但實際的職權,確實正二品的內閣首輔,享受的是正一品的官祿。這也是陸承啟顯示皇恩浩蕩之舉。

 大順朝不同先前的那些朝代,三師,三公並不常設,授予的話,也是象征意義而已,代表皇帝很看重你。但職官卻是另外給你了。不然的話,你就算領著太師,太傅的階官,也是一個清閑的官而已。一如現在楊道奇,領著太師頭銜,在皇家大學教書一樣。

 至於武官的階官,則更為複雜了。最高武官階官為太尉,乃是正二品。諸衛將軍從四品的。諸位大將軍正四品的,諸衛上將軍從三品的,上護軍正三品……一直到沒有品階的下班祗應,屬於殿侍的一種。這些武將階官,就好像後世的軍銜一樣,都不是實職。

 文官也是有他一套的階官順序的,至於分了多少級,就連大順皇帝陸承啟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搞清楚。這都是因為古代的官職名稱實在太多太雜了,有些甚至從字的意思上面看不出是什麽官,到底是實職。還是虛職。大概只有浸淫在官場多年的老油條,才能一一道出來吧?整個大順的官員多達三萬多人,也難為戶部統計政績,決定升遷還是貶謫了。貶謫的時候,時常會說降幾階幾階,這裡說的是降職官,一個品階裡面,又有多種階官的劃分,如武將階官裡面,單單是正九品。就有忠訓郎、忠翊郎、成忠郎、保義郎這四個階官了。

 至於一個武將實際能領多少兵馬,則由職官決定。以禁軍為例,職官有好幾個層次。第一等的是殿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一人;第二等的有諸班都虞候、指揮使、都知、副都知、押班;第三等的是禦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

 而馬步軍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都指揮使。捧日、天武左右各有都指揮使,每軍有都指揮使、都虞候,每指揮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每都有軍使、步軍謂之都頭。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這四個等級。廂轄十個軍,軍轄五個營,營轄五個都。不論馬軍還是步軍,每都在百人左右。

 各級統兵官又分別為: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都是從高到低。邊軍最高編制是路:最高指揮官為都總管,稱某某路都總管。

 盧塵洹的職官是廂都指揮使,職官上面是正五品,階官上是“協忠大夫”,也是正五品,所以他領著正五品的官祿。要是升了階官之後,便是諸衛將軍了,從四品,那時候就領著從四品的官祿。不過盧胖子心中,大概想升職官,多過階官吧?

 至於指揮使的稱謂,其實盧塵洹的職官是簡稱來的。皆因大順也有廂軍,廂都指揮使直呼其名的話,不僅太長了,還容易混淆其中的意義。所以一般都稱呼為指揮使了,至於眼前這個水師士卒稱呼他們的頭頭為指揮使,不算錯,但不是正規的“長安叫法”。皆因這個水師指揮使,隻領五都兵馬,即五百余人的兵。這還是盧塵洹盡量高估的結果,按照這樣小的水寨,有沒有五百人還難說!

 想到這,盧胖子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這人一鬱悶,又有點本事的,火氣都會大起來,更何況是帶兵之人?盧胖子的火氣一上來,怒道:“在軍營裡面,居然敢玩忽職守,你家指揮使,還真的挺大膽啊!若是這樣的兵在本將手下,嘿,你們的罪可就大了!”

 那水師士卒一聽,愣住了。可旁邊幾個機靈點的,已經認出了這些人穿的都是製式甲胄,敢如此大搖大擺的, 除了同他們一樣是官軍的,又會是誰呢?

 想到這,趁著盧胖子他們沒注意,這幾個機靈的士卒互相一對視,悄悄地四散開來,秘密地走入了水寨之中。

 這時候,梁山水泊水師指揮使時乘興正長籲短歎,心中苦惱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了。梁山水泊中的水賊日益強大,不僅在水面上橫行無忌,甚至還敢光天化日之下,去到附近地主家裡面去打劫!

 這些還不算,這十余夥水賊,隔得幾日半月的,便在水泊之中火並,打得那個慘烈,嚇得這個時乘興連水寨都有幾年不敢出去了。

 也許這些水賊也知道這支水師是朝廷的臉面,動不得;又或許他們忙著搶地盤,未曾注意到這個實力弱小的朝廷水師。反正這麽多年來,水賊和官軍在這梁山水泊中,也還算得上是和睦共處,除了元綬年間那一次征討之外,並沒有什麽衝突了,反正就如同這湖面之水一樣,一片平靜,異常和諧。

 即便如此,時乘興還是不敢出水寨啊,說不定水賊的探子就在附近,他一出去,給人家誤會是去搬救兵了怎麽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