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75章:;拉攏
正是由於李誡太過老實,也太有主見,屬於“不聽話”那類型的弟子,所以徐崇光第一時間便不會推薦他。最新章節全文閱讀.另一個韓公廉,也是徐崇光的弟子。這個韓公廉,也是一個大才,精通算學、木工活和天文學。其中的天文學,乃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巔峰人物。

 徐崇光選才的眼光很是毒辣,僅僅一科,便選出了諸如林鎮中、李誡、韓公廉等人才,楊道奇足足做了五次主考官,也沒有他一次選出來的人才多。可能這也是命,但更能說明徐崇光勝在看人眼光極準,看重的人才,無一不是佼佼者。徐崇光憑著一次科舉主考官,便做到了門生故吏遍布官場。雖比不得楊道奇,但在其余主考官中,已經遠遠拋開了其他人。這個本事,旁人自問是沒有的。這個徐老頭的眼光如何毒辣,可見一般。

 韓公廉比李誡好的地方就是聽話,哪怕他的地位不高,徐崇光也要冒險把他先拋出來。好在陸承啟也精明,不然就真的中了徐崇光的計了。韓公廉雖然說是有真本事,但更適合他的是欽天監,而不是工部尚書的位置。他小小一個六品都水監,要是火箭式的提撥到二品大員,整個官場不知道會亂成什麽模樣。

 見陸承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徐崇光心中還是很失望的。他也知道自己異想天開了,不得已,又要符合才乾,又要高官,他的親信弟子裡面,就一個李誡而已。徐崇光不情願地提出了李誡,陸承啟權衡了一下將作監和工部尚書的差距,覺得沒有這麽大,才勉強答應了。徐崇光內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好不容易得了一個二品大員的親信,卻要安排一個“不聽話”的弟子上位,怎麽一個鬱悶了得。[.]

 鬱悶歸鬱悶,答應的事情還是要完成的。要是想坐穩內閣首輔的位置,陸承啟是必須討好的。要是陸承啟給小鞋穿,那他這個內閣首輔就做不長久了。

 出了垂拱殿之後,他便開始盤算如何造勢,用黃錫時一事說話是最好的辦法,為的就是在火上澆油,讓火燒得更旺一些。然後再巧妙轉移視聽,這就要靠陸承啟的配合了。剛剛徐崇光和陸承啟談了這麽久,為的就是配合問題。如何在例朝上面扭轉文武百官的注意力,把一腔怨恨都灑向這些賊寇身上。

 陸承啟下了決心,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有一一剔除。這就是做了皇帝後的不同了,要是重生之前,陸承啟還是很喜歡這些所謂的綠林好漢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多令人向往。但是做了皇帝之後,陸承啟才明白,這些綠林好漢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人,為君者是一定除之而後快的。這大概就是所處的位置不同, 思考的問題角度都不同吧。

 綠林好漢裡面,陸承啟不否認有真英雄。可更多的是一些真寇,他們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只要想想在後世和平年代,有一夥打家劫舍的強盜,你便不會覺得那是真英雄好漢了,哪怕他們不殺平民,也是要鏟除的皇家語言學院。這是立場的對立,根本無法調和。

 哪怕真的有什麽水泊梁山百零八好漢,陸承啟也要蕩平了他們,放任這群水寇,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皇位不當皇帝。

 翌日便是例朝了,陸承啟一大早便起了身,完全沒有了平日裡面的慵懶。他記得今日就是和文武百官攤牌的日子,他並沒有什麽擔心,畢竟內閣首輔都站在他的一邊,成功的幾率在七成以上。

 實在不行,他就獨斷專行算了。要是哪個敢反對剿匪,扣他一頂造反的帽子,讓他不死也脫層皮!陸承啟惡狠狠地想著,配合著剛剛化妝的臉龐,猙獰得可怕,嚇得旁邊為他化妝的宮女簌簌發抖,以為惹怒了他。

 穿戴完畢之後,陸承啟在一陣奏樂聲中,緩緩出現在大慶殿之上。文武百官魚貫而入,對陸承啟問候起居。陸承啟示意不要多禮之後,五日一期的例朝便開始了。大順除了例朝之外,還有旬休之例,也就是每逢初一十五,都能回家一趟,看望老小、夫婦團聚,沐浴更衣,又喚作“沐休”。但由於長安城裡面的沐浴場所眾多,無需回家都能洗澡,漸漸的從旬休的上旬、中旬、下旬每隔十日放假一次變成了每隔十五天放假一次。而例朝就是在放假後的第一天開啟,所以不必擔心例朝會與沐休衝突。

 環視了一下底下文武百官,陸承啟緩緩地說道:“眾卿可有要事啟奏?”

 文武百官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禦史中丞李然,這都是幾次例朝下來養成的習慣了,連陸承啟都要瞥了李然一眼。李然已經被當做一個“正義”的領軍人物,他要是不彈劾人,恐怕太陽就要從西邊出來了。

 不過,自從黃錫時重病之後,李然還真的就不說話了。不但他不說話,連帶禦史台都沒有言官出來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了。朝堂為之清靜了一會,可誰又知道李然今日會不會又發瘋了?

 李然巋然不動,他又不是傻子,現在他正在風頭浪尖之上,隨時有翻沒的危險,哪裡還敢再惹眾怒?沒扳倒一個人不說,把自己都搭進去了,那才是不值得的。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聖人都說君子不能立在危牆之下了,李然又如何能做這等傻事?

 這裡面就得說說中國文化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了,有句話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可還有一句話叫做“良禽折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有句話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有還有一句話叫做“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又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定勝天”和“天意難違”;“明人不做暗事”和“兵不厭詐”……

 鑒於此,李然自然也為自己的行為做了定義,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既然黃錫時以另一種方式離開了官場,那他也就沒有了理由再去死磕了不是?

 怎奈樹欲靜而風不止,李然想置身事外,可還有人不放過他女學生的男老師。只見一個五品官端著朝笏出列,他長得一張國字臉,換在這個時代,這叫有官相。別小看這個長相,很多進士就是因為長相不行而被落到後面去的。這個五品官是左司郎中,只聽他說道:“臣嚴華有事要奏。”

 陸承啟望向了徐崇光,看見了這徐老頭微微地點了點頭,陸承啟便知道肉戲來了,淡淡地說道;“準奏!”

 嚴華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前日有學子在禮部衙門鬧事,臣認為此事罪大惡極。不僅要嚴懲這些士子,罪魁禍首也要嚴懲。”說罷,他望向了禦史中丞李然,很顯然,言下之意說的就是李然。小提示:電腦訪問進 手機登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