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61章:剪彩(下)
陸承啟也知道,在沒有電的時代,沒有擴音喇叭,想要當眾演講,是很困難的。拿著這個鍍金喇叭,也不過是有點心理作用,加大聲音的擴散罷了。能真正親耳聽得清楚陸承啟的講話,恐怕月台下面的百姓,不過兩三百人而已,這還是往多說的。

 陸承啟的用心,顯然不在此處。殊不知,他早就讓監察司把長安城中各個報館的記者(這個時代稱之為采風人),請到了月台最中間的位置,保證能聽得清楚陸承啟說什麽。這些采風人聽了之後,便回報社撰稿。得益於高效的活字印刷術,第二日一張四版的報紙,便能送到長安城百姓手中了,繼而由長安城成為輻射圈,自四周擴散開去。那時候,馳道的名字,配合幾張手繪簡圖,便能聞名天下。

 上了高達兩米有余的月台,陸承啟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周遭圍著的百姓、禁軍不在數萬人之下。也是這時候地廣人稀,才有這個盛況。若是在後世,這得多現代化的球場才能裝得下啊!

 感慨了一番,陸承啟原先緊張激動的心,慢慢平複了下來。有了多次經驗,陸承啟已經沒有了最初演講的局促感了。清了清嗓子,陸承啟開腔說道:“朕乃大順天子,若按儒家各學派的教誨,這些所謂奇技淫巧,不值得推崇的。但朕讀的是古之聖賢書,從字裡行間,朕從未找到過有貶低這些奇技淫巧的字句。相反,若無神農嘗百草,何來五谷之說?若無嫘祖始蠶,你我今日所穿綾羅綢緞,又自何來?自上古以來,能日漸發展,奇技淫巧是功不可沒的。朕為何重視工匠?為何設立科技獎?都是出自這樣的想法。

 契丹人比我們強壯,馬術比我們厲害,騎射我們漢人拍馬也趕不上。這是他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劣勢所在。可我們漢人。是最聰明的。我們發明的城池和守城器具,讓契丹騎兵望城興歎,無可奈何。

 可再堅固的城池,也有被攻破的一日。我們漢人若把自身安危。民族安危寄托在城池上面,不思進取,那朕敢說,契丹人會越來越強大,而我大順則會相形見絀。最終被擊敗。朕也希望這個不是事實,可歷史的發展,都是這樣。五胡亂華之時,誰能想象胡人能幾乎把漢人殺光?再說到秦朝,也不過是築了長城以抗匈奴!

 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亞聖之言,乃世之至理。居安而不思危,禍端近在眼前。我漢人佔據了大好河山,富饒中原。這便是胡人嫉妒的因素,也是漢人和胡人爭鬥之根本。哪怕再過幾百年,這樣的殺戮還是會發生。兩者的矛盾,不可調和。常言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漢人便是那懷著和氏璧的匹夫,胡人一直在覬覦著我中原大地。

 胡人武力不斷增進,我漢人卻毫無戒備之心,如何抵擋得住凶神惡煞的豺狼?

 朕承認,若比單兵力量。幾個漢人也不是胡人的對手。可我們漢人勝在人多,勝在頭腦聰明,這是我們最大的倚仗。

 西漢時期,漢武帝便已經向世人證明。若漢人團結一致,是不懼怕任何敵人的。匈奴,鮮卑,烏桓、羯、羌、氐、突厥,到現在的契丹,都是狼子野心。想佔據我們腳下的土地。無他,草原上生存環境惡劣,他們向往我們中原,是理所當然的。

 可我們漢人,如果不努力,不團結,那麽完全有可能被他們趕出中原。這不是朕危言聳聽,也不是朕杜撰歷史。五胡亂華,已經給所有漢人提了個醒。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安逸享樂。想要佔據好的土地,必須使自己強大起來。朕始終堅信一個道理,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完全是以實力說話的。

 我大順百姓,歷來以農作為主,自然比不得草原上的胡人。可我們漢人的聰明,可以彌補這一切。我們有無數大能,無數能工巧匠,發明了各種利器。如果能深入研究的話,朕堅信,草原上的胡人是不敢南侵中原的。甚至有一日,我們會打過去!

 朕說了這麽多,無非就是想告訴所有大順子民,包括朝廷官員,包括未能中第的舉人,秀才們,莫要讓你們所謂的天生自豪感,而貶低一直為漢人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的工匠。若沒有這些能工巧匠,漢人此刻能不能佔據這片大好中原,也是未知數。

 儒家說,仁者愛人,何解?朕認為,這是一種博愛,也就是朕愛所有奉公守法的大順百姓一樣。因為朕尊重每一個大順百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大順的發展,添磚加瓦。朕始終認為,三百六十行,並沒有高低之分。讀書人,也只是比農夫多一些見聞罷了。若說到種地,大部分讀書人是比不上農夫的。術業有專攻,當今大順行業,又何止三百六十行?

 或許聽到這,已經有讀書人在心中暗罵朕貶低讀書人了。那你們就錯了,貶低別人而抬高自己,永遠都是曲高和寡。讀書人之所以受人尊重,完全的因為他們知書識禮,先尊重他人。

 讀書人不尊重別的行業,那麽百姓也不會對你們尊重。朕認為,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你們讀書人現在以為這馳道乃是勞民傷財,以為是朕抬高工匠,貶低讀書人。可朕卻認為,馳道非造不可!

 其一,馳道能提高我大順的冶鐵技術。眾所周知,兵刃質量,取決於鐵的質量。鐵的質量好了,兵刃自然削鐵如泥。朕為何糜費錢銀,修築馳道?冶鐵技術便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二,馳道的效率。普通馬車,能日行百裡已經算快的了,且載重不能過多,否則馬匹吃不消。可有了馳道,經過主要月台之時, 換馬不換車,至少能日行三百裡!若是戰事起了,我大順軍隊能迅速反應,自然不怕胡人南侵。

 其三,朕並不打算,馳道完全歸於軍事用途,相反,朕更重視馳道的商業價值。朕糜費錢銀修築馳道,自然要與民方便。即日起,各路商行,各位商人既可試乘馳道馬車。待得馳道正式營業,滿載一馬車貨物,僅收十貫錢。當然,馬匹的草料錢要自付。這馬車也是歸朝廷所有,任何人不能私造馳道馬車,否則重罰之。

 其四,朕欲在長安城中,也鋪設馳道,連通這一條。屆時,僅需三枚銅錢,便可搭乘長安城有軌馬車,中途設置車站,到站既可下車。若出城,則須加錢。

 在此,朕向所有大順子民承諾,非緊急戰事,馳道不會進入軍事用途!今後,朕會專門成立一部《馳道法》,以保護馳道的利益。同時,設置馳道部,由戶部直屬管理,接受監察司監督,自負盈虧,自行鋪設馳道。

 好了,朕要說的,已經說完了。”

 說了這麽多,其實也是把腹稿背出來而已,陸承啟放下了鍍金喇叭,心中松了一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