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05章:元綬新政舊事
陸承啟也是倔脾氣,兩頭倔驢碰到了一起,注定是火星撞地球。→97免∴費/小×說網:WWw.FγeЕ97.ΝеΤ

 徐崇光不用回頭,也知道陸承啟是動了真火,不然怎麽會不顧顏面,居然對他吼了起來?“到底是年輕氣盛啊!”徐崇光心中歎息了一聲,小皇帝親政以來,一力主導了諸項改革,無不新奇。這讓他幾乎忘了,身後的小皇帝,還是一個年方十八的少年。

 這便是老年人和少年人的區別了,老年人活得夠久,見過的事情多了,便知道穩重才是王道。而年輕人憑著一腔熱血,往往是顧前不顧後,悶著腦袋就往前亂衝亂撞,直到頭破血流才知道走錯了路子。

 徐崇光便是不忍心看陸承啟撞得頭破血流,才出言頂撞。沒想到這小皇帝認死理,怎麽勸說都不聽。心灰意冷之下,與其被視作慫恿小皇帝發動新政的人,被既得利益集團用盡手段趕下台,還不如就此激流勇退,也好保存個名聲。

 這兩人的出發點不同,自然談不攏。徐崇光著眼於既得利益集團的龐大,怕受到牽連,成了陸承啟的替罪羔羊;而陸承啟則心系百姓,看到了胥吏不加管理的危害,致力於改善現狀,才提出這個十品官製。

 兩人都是瞎子吃餃子,心裡有數。至於對方想什麽,都了然於心,只不過兩人都是倔脾氣,談不到一塊去而已。徐崇光聽得陸承啟叫自己回去讀《孟子》,直讓他又好笑又好氣。他可是做過貢試主官的人,又怎麽會沒讀過《孟子》?

 不過,這也讓徐崇光更加明白了陸承啟心裡所想,這小皇帝是真心想為百姓做點事的。只是他過於年輕,沒有預料到一旦貿然推行這十品官製,後果是何等嚴重!

 先前想一怒而去,但如此想來,總是有些不妥。為人臣者,仁義以事其君,是儒家一向尊崇的綱常禮教。皇帝可以對臣子不仁不義,但臣子卻不能對君王不仁不義。更何況陸承啟也沒明著對自己如何如何,自己這麽一走了之,便是個不義之臣了。

 這番念頭只是在短短一瞬間,徐崇光便已然想得通透。他意圖辭官,不過是逼迫陸承啟就范的手段。見陸承啟絲毫不為所動,他這殺手鐧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不過,他還藏著另外一個殺手鐧,只聽他淡淡地說道:“陛下,可曾記得先帝時,范仲淹范宰輔?”

 見徐崇光去意好似沒有那麽堅定了,陸承啟提著的心也就放松了一些。雖然不明白為何徐崇光要扯出范仲淹來,但既然徐崇光有“回心轉意”的意圖,他也就順著徐崇光的話頭說道:“朕自然記得,范相還在朝中之時,朕不過五六歲。”

 徐崇光回過身來,雙眼炯炯有神地盯著陸承啟,沉聲說道:“那陛下可知道范宰輔力主施行的元綬新政?”

 陸承啟聽到他提起“元綬新政”來,立時提高了警惕性,沉默了一會,才緩緩地說道:“徐卿是否想要告訴朕什麽?”范仲淹雖然在民間有很好的名聲,但在朝廷裡面,卻是一個忌諱提起的名字。無他,就因為范仲淹提出的新政失敗了。元綬十四年,范仲淹被貶潁州,知潁州事,他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但元綬為了顧及朝野文武百官,並沒有做什麽表示。直到元綬帝去世前,才下旨賜范仲淹諡號文正。

 元綬駕崩前,曾對徐崇光說過:“朕一生自認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社稷,唯有一人朕對不住。范相因朕一時心軟,遭此大難。此事雖已過十余年,可朕始終難以心安。徐卿,你是范相學生,朕為何力阻群臣彈劾,也要提撥你?便是對范相心中有愧啊……”

 元綬帝說出這番話後不久,便駕崩在景福殿中。時人以為他是先帝托孤之臣之一,也不敢過多迫害。連那時權傾朝野的楊太師,也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有了今日的徐崇光。只是元綬帝臨終前的那些話,徐崇光不敢有一刻稍忘。現在眼見著上了陸承啟的賊船,難不成他也要步上恩師後塵,被朝臣群起而攻之?他似乎也預見了日後可能發生的事,陸承啟頂不住朝野的壓力,下旨貶謫他去知某州府,然後他心中憤懣,最後鬱鬱而終……

 想到這,徐崇光更加堅定了要阻止陸承啟的心思,要是阻止不了,他也要舍了這身官服。免得到頭來,輔佐君王一生,卻落得萬景淒涼。

 “陛下可知, 范宰輔是怎麽失敗的?”

 徐崇光說這話時,禁不住上前了一步。陸承啟見他“氣勢洶洶”的模樣,竟被他唬得差點退後了一步,頗有些心虛地問道:“怎麽失敗的?”

 “元綬十二年,先帝召見范宰輔,征詢天下大事。范宰輔言曰,‘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先帝曰善。遂范宰輔連同富弼、韓琦等重臣,聯袂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言論‘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此十條。先帝采納,詔書統一頒布,以示天下,唯府兵法,因諸臣反對而作罷。元綬十三年,范宰輔又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諸事,先帝一一恩準。新政再行,諸臣便覺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希圖僥幸之人深感不便,於是毀謗新政的言論日增,謠言皆說范宰輔、富弼、韓琦等結黨營私,先帝疑之甚慮。群臣揣摩上意,紛紛上書彈劾范宰輔。范宰輔此時已然六十有三,抱病上朝,直斥群臣。先帝見范宰輔威嚴如此,疑心更甚。元綬十四年,先帝以幾十封彈劾奏疏,把范宰輔、富弼、韓琦等新政大臣一一貶謫出京。時范宰輔已然病入膏肓,知潁州途中,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