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03章:就是要他們鬧
“這個例朝上得真是心累……”

 回到垂拱殿的陸承啟,坐在龍椅上,已經兩眼望著垂拱殿的九龍屋頂,呆呆地出了神。→97免∴費/小×說網:WWw.FγeЕ97.ΝеΤ說真的,他也沒想到自己籌劃多時的十品官製,就這麽猝不及防地說了出口。只不過今天在大慶殿中的局面,非十品官製不能解決。其他辦法,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罷了。

 胥吏制度,是農耕國家官僚體系中的一部分。朝廷因農稅為大頭稅入,沒有多余的財力支付多達十余萬的胥吏俸祿,不得已才選擇一部分胥吏為朝廷的,有俸祿有名字登記在冊。如捕快,獄吏,綱吏(押送官府財物的小吏)等。而其余的,如衙役、師爺、倉吏(看管倉庫的小吏)、甲頭(催征賦稅)、攔頭(搜檢漏稅)、治安吏(維護鄉村治安)等,都是由地方官聘請。如果地方官很摳門的話,他們沒有收入來源,就只能自己賺外快了。

 在老百姓眼中,這些胥吏就等同於官,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了。收稅的時候,攔頭多收一點,幫補家用的事司空見慣;甲頭催稅之時,若想寬容些時日,農戶不能不拿些錢銀賄賂他們;獄吏更不用說了,探監之時,哪個不被暗中索要錢銀過?若是胥吏膽子再大些,同貪官一同盤剝百姓,更是為禍一方。只是他們名字不在官冊上,事發了也算不到他們頭上,都是隻拿貪官而放掉他們。等風聲一過,他們又再暗中盤剝。諸如此類,是以胥吏之禍,甚於貪官。

 仿造後世的公務員制度而創出來的十品官製,便能最大程度杜絕這個問題。一來消除官與吏之間的鴻溝,緩解他們的矛盾,使得朝廷外派的官員能真正的掌控地方。這些縣令知府,是朝廷統治地方的根基,若是被胥吏架空了,朝廷派去的官員就沒有意義了。這二來嘛,自然是保護老百姓。陸承啟不論做什麽事,都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自己也是草根出身,明白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若是統治者都忘了百姓,百姓又如何會擁戴這個君主,這個國家?

 陸承啟是一個靈魂來自後世的現代人,知道工農力量的強大。民水君舟,此乃至理名言。只要他時時記住為百姓謀福利,那大順中興,指日可待。正史上宋明悲劇也不會重演,身為一個穿越者,總不會在科技創新方面輸給古人吧?

 正當陸承啟想了很多的時候,貼身小太監緩步走到他身旁,小聲地說道:“陛下,徐首輔求見。”

 陸承啟好似沒有聽到一樣,只等這小太監說了第二遍,陸承啟才回過神來:“哦,徐卿來了,宣他覲見吧。”

 這小太監得了諭旨,恭敬地退出垂拱殿後,不多時,內閣首輔徐崇光便徑直而入,一躬身口中說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陸承啟正襟危坐,說道:“徐卿免禮,賜坐。”

 垂拱殿中,已然常備了好幾張椅子。先皇時期,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小皇帝優渥朝廷重臣之心,確實比先皇做得好。徐崇光心中這般想著,一邊坐了下來。貼身小太監備上香茗之後,躬身退出了垂拱殿,順便帶上了門。

 “徐卿來求見朕,定是有什麽要事吧?”陸承啟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試了試水溫,然後品了一口。這時的茶葉,炒茶技術才剛剛起步,除了貢茶之外,民間的茶葉都是很差的。

 可能徐崇光也是貪戀貢茶,隔三差五就來垂拱殿蹭茶喝。不過,今日來垂拱殿求見小皇帝,他就沒那個閑心喝茶了。“陛下,老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見到徐崇光吞吞吐吐的模樣,便知道這老狐狸為何坐立不安了。他暗覺好笑,這小老頭平日裡一副鎮定的模樣,現在惹火燒身了,也和常人並沒什麽不同嘛!

 “徐卿乃朕的肱骨之臣,如何說不得?徐卿要說之事,是今日例朝的事吧?”陸承啟好整以暇,用似乎看透了一切的眼神,盯著徐崇光。

 徐崇光苦笑一聲,說道:“陛下果然聖明,老臣所慮,便是此事。”

 “怎麽,徐卿覺得十品官製不好嗎?”陸承啟又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徐崇光正色道:“陛下貿然推行這個十品官製,可曾想過天下士子的心麽?老臣做過貢試主官,知道天下士子皆為這官位而來。若是官吏一體,這些士子會做如何想?陛下,若是天下士子鬧事,後果不堪設想啊!”

 陸承啟卻絲毫不為所動,微微一笑,道:“徐卿所慮,朕也深感認同。只不過若這些士子眼中只有官位,卻無百姓疾苦,這樣的士子要來何用?他們若鬧,便鬧吧。朕還怕他們不鬧哩!”

 徐崇光聽了陸承啟這話裡隱藏的殺意,禁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連聲音都發抖了:“陛下是想要……”後面那四個字,怎麽都說不出口。

 “焚書坑儒對吧,朕知道你要說什麽。徐卿,你也太小看朕了,秦始皇做的事,朕又如何會去做?”陸承啟倒是落落大方,可徐崇光還是心有余悸,繼續追問道:“既然陛下也明白焚書坑儒之害,那為何還要推行十品官製?”

 陸承啟自有他的打算,後世的實踐已經證明了,公務員制度是合理的,可行的。至於最為關鍵的俸祿問題,國庫稍稍勒緊一下褲腰帶,也是能擠得出來的。只不過這個時代古人根深蒂固的官吏之分,尚未得到妥善解決罷了。

 陸承啟笑道:“這天底下,最不缺的便是想做官的人。”

 說到這,陸承啟故意停住不說了。徐崇光也明白了陸承啟的打算,心中巨震:“這小皇帝真的是膽大包天啊,難道他就不怕士子一怒之下叛逃外國嗎?”

 這樣的先例也是有的,前些年不是有個落第秀才張元,叛徒到了遼國麽?結果和大順本來交好的回鶻,便投入遼國懷抱了。這裡固然有大順兵力下降的緣故,但張元出了大力也是事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