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80章:整合廂軍
朱大光前腳剛出來,小院就走進一個人,驚訝地說道:“你們……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敢在我父房門前?”

 朱大光認得他,是狄青的長子狄諮,官拜西上閣門副使。他此次前來皇家軍校,也是前來盡孝。父親病了,兒子就該在床前服侍換湯藥。畢竟大順以孝悌治國,綱常禮教已然深入人心。

 看著他端著一碗湯藥,便知道他先前不在,是去飯堂熬藥去了。朱大光見他一臉疑惑的模樣,連忙解釋道:“狄兄勿惱,當今聖上在裡面,和先生談話呢!”

 狄諮聞言會意了過來,但很是為難:“可爹爹該喝藥了啊!”

 朱大光想了想,說道:“想必陛下也不會久留,你且拿個食盒,把藥溫起來,免得藥力減退。”

 狄諮和朱大光也算是點頭之交,這個建議還算不錯,唯有如此了。按照古人的觀念,天地君親師,皇帝可是排在自己至親前面的。皇帝的聖旨,可是比父母的話還有重要。這也是綱常禮教的一部分,狄諮沒辦法,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也知道,自己父親是小皇帝重視的臣子,秘密會面也是正常的事。

 沒辦法,狄諮只能端著這碗藥,回飯堂找食盒去了。而朱大光也知道留在此地沒有什麽作為,而他還有課業要完成,便自行離去。

 房間裡,陸承啟說道:“朕此次過來,隻想知道那些廂軍怎麽樣了。”

 狄青雖然病倒,可神志還是清醒的,聽聞陸承啟這麽一問,沉默了一會,才說道:“從禁軍大營傳回的消息看,廂軍被打亂,收入禁軍戰鬥序列。剔除了體弱的士卒,再配以正確訓練,現在倒是可禁軍輔兵相差無幾。”

 陸承啟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廂軍的軍官,在軍校裡面的表現怎麽樣?”

 問到這個問題,狄青自信地笑了笑,說道:“到了皇家軍校,這些小兔崽子還能蹦達到哪裡去?不到兩日,便已經服服帖帖。老臣可是要恭喜陛下,要是把大順所以軍官都收入皇家軍校,能用之軍之日可待啊!”

 狄青這句話的意思,暗藏了陸承啟的野心。陸承啟對此毫不隱瞞,反攻遼國是陸承啟制定的國策,不管是出於皇朝生存的角度,還是出於民族對立的角度,兩個國家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

 但陸承啟是不會正面對抗一個領土和大順差不多的強大國家,哪怕是擁有了威力巨大的火器。因為那樣是不理智的,要想打敗遼國,最好是挑撥女真人與契丹人的關系,讓他們自相殘殺,大順在後面收割就成。

 陸承啟的想法,就是要整頓大順的所有軍隊,然後再慢慢換上最新裝備。整合全國的廂軍,就是在計劃之內。陸承啟下了密旨給狄青,要他接手禁軍大營的訓練,目的就是在此。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取消廂軍的編號,隻分邊軍、禁軍。然後再把禁軍派去邊境駐守,換回邊軍。再取消邊軍編號,到了那時,就只剩下禁軍一支軍隊了。這樣一來,軍隊的凝聚力便會上升,互相之間的配合,也會比各自為戰好得多。

 這個計劃,只有天知,地知,陸承啟自己知道,和狄青知道。狄青不涉及兵權,他知道也沒關系。再加上陸承啟相信,狄青是不會背叛大順的,這個機密,他定然守在心中。哪怕是兒子,他都不會講。

 聽了狄青的話,陸承啟不置可否,而是說道:“狄卿,朕剛剛去了軍器監,火炮一事,已然有了眉目……”

 狄青聞言,立時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說道:“難道老臣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陛下開疆擴土嗎?”

 陸承啟哈哈一笑,說道:“八字還沒有一撇呢,要是後勤跟不上,最多佔領遼國一兩座城池。兩國交戰,打得其實是後勤、和國內的經濟。其實正常來說,朕不該開戰的。因為遼國發動戰爭的成本,可比大順小得多。朕如果向遼國開戰,得不償失。”

 狄青知道後勤的重要性,可經濟這個概念,他狄青原先可沒有想得到。不過陸承啟這麽一說,狄青就理解了:“沒錯,遼國士卒都是征召,無需遼國出錢招募。可我大順士卒,全憑錢銀支撐。若是開戰,國庫必定空虛。若是有甚麽天災人禍,後果不堪設想。老臣現在總算明白,為何陛下一定要剿匪了,癬疥之患,任其發展,日後成了大禍也不定。”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攘外必先安內,此乃古聖先賢訓誡,不能忘卻。”

 狄青突然問道:“陛下,老臣膽敢問一句,如果大順不打遼國,遼國還會南下打草谷嗎?”他對契丹人的殘忍,深惡痛絕。簡直如同過境蝗蟲,所到之處,赤地千裡。不論金銀財寶,還是鐮刀鋤頭,甚至老弱婦孺,都一並擄掠。

 而邊軍投鼠忌器,哪怕是戰力佔優,也不敢擔負殺害同胞之名。契丹人氣焰越來越囂張,以至於近幾年更是猖獗,每年都要南下入侵。好在陸承啟毅然出兵,成功反擊了遼國,取得了文宗以來,對遼最大戰果。逼得遼國簽下協約,三年不得侵犯。雙方開通榷場,互通買賣。

 陸承啟沉吟了一番,說道:“十年內或無戰事,但我大順經濟遠超遼國,假以時日,貿易順差,遼國錢銀都被我大順賺完,再起刀兵也是意料之中。不過,三五年之內,契丹人是不會再打草谷的了。”

 狄青不明白經濟,只能信服陸承啟的判斷,說道:“那陛下準備什麽時候攻打遼國?老臣願披堅執銳,衝鋒在前,為陛下開疆擴土!”說得激動,狄青又想掙扎起身。

 陸承啟苦笑地把他按在床上,為他蓋好被子,說道:“狄卿之願,何嘗不是朕的心願?只是老將軍只需等著好消息便是,朕已有計劃,五六年後,遼國實力必然大舉削弱。到時後,恢復漢人故土,不再是夢。 ”

 見狄青尚有話要說,陸承啟繼續說道:“老將軍且好好修養,此事急不來。朕出來已久,是時候該回宮了。朕已為狄卿安排了禦醫,要依照醫囑,好好吃藥。不得偷工減料,此乃朕的旨意,知道了嗎?”

 狄青想說的話都被堵上,隻好說道:“臣遵旨!”

 陸承啟見他服了軟,便離開了房間。門外,通過馳道,用皇家馬車請來的劉禦醫已經等候多時了。

 劉禦醫說道:“老臣見過陛下,陛下聖安。”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劉禦醫無須多禮,狄卿乃國之重臣,須得用心診斷。”

 劉禦醫說道:“臣定當竭力為老將軍診脈開方。”

 陸承啟見此際沒事了,便說道:“朕先回宮了,劉禦醫,你開了方子之後,必須到垂拱殿向朕稟告一番。”

 劉禦醫說道:“臣遵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