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24章:茶廬論國事
王安石倒是沒想太多,王雱饒有興致地問道:“叔父是如何得知其中辛密?”

 王安國歎息了一聲,說道:“我有一個老朋友,也是楊太師的門生。可惜他不入太師法眼,前不久還在太平州當塗縣主簿,現在做了縣令了。可憐他已至不惑之年,方才主掌一縣。雖不曾入了朋黨之中,亦知曉不少內情。楊太師自范相被貶後,一直擔任宰輔,已然十多年了。便是先帝,都忌憚他權勢滔天,門生遍地,朝堂之爭,往往退讓三分。小皇帝不過立了一個監察司,拉攏了一個戶部尚書,又哪裡鬥得倒他?不過是楊太師見小皇帝年輕體壯,不願大順陷入內耗罷了。若是楊太師沒有自請致仕,而決意率領門生反擊的話,估計朝廷各個衙門都無人處理政務了,便是今時今日都不見得聚攏得齊官員來。”

 王安禮也跟著歎息一聲,說道:“估計楊太師早就後悔了吧,他致仕後,兩百多門人被以貪瀆罪處斬。若是當初不致仕,說不定還能救回一兩個。唉,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兩百多個……”

 王雱插嘴道:“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楊太師縱容門生橫征暴斂,已然天怒人怨。便是絕地反擊,不過傷及更多無辜之人罷了。從叔豈不嘗聞,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聖上雖然年幼,可悲天憫人之處,古之聖賢不能比也。楊太師及時抽身,散盡家財,方才得以保全身家性命。”

 王安石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楊太師位居宰輔之時,雖四海平靖,可民怨甚多。豈不聞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讀邪?元澤此言甚是有理,余讚同。”

 王安國歎道:“此間內情,我等知之不多,無從論證。楊太師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可眼下大事,卻是聖上欲推新政,恐將傷及天下士子之心,大順國祚不穩啊!屆時哀鴻遍野,豈是介甫、元澤想看到的?”

 王安禮也說道:“然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聖上心狠,不懂懷柔,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不然,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若聖上事事懷柔,則天下人皆道聖上仁慈,恐禍事更深。聖上立新政,自是要正朝綱,斷陋習,侄兒認為,雖行事極端,亦是大善之政也。只是爹爹與兩位從叔,若是下科參考,則須放平自身,便是十品官也罷,可即時赴任,豈不快哉?以爹爹與兩位從叔之才乾,何懼不平步青雲!”王雱分析得頭頭是理,王安石又是欣慰,又是擔憂。皆因期間王雱說得激動,臉色潮紅,可也咳嗽了好幾次。

 王安國連忙斟了一杯茶給王雱,說道:“元澤,你身子怎麽這般弱,想是上次風寒,尚未痊愈?”

 王雱激動之下,又咳嗽了起來,好半響才止住道:“叔父憂心了,元澤不過是小病罷了,沒有大礙。”這話不過是安慰眾人罷了,誰不知他身體的事,都可以拿藥當飯吃了。

 王安禮憂心道:“元澤的身體,怎可捱得過三日貢試!”

 王雱強作笑容,說道:“季父多慮了,元澤不會參考的。”

 眾人聽得他這般說,眼角皆是一酸。王安石說道:“上次赴京,元澤恰逢大病。余聞京中有一太醫,喚名孫用和,曾得聖上親自頒發科技獎,現於皇家大學教授醫術。等來年開春,元澤便同我等一同赴京罷,治好了身子,比甚麽都緊要。”

 王雱苦笑道:“有勞爹爹操心孩兒病軀,實乃慚愧。元澤不孝,年近弱冠,還勞爹爹操心。”

 王安石聞言默然,只是端起茶杯,又是一飲而盡。但凡他有心事,做事便心不在焉,做了這麽久的兄弟,王安國,王安禮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

 “三哥,莫要多慮了。以我等才學,不過是欠缺時運罷了。來年秋闈,定當一舉高中。正如元澤所言,便是做了這胥吏又如何。憑我等才乾,升官不過是遲早之事。”王安國笑著對王安石說道。

 王安禮拿過那張《大順民報》,出言附和道:“也如這報紙之言,十品官乃是最貼近民生之官吏。三哥既然有匡扶社稷之宏願,又有下安百姓之仁心,何必拘泥官至幾品?”

 王安石搖了搖頭,說道:“三哥非是憂慮不能做官,而是在憂慮聖上的抉擇啊!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又有‘苟無禮義、忠信、誠愨之心以蒞之,雖固結之,民其不解乎?’,聖上不體恤天下士子,若士子詰問,置聖上於何地?雖你我皆知新政之好,可天下之大,總有不軌之人!聖上一怒而興大獄,其禍甚深。豈不聞‘天地之性,人為貴’?若再見血腥,恐民心不穩,民怨大增矣!”

 王安國笑道:“三哥過慮了,尚書有雲,‘以公滅私,民其允懷’,聖上公心於民,天地可鑒,誰人能駁?不過是秀才們面上有些不光彩之處,出於私心方而意圖進諫罷了。我等未晉官身,便憂聖上之慮,何苦來哉?依我看,聖上近來行事之風有所轉變,想必早有應對之策,我等就不要揣摩上意了。”

 王安禮笑道:“是極,今日難得相聚, 不如洽談經學,待六哥回來,我們一同赴京罷。”

 王安石聽了他們的勸導,也釋懷了,哈哈一笑,拿起茶壺一一添滿茶杯,說道:“也是,如今要事,乃來年秋闈。我臨川王氏一族,能否獲取鄉望,為世代書香門第,便看這一遭了。”

 王雱見父親已經想通,大為寬心。只是他病體未愈,已然困倦。竟在三人的談論聲中,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王安石見愛子如此,心疼不已。喚家仆取來衣裳覆在王雱身上,更是讓人燃了火爐,唯恐王雱著涼。此刻雖然深秋,可江南西路卻還是秋意逼人。王安石此舉,不過是舔犢之情罷了。

 王安國見此,憂心忡忡地問道:“長安孫用和孫太醫果真有國手之術?”

 王安禮歎道:“但願如此罷,元澤是好孩子啊,就是身體拖累了他。若不是如此,他日後所成,定比我等都高……”

 王安石聽了他們的話,又是自豪,又是黯然,默默地拿起溫在火炭上的茶壺,自己斟了一杯茶,又是一飲而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