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35章:蘇轍蘇子由
“源長且慢!茂源尚未帶蘇子由過來,你這般走了,豈不可惜?不如再等等,等茂源回轉了,豈不更好?”陳尚法雖和孟琦的見解不同,可他認為孟琦這人還是值得交往的。孟琦此人做事極為認真,幫人就會幫到底,這仗義的個性,頗有點墨家風范。

 孟琦是個直肚腸的人,他不認同的事,又如何苟同下去?當即說道:“平章,這話多說無益,我想便是蘇子瞻來,亦不會認同爾等做法。擊登聞鼓者,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軍期機密、陳乞恩賞、理雪冤濫,及奇方異術、改換文資、改正過名,無例通進者,皆可免罪。可爾等此舉,阻礙朝政,直言陛下過失,且不論爾等此舉正確與否,對百姓,對朝政而言皆非天下之福。源長知禮儀,明是非,不願同去,平章為何如此極力挽留,不肯放我離去?”

 陳尚法被孟琦這般一說,倒也一愣。他沒想到孟琦會把話攤直了說出來,即便在座的人人明白這個道理,可知道和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陳尚法怔在原地,不知說什麽好。孟琦再一施禮,正待離去。

 此刻,樓梯口傳來一陣腳步聲,隱隱還有一個聲音傳來:“子由,此乃文人雅聚,非是你想的那樣……”

 陳尚法一聽,哈哈大笑道:“源長,說曹操曹操到,蘇子由已然來了,何不再等一會?”

 孟琦還想說什麽的時候,一個年方及冠的男子,被推搡上來。眾人再仔細一看,後面跟著的人正是錢茂源。劉琦把玩著銀製酒杯,從人縫中把兩人細細打量了一番。

 只見那錢茂源生得頭尖額窄,一雙不算大的眼珠子到處亂瞄,一看便知是個精靈人物。此刻滿臉堆笑,好聲勸道:“蘇父亦讚同你代蘇子瞻出來小聚一番,便是坐一坐又何妨?大家都是文人,說些詩詞,談些政事,豈不是人生至樂?既來之,則安之,都到了就先坐下,喝杯茶酒,也不礙事啊?”

 劉琦再看向蘇轍,只見此人器宇軒昂,一臉正氣的模樣,當是一代人傑。劉琦即便心高氣傲,骨子裡看不起這些窮書生,但對蘇轍的賣相還是刮目相看,心道:“好一個書生,不愧是能出狀元的,到底是和別人不同。”

 蘇轍是個很有主見的人,與兄長蘇軾性情完全不同。蘇軾生性灑脫,喜歡廣交好友,豪放不羈。而蘇轍卻是卻難以抵擋得住錢茂源的三寸不爛之舌,最終還是敗下陣來:“我隻小坐一會,不多時便離開。”

 錢茂源聽他答應了,連忙說道:“隨你,都隨你!”

 蘇轍這才慢步走向眾人,一施禮道:“眉州學子,蘇轍蘇子由見過諸位兄台。”

 陳尚法正盼著他來,也不管要離開的孟琦了,連忙說道:“蘇兄莫要多禮,快請上座!”

 蘇轍卻正色道:“不了,天色已晚,家父身體不好,豈能久留?有甚麽話,還是現在便說清為好。”

 陳尚法一愣,好在他長於人情世故,連忙說道:“不妨,其實我等在此,是在商論聖上推行新政一事,不知蘇兄高見如何?”

 蘇轍一皺眉,說道:“秋闈?報紙不是說了嗎,再開秋闈,溫習經書不就成了?”

 若不是知道蘇轍的身份,陳尚法還真道他是來搗亂的了。孟琦本來已經走到樓梯口了,聽了這話,愣在了原地。他想過蘇轍會說的無數種可能,唯獨想不到如此極品的回答。這時,樓下小二正端著菜肴上來,見到孟琦在樓梯堵著,叫喚了幾聲,孟琦才讓開路。

 小二低聲問道:“客官可是要去茅房?茅房在院後……”

 孟琦苦笑地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你且去端菜吧。”

 小二摸不著頭腦,心道:“這人真怪,為何不坐著聽,非得在樓梯口偷聽?”搖了搖頭,小心翼翼地端著菜肴,慢慢地上了樓。

 “……蘇兄真會說笑,在下問的,可是聖上推行的十品官製,並不是來年秋闈一事。”陳尚法賠笑道,點出了他想談論的話題。

 蘇轍“哦”了一聲,然後說道:“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由功名尚未取得半寸,焉敢談論政事?”

 陳尚法聞言,心中一凜,仔細端詳了一番蘇轍,發現在他正經的臉上,居然洋溢著如同孟琦一樣的光彩。“又是一個孟源長!請他來,真的是走錯了一步棋……”陳尚法心中歎道。

 劉琦見陳尚法語結,連忙起身笑道:“非也,我等皆乃大順子民,眼見聖上一意孤行,又豈能坐視不理?雖無功名,亦能諫言。我等明日約定同去擊登聞鼓,以求見陛下,當面陳述新政弊害,不知蘇兄願同往否?”

 蘇轍見了劉琦的賣相,再聽了他的話,眼睛裡閃過一絲不豫的神采:“豈不聞《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豈不聞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孟子曰:‘位卑而言高,罪也’?今上推新政,皆為朝中之事,爾等強過朝中大臣邪?我觀之,非也。”

 劉琦被他這麽一掉書袋,登時就懵圈了。他讀書時得過且過,教書先生雖教得用心,奈何他都沒心學,隻落個一知半解,一鱗半爪。如今聽得蘇轍連說什麽《中庸》、曾子、孟子的,他似乎都聽過,但都是隻理解了一點點。想要反駁,卻又無從談起。

 陳尚法到底是有些墨水的,見劉琦被反駁得啞口無言,連忙幫聲說道:“此言差矣,豈不聞《周易》‘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陛下受奸人蒙蔽,我等有識之士,難道袖手旁觀乎?大順非陛下之大順,乃天下人之大順。《大順民報》此警世之言,震耳發聵,為我等之畢生奉行也!”

 此話擲地有聲,若不是孟琦早先知道了陳尚法的家世,恐怕也信了。他在樓梯聞得此言,心中歎道:“陳平章聰慧之處,遠勝於我。若他能靜心治學,恐早已登科,何必如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