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29章:談判底線
  徐崇光聽了陸承啟的“高談闊論”,開口勸諫道:“陛下,窮兵黷武,會讓大順萬劫不複的啊!”  陸承啟突然笑了,說道:“徐卿說的話,一味的窮兵黷武也是不行的。朕算過這筆帳了,這次僅僅動用了幾萬軍隊,便耗費糧餉高達百萬貫錢。要是再歷時久一些,動用的軍隊再多一些,恐怕這個數還得往上加。朕討要遼國百萬貫錢,為的就是填回這個窟窿,你們可懂朕的苦心?”

  徐崇光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所慮,臣等也討論過。可那遼國,恐怕拿不出這麽多錢銀來。”

  陸承啟狡黠一笑,說道:“所以朕就說了,可以允許他們用牛羊馬來換。這些契丹人也不傻,肯定不肯用馬來換的。但是牛羊,他們多的是,自然會欣然同意。這樣一來,我大順也不算太吃虧,畢竟牛羊在遼國不值錢,在我大順還是挺值錢的……”

  徐崇光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現長安城裡面,一頭牛價值十余貫,一頭羊價值四五貫。若是在遼國,想必不會有這個價錢。”

  閣臣朱緒才也說道:“陛下此舉,等同換來了我大順奇缺的牲口,善政也。我大順不缺耕牛,可耕牛的皮、筋、角,乃製造兵器的之物,我大順早已將其設為禁榷物品。依臣看來,契丹人亦不可能用牛來換。羊的價值高,契丹人亦多養殖,或許會換之。”

  陸承啟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製弓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古書中有詳細記載製弓所用的材料和製作工藝要求,其記載的“為弓取六材”的六種材料是:木乾(包括柘、桑、橘、木瓜、荊、竹等),牛角,牛筋,膠(是用鹿、馬、牛、鼠、魚、犀這些動物的皮、骨、筋或者內髒熬成的膠水),絲和漆。對弓的製作工藝真是非常講究,冬天做弓乾,春天浸治角,夏天治筋,秋天把三者用絲、膠、漆合起來做成弓體,入冬後把弓體放置於弓匣之內以定其形,來年春天再裝上弓弦檢驗,製作一張良弓前後達三個年頭。這裡面,用量最大的就是牛筋和牛角了。剩下的牛皮也很有用,一般會用來製作攻城器械,遮擋射來的箭鏃。或者製成皮甲,也能有效抵擋箭鏃。牛皮亦是製作靴子的重要材料,可以說一頭牛不論是死的還是活的,用處都極大。

  《大順律》裡面有明文規定,“私宰耕牛者,罰百貫且處勞役。”若有耕牛自然死亡,會有當地縣官,派出衙役核實,登記在冊之後,取出皮、角、筋,才允許販賣其肉。牛的價格不貴,可牛肉的價值一斤近貫錢,價格高得嚇人,非大富之家不能吃得起。

  了解了一頭牛的價值和潛在價值之後,陸承啟也不認為契丹人會用耕牛來換了。那就是說,能換的,只有羊了。

  陸承啟明白這點之後,便說道:“朱卿說的不錯,契丹人也不是傻子,會用牛來換。那就是說,我們只能索要二十萬隻羊了。也好,這些來自草原的羊,噱頭倒是不錯的,或能賣出一隻十貫錢來。這樣吧,馮卿,劉卿,你們作為我大順的談判官員,談判的底線是,契丹人三年內不得犯邊,十五萬隻羊的賠償。這兩個條件是最基本的,其余的能爭取就爭取,反正不能讓契丹人好過了。”

  禮部尚書馮承平和內閣舍人劉庚欣然答應,陸承啟再“傳授”了一些談判技巧,這次會議就算是結束了。

  大臣們都走了之後,有內侍上前稟告,高麗國使者,已求見多日也。陸承啟想了想,這些高麗棒子每日在長安城裡面刺探大順的情報,

也不是個辦法,看了看時日,便說道:“不能厚此薄彼,明日宣他們覲見吧。”  內侍得了聖旨,便前去同文館宣旨了。可不巧的是,高麗國使者崔介安,此時並不在同文館,他早就守候在都亭北驛裡面,想得到最新的消息。

  不多時,耶律良便氣衝衝地回到都亭北驛,一邊用契丹話大罵陸承啟不顧禮儀,非禮儀之邦的表現,一邊怒不可遏,發誓決不妥協。好在崔介安聽不懂契丹話,耶律良見到有外人在場,也悻悻地止住了罵聲。

  崔介安問道:“上國天使,不知此次大順皇帝召見,與上國談了什麽條件才肯放人?是否說了什麽時候召見我高麗國的使者?”

  崔介安不說還好,這一說,登時把耶律良剛剛強壓下去的怒火再次勾了出來。他怒不可遏的再一次把陸承啟的話說了一遍,還破口大罵陸承啟不顧禮儀。連帶崔介安都沒討得了好去,被噴了個狗血淋頭。

  也難怪耶律良這般氣憤,哪怕是契丹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向任何人臣服過,沒有被任何國家逼得要賠款的地步。可今日陸承啟實在是咄咄逼人,封住了他所有的退路,知曉了他所有的底牌,讓他每一刻都處於下風,如此談判,別說耶律良,就是整個契丹史上,都不多見。

  崔介安默默地消化了這些信息之後,等待耶律良發完火,才說道:“天使,小臣認為,大順這次是狼子野心,包藏禍心,不可不防。試想,牛馬羊皆是上國所產頗豐之物, 可大順所產不多。羊還好說,除了羊毛之外,沒甚麽大用處。可牛馬不一樣,皆是戰略之物也。”

  耶律良倒是沒想到牛的用處,被他這麽一提醒,醒悟了過來,再一次大罵陸承啟不安好心。崔介安見耶律良墮入自己轂中,心中暗喜,繼續出謀劃策道:“牛角牛筋自是不用說,製作弓箭必須之物也。馬更是不能給,大順最缺好馬,若是大順補齊了短板,上國必受其難也。”

  耶律良點了點頭,說道:“汝可有良策?”

  崔介安小聲地附在耶律良耳邊說了幾句話,耶律良的臉色由陰轉晴,撫掌笑道:“崔大人,你的計策甚好,不下這些狡猾的漢人。”崔介安並不以此為辱,反而沾沾自喜。他心中認為高麗國被稱之為“小中華”,早就把自己視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了。這些高麗棒子的思維,實在不是一般人能跟得上的。

  耶律良還有頗有疑慮,躊躇地說道:“可陛下給吾的時日不多也,奈之如何?”

  崔介安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好似早就對此了然於胸,說道:“天使莫憂,大順小皇帝比你們更急。以小臣之見,大順小皇帝乃是一個急躁之人,哪裡耗得起了?小臣斷定,不出十日,他便要結束這場談判了。”

  耶律良仔細思索了一番陸承啟的性格,說道:“然也,崔大人果然神機妙算!”兩個人相視而笑,好似一切都逃不出他們手掌心一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