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24章:使臣鬧事
  (2015年的最後一天,求些收藏推薦!)  高麗國使者暗中拜訪遼國使臣的事情,被守候在都亭北驛的便衣監察士第一時間探查到,暗報給了陸承啟。陸承啟接到暗報之後,冷笑了一聲,心道:“這高麗棒子,玩陰謀詭計倒是挺在行的。也罷,看看你們能玩出些什麽花樣來。”

  陸承啟當即下密旨,要監察士密切跟蹤這些契丹人和高麗人。哪怕是每一個使者,都有派上五六個人輪流跟著。無論這些人什麽時候吃飯,什麽時候睡覺,什麽時候去哪都要一清二楚。

  監察司接到密旨之後,不敢怠慢,還把人手派多了一倍,埋伏在同文館和都亭北驛周圍的便衣,或扮作挑擔貨郎,或扮作富家子弟以及跟班,或扮作遊手……反正出來一人,就跟著一人,跟了一段路之後,再換人,免得被他們發現。

  布下了天羅地網之後,許景淳才稍微安了心。自他做這個監察司司長以來,每日都戰戰兢兢,生怕出了什麽差錯。好在手下都很賣力,至今都沒有什麽大的差池。

  其實許景淳真的不適合做情報頭子的任務,他很忠誠,卻過於老實,對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東西不敏感。要不是他最得力的手下,監察司司丞樂荃大事小事一手把控,監察司也不可能這麽快形成覆蓋大順全境,已經周遭國家的一個情報組織。

  樂荃對於暗中窺視,有著得天獨厚的稟賦,只要陸承啟有這樣那樣的新想法,最先領悟的往往不是許景淳,而是他。

  陸承啟卻有些不喜歡這個家夥,對於這樣的人,陸承啟是很有戒心的。樂荃擺明了又是另一個紀綱,雖然忠於朝廷,卻私心太重。這種人,若是給了太大的權力給他,說不定會釀成禍患。陸承啟要用其才,同樣也要留意不能給太大的權力。正是出於這樣的心思,陸承啟才讓看起來不適合做監察司司長的許景淳,一直釘在那個位置上面,就是為了防止類似樂荃這種人得了權勢。

  這不,遼國使臣一出都亭北驛,就有監察士悄然尾隨著。跟了一段路之後,便開始換人,周而複始。這樣的跟蹤方式,太過於先進,讓這些神經大條的遼國使臣,沒有一絲懷疑。

  其實自從進了他國的國境,哪一刻不是在別人的監視下?耶律良又不是傻子,明明知道是有人跟蹤的,怎麽都甩不掉的,為何不大大方方,亮明車馬?

  只見耶律良讓手下的契丹人,自由行動,去購買一些在允許范圍內的物品。而陸承啟派來的內侍,則一直在給耶律良引路。擺明了是在約束耶律良,不給他統領全局的機會。

  耶律良此刻內心有了底,一點都不顯得急躁,反而對長安城評頭論足起來。好在陸承啟派來的內侍涵養足夠,臉皮也夠厚,對於耶律良一路上的冷嘲熱諷,視作耳邊風,不曾反駁。

  耶律良則好似越說越起勁,越說越大聲,漸漸引來了許多駐足觀看的長安城百姓。那名內侍始終保持著笑容,不做爭辯。

  聽得耶律良說得越來越過分,一些長安城百姓卻不幹了,開口反駁。這下正好正中耶律良的下懷,他便跟周圍的長安城百姓爭辯起來。

  而其余的契丹人,則分頭鬧起事情來。一會說賣的貨品質量不好,一會又說價格太貴,一會又說店主看不起契丹人,故意以次充好……反正就是要把這些掌櫃、貨郎給惹火了,然後開始打砸貨物。周遭的長安城百姓看不過眼,都上去幫忙,結果雙方扭打成一團。

  京兆府尹接到報案,

吃了一驚。京兆府尹作為長安城的首府衙門,天下首府,地位顯赫。府尹總領府事,官職品級是從二品,掌管京師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政務。京兆府尹位高權重,比後世首都市長牛氣多了。加上歷任京兆府尹體察民情,治理京畿,執法嚴明,清正廉潔,弘揚了“公生明,清慎勤”的功德正氣,開創了“清廉剛毅,除暴安良”的官衙新政,最是剛正不過。  可從未接到過這樣的案子,外國使臣居然會在長安城鬧事!現任京兆府尹的黃瑋頤,年已過五十,為人清廉,才被扶坐上這個位置。他自知官做到這個位置,幾乎是頂了,再前一步就是尚書的位置。時下除了工部尚書之外,剩余五部尚書的年紀都比他小,恐怕是熬不出頭了。他也絕了升官的心思,一心一意在撈聲名。

  此刻碰到這等棘手的案子,他不敢私自做主,正待上報給刑部,讓刑部做主的時候,陸承啟的聖旨,卻先一步到了。陸承啟第一時間得到了契丹使者鬧事的暗報,不屑地笑道:“跳梁小醜,只會用這般下作的手段!”當即下旨,按律捉人,該怎麽判就怎麽判,不用顧及遼國臉面。

  這讓黃瑋頤非常震驚,心道:“難不成監察司的勢力,已經遍布長安城?”心中一凜,不敢懈怠,下令捉拿鬧事之人。

  誰曾想,這一著正中耶律良下懷。他借著此事,“氣呼呼”地來到京兆府衙門,以外國使臣的身份,要求黃瑋頤徹辦此事。

  黃瑋頤早就得了陸承啟的聖旨,心有成竹,對演戲演得破綻百出的耶律良說道:“耶律大使稍安勿躁,本官自會秉公辦事,請大使放心!”

  他當即升堂,一拍驚堂木,堂下衙役拄著水火棍,高聲齊喊“威武”。 末了,黃瑋頤說道:“帶涉事人等上堂聽審!”

  不多時,契丹使者十余人,加上各店掌櫃、貨郎、圍觀百姓十余人,把偌大的京兆府衙門都塞得滿滿的。黃瑋頤審案方式很是不同,他不問苦主,也不問鬧事人,而是先問圍觀百姓:“堂下誰是人證?”

  圍觀百姓趕緊回到:“小民是!”

  黃瑋頤說道:“你且把當時所發生的事,給本官一一道來。”

  那人證把契丹使者鬧事始末說了一遍,黃瑋頤一邊認真聽著,一邊臉色不變,不知道他是什麽態度。等那人證說完後,黃瑋頤才問耶律良道:“遼國大使,不知道你有什麽話說?”

  耶律良怒道:“汝等乃一丘之貉,所言不可信也!大人為何不聽吾等辯詞?”

  黃瑋頤說道:“既然如此,且聽堂下契丹來使怎麽說。”

  耶律良嘰裡咕嚕對那些使者說了幾句話,那些契丹使者開始一個個在念天書,聽得黃瑋頤直皺眉頭。好不容易聽那些契丹人說完,黃瑋頤說道:“你們所說的話,連同本官在內,無人能懂。耶律大使,你且翻譯一下?”

  耶律良也不推脫,說道:“此事起因,皆在汝等,缺斤少兩,以次充好,蒙騙吾等契丹來者。吾等契丹有規矩,如若遇此刁民,可不奏官衙,當街懲罰之……”他半文半白說了一大堆遼國怎麽樣怎麽樣,黃瑋頤一直都臉色不變,也不知道他的意思到底是怎麽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