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45章:條約細節
陸承啟笑道:“不知道耶律大使什麽時候回國?”

 耶律良說道:“吾等出來時日久矣,最多再逗留一日,便要回國了。(.m. 好看的小說”

 聽了耶律良的話,陸承啟沉吟了一會,說道:“也罷,今日便談妥細節吧。禮部尚書何在?”此刻在隨行百官裡面的禮部尚書,聽得陸承啟召喚,連忙出列說道:“臣在!”

 “馮卿,你現在便與耶律大使談罷,朕對細節方面不甚了解,還是你來。”陸承啟淡淡地說道,並沒有掩飾他的不懂之處。

 馮承平還真想撂擔子不乾,由陸承啟一手包辦了。按照陸承啟的授意,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已經超出了馮承平的認識。寸土必爭,寸步不讓,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國家核心利益以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這些個詞匯,馮承平連聽都沒聽過,還是陸承啟解釋了半天,什麽是核心利益,什麽是主權,領土又是怎麽回事。

 馮承平那個裝滿了經典,儒家學說的腦袋,弄了半天,才明白核心利益是維護大順朝的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主權是指一個國家能獨立自主處理自己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最高權力。領土完整好理解,但陸承啟的意思是,大順朝是建立在歷朝歷代上面的,漢代的領土擴張到哪,哪裡便是我朝故土;大順的軍隊曾經打到哪裡,哪裡也是曾經的領土。就算一時佔不回來,也要想辦法打嘴仗,佔點嘴上便宜。說白了,就是強硬到底。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馮承平被陸承啟繞到瘋了,儒家學說裡面,哪裡有如此無賴的思想?也不知道楊太師當年是怎麽教導陸承啟的,一肚子壞水,根本不像是飽讀詩書之人。一口一個利益,一口一個買賣,這不活脫脫是一個市儈商人嗎!

 馮承平不想接這個差事便是這樣,陸承啟的話,讓他直接懷疑自己讀了三十多年的儒家學說是錯的,因為陸承啟言辭錚錚地說道:“在談判桌上,沒有朋友,只有敵人!跟敵人講仁義道德,就等於是送羊入虎口!肯定,也是必須要寸土必爭,寸步不讓。放心,有朕在你們的背後支持你們,有大順朝廷在背後支持你們,有萬萬大順子民在支持你們,你們怕什麽?”馮承平和劉庚前往談判時,陸承啟如是說道。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為了保住自己的鐵飯碗,還是捏著鼻子認了吧!馮承平心中哀歎一聲,還是應聲而出,在文武百官面前,像一個市儈商人一樣,與耶律良爭執起來。

 看到平時溫文爾雅的馮承平如此不顧形象地與人爭執,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驚得眼珠子瞪大,好似不認識他一般。

 唯獨陸承啟臉帶微笑,饒有興趣地看著。心中卻道:“早知道契丹人就一場比賽射箭就認慫,我就不弄這麽多虛的東西了,直接單刀直入,逼他們認輸就是大漠奇英傳。嗯,也是了,金庸筆下的耶律洪基不也是這樣,看見武功卓絕的蕭峰,不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直接與他結拜成兄弟,封了南院大王的大官?看來這是契丹人的死穴,這一點倒是得好好利用起來。對了,蕭峰,聽王韶說,確實有蕭峰這個人,我還以為是金庸杜撰的人物。就是不知道這蕭峰這廝,武功是不是也一樣這麽厲害,比這盧胖子怎麽樣?”

 陸承啟想著,想著,眼睛卻是瞥向了盧塵洹,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這個大腹便便的胖子,頗為驚訝這樣的胖子還能如此敏捷,難道他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盧塵洹見陸承啟打量起他來,心中一喜,裝作憨厚的模樣,衝著陸承啟咧嘴一笑,心道:“小皇帝注意到我了,嘿嘿,這一番風頭可沒白出!想我學武多年,總算是在人面前露了臉了。我那個固執的師父,恐怕也沒想到我有今日吧!”

 見到盧塵洹這般模樣,陸承啟差點忍俊不禁,趕緊板起臉來,扮作嚴肅的模樣,將注意力放在了馮承平和耶律良這邊,心中卻道:“這個盧胖子,倒是一個活寶!”

 陸承啟為什麽對盧塵洹另眼相看?皆因盧塵洹的體形,讓陸承啟想起了前世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一個胖子。兩人從小穿一條開襠褲,一起逃過課,一起挨過打,那是陸承啟對前世,除了父母之外,最為重要的記憶。重生過來這麽久,每日的政務,已經把陸承啟死死的拖在垂拱殿之中。大順朝內憂外患,他也不敢放松。導致除了周芷若,一個知心說話的人都沒有,這個皇帝做得可真寂寞啊!

 陸承啟心中歎了一聲,心道:“怪不得皇帝在古代要稱孤道寡,做皇帝,可真的很寂寞啊!”他想起了蘇軾,沈括,楊泓,唐勳,蘇頌等被他重用的大臣,這些只能說是他的臣子,卻難稱得上是朋友。哪個臣子敢和天子稱朋道友,恐怕是嫌命長了。陸承啟也不可能放下身段,與他們交朋友,不然一點天家的威嚴都不存在了,怎麽能服眾?

 想到這裡,陸承啟突然有點明白了,為何古代許多帝王心態都很扭曲。這麽多煩心的事情,沒人訴說,憋在心中,久而久之,戾氣越攢越多,性子也會因此而變了。明太祖朱元璋沒了馬皇后,行事越發乖張;明成祖朱棣,沒了徐皇后,也犯了很多錯誤。

 陸承啟想到這,不由得心中警醒,他很怕自己以後也會成為這樣的人,那樣的話,禍害的就不止是他自己,而是整個大順朝廷,整個大順子民了。

 此時,馮承平和耶律良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兩邊的副使,都一一把條款記在宣紙之上。細節包括大順不輸送任何戰略物資,包括糧食、鐵器、礦石、鹽、武器弓箭等。雙方在大順檀州和遼國北安州之間設榷場,雙方軍隊不得進入百裡以內,一旦進入,條約作廢。呈與陸承啟過目一番之後,便讓內侍請出傳國玉璽,正正方方地蓋了兩個大紅印。

 這條約一式兩份,順遼各執一份女學生的男老師最新章節。雙方確認無誤之後,即刻開始執行。耶律良等契丹使者,見塵埃落定,才松了一口氣。

 而後,陸承啟宣布在玉津園內擺宴,為契丹使團踐行。文武百官、禦前侍衛皆可參加,有道是“普天同慶”。小提示:電腦訪問進 手機登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