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41章:射藝較技(中)
(今天五更,這是第三更,爆發求訂閱,以及第一張月票!)

 “請出示令牌兵符!”

 看見甲胄齊全,弓馬全備的十余人,城防司不敢怠慢,連忙出來阻止他們進城。[.m. 超多好看小說]守備城防司的禁軍,已經提著長槍,腰間的樸刀已經按住,一旦有所異動,肯定是一場腥風血雨。

 在十余人後面的小黃門連忙扯著鴨公嗓說道:“上禦在此,城防司不得阻攔!”

 那城防司的司長見到小黃門手上黃澄澄的本子,心中一凜。小黃門趾高氣揚地說道:“陛下有聖諭,特選禁軍神射手入南禦苑,與契丹使臣比箭。城防司不得阻攔,快快讓路!”

 城防司認清了,這個黃澄澄的本子,確實是陸承啟的禦用折子,不敢再阻攔,喝道:“讓開路!”那些城防司的士卒,這才收了刀槍,立在兩旁。

 盧塵洹見道路讓開了,一夾馬腹,緩緩進城了。後面的禁軍也魚貫而入,通過甕城,再入明德門。

 長安城裡的居民,見到禁軍提著弓箭,跨著馬而來,嚇得紛紛站立在大街兩旁,低聲議論著。有的說是前來巡邏的,有的說是宮中出了什麽事的,還有的說是來鏟除叛逆的……謠言越傳越開,三人成虎,莫過於此了。

 這十余人到了宣德樓後不久,便看到了陸承啟的龍輦,緩緩自宣德門而出。他身後則是二十余人的契丹使團,再後面則是文武百官。一行數百人,浩浩蕩蕩,頗具皇家威嚴。

 原先皇帝出行,禮製頗多。可陸承啟早已經破了先例,每每出行,都以不得擾民為前提,禮部官吏不敢違旨,便省略了很多繁瑣的步驟。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但無論如何省略,五百禦前侍衛須盡數到齊,在前開路,在兩翼、後面保護著至關重要的龍輦,已經龍輦裡面的皇帝,陸承啟。

 沿途百姓乍見陸承啟再次出行,紛紛夾道觀看。視力好的人看到了黃羅禦傘、黃羅禦扇之後,驚呼真的是陛下真容。余者皆競相墊腳,以期看到陸承啟的龍顏。

 這時候,已經有人自發地結彩相應,禦街兩旁,立時團錦簇一片。陸承啟在高大的龍輦裡面站起身子來,揮手向兩旁民眾示意。這時候,知班行門喝道:“班到排立”,第二次則喝道:“躬身拜,再拜”。這是大順皇帝出行的禮儀,聖駕回來的時候不拜,下雨天則免拜。班首奏聖躬萬福,喝唱是直立著身體的,而不是像後世清廷劇那樣,全都給跪下。窄巷大街上的軍兵則呼“萬歲!”,一些百姓也跟著呼喝萬歲。

 漢人自古以來,便不會跪拜。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認罪的時候才會用到跪拜。漢人的傳統大禮就是先席地而“坐”,然後作揖至地,也就是手心向上的,不是趴在地上,最後,頓首至作揖之處,,這樣一次就是一次大禮大漠奇英傳。這一個禮儀很像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做法,但確實是漢人古禮。要是你傻到像日本人那樣用頭錘地,那沒話可說……

 即便是臣子見到了皇帝,也就是拱手而已,並不跪拜,一般跪拜只是接受皇帝封賞的時候才用到。見到了長者,作長揖便可。

 在有骨氣的漢人心中會知道,對別人行跪拜禮,哪怕是皇帝,無罪無賞時行跪拜,也是一種侮辱。為什麽說“崖山之後無中國”,便是蒙古人設下的跪拜禮,讓漢人彎了脊梁,斷了幾千年漢人自強不息的脊梁!這個跪拜禮,足足影響了中國人七百年之久,損耗了中國人的血性,在骨髓裡植入了一種奴性!

 這時,已有禮部官吏一邊走一邊大聲喝唱此次出行的目的,讓周遭民眾明白出現的意義。這時候,飛速散播的謠言不攻自破,長安城的百姓紛紛隨著聖駕,到南門外玉津園,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比賽射箭的結果。

 玉津園,又名南禦苑,前朝皇室所建。玉津園在南邊安化門外一裡,規模宏大,是大順皇家宴射、觀刈麥所在也。前些時日的親耕,也是在這裡進行。玉津園是皇室皇莊最大的一處莊園,先皇曾寫賦於園中:“……珍果獻夏,奇進春,百亭千榭,林間水濱。沙禽萬類,盡游泳而往來,或浮沉而出處。柳籠陰於四岸,飄香於十裡……”玉津園之綺麗,可見一斑。

 大順朝宴飲頻繁,每逢節慶或國家喜事,都在皇宮或一些皇家園林舉行宴飲活動。玉津園就是這樣的園林,一般不對百姓開放,唯有一個時候除外,那就是外國使臣前來,要與大順武勇之士比箭的時候。

 玉津園引灃河水入園內,再放水入灃河水下流,內有方池、圓池,池中有小島,池邊盡植柳樹,池中種蓮,景色優美。在林間水濱有很多亭榭掩映其間。在木池塘之外,大片的麥田高低起伏。玉津園面積寬闊而土地平整,是皇家檢閱諸軍騎射的“校場”,也是經常安排招待外國使者宴射活動的會所。

 不多時,聖駕數百人,浩浩蕩蕩來到了玉津園。守園的多是監察士,先前許多沾親帶故的皇親國戚和一些勳貴後代,為搶奪宜春、瓊林苑、玉津、瑞聖園的管理權,不惜互相攻訐。皆因這些皇家園林裡有殿宇、池亭、田土及管下小園池甚多,是一個很大的“肥差”,才讓這些人不惜代價想要管理權。可惜陸承啟建立監察司之後,這樣的園林都歸自了監察司的名下,惹得許多勳貴暗自不滿。

 耶律良一行人,自從見識了長安城的繁華之後,反而對這些草草的園林不甚感興趣了。一路走來,反而是波瀾不驚的模樣。

 行至南禦苑一處偌大的平整土地上的時候,陸承啟在內侍的引導下,下了龍輦,坐上了觀賞“校場”的長廊盡頭的亭子裡。耶律良陪坐在旁邊,其余文武百官,皆立於長廊之上。平民百姓,只能在校場外面, 挨著縫隙觀看。不過會有唱諾內侍出來實時報播比試賽況,也算是讓這些民眾不至於白跑一趟異能混世錄全文閱讀。

 陸承啟問道:“不知耶律大使所遣射手,能開幾石弓?”

 耶律良笑道:“吾等契丹勇士,每人皆可開二石弓。今日所遣勇士,能開三石弓,不知陛下所遣勇士,能開幾石弓?”他這話裡面也有水分,馬弓比步弓軟,二石弓隻相當於一石多的力氣而已,再加上契丹人的弓也是省力弓,所使的力氣就更小了。

 陸承啟對神臂弓的屬性了如指掌,風輕雲淡地說道:“我大順軍士,每人皆可開三石弓。”

 聞言,耶律良一愣,旋即冷笑道:“陛下所言,恐有違事實吧?”

 也難怪耶律良不信,一石之力在九十二斤半,古時的斤與後世不同,九十二斤半相當於後世的百多斤了,三石也就是說起碼得有四百斤的力氣,這又不是神話,哪裡有每個人都能開三石弓?耶律良以為陸承啟說的全是那種硬步弓,既不省力,又不能及遠的弓箭。小提示:電腦訪問進 手機登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