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3章:狀元遊街
  卻說殿試中士者,在狀元侍班處換好綠襤袍、白簡、黃襯衫、官靴,再次前往集英殿謝恩。奈何此時陸承啟正和黜落舉子們商談辦報紙之事,耽擱了好一會,集英殿中才走出百人,見了這些中士者官冕綠襤袍,手持朝笏,腳踩官靴,也忍不住一陣驚羨。  特別是狀元蘇軾,一馬當先,顯得卓爾不群。待得兩隊人馬交集而過,各有豔羨。傳唱官宣中第者覲見後,九十六人魚貫而入,拜見聖上。

  陸承啟按照慣例,賜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酒食五盞,余人各賜泡飯,以示聖恩。本來還有前三甲寫謝恩詩三首,謄錄後粘在黃旗之上,陸承啟不喜這個過程,認為這等詩詞毫無營養,便省了。酒足飯飽過後,所有中第者皆去禦馬監,選禦馬執鞭,跨馬遊街,好不威風。

  這群人在內侍的引導下,自東華門而出,沿途經過坊市集間,民房豪宅。所有人都駐足觀看,評頭論足一番。而那些酒樓歌館,瓦子勾欄,作坊諸市,皆競列彩幕縱觀。若中第者中有尚未娶家室者,亦往往在此擇婿,堪比明清榜下捉婿。

  待得長安城皆遊了一圈,才算跨馬遊街結束。把禦馬還給禦馬監之後,眾人便可回家去。翌日去吏部報到,若有實缺便頂上。

  蘇軾志得意滿,正待回家之時,卻見禦馬監外,一個身著紫袍的少年看著他。他一見來人穿著打扮,便知道是小皇帝來了,連忙拜見道:“蘇軾不知陛下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來人正是陸承啟,正待開口之時,楊泓、沈括也從禦馬監出來了,連忙施禮。陸承啟示意不必多禮之後,笑道:“朕本來打算見見子瞻的,沒想到你們也來了,甚好,隨朕前往垂拱殿,朕有些話想對你們說。”

  三人惶恐,不料聖眷至此。小心翼翼地跟在陸承啟後面,一顆心七上八下的,腦袋裡面一片糊塗。這也難怪,陸承啟自重生以來,注意培養自身氣質,已有上位者威嚴,雖不怒而自威,不是一般人還真的不能在陸承啟面前還鎮定自若。

  來到垂拱殿之後,陸承啟就位,賜三人同坐,三人這才稍微安心。坐定之後,陸承啟開口說道:“對於你們,朕都很了解。”

  三人都集中了精神,聽陸承啟說了什麽。“楊泓就不必說了,朕打小認識;子瞻,我們曾在迎客樓共賞圓月……”說到這,蘇軾驚呼一聲道:“原來是你……陛下!”

  陸承啟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沈括,雖然朕之前未曾見過你,卻知道你為何要轉算學科。”

  沈括吃了一驚,說道:“陛下知道我?”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你是全才,朕怎能不關注?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朕對你期望其實是最大的。”心中卻道:“我不僅知道你,還把你的政敵蘇頌都重用了。你們冤家路窄,一個是學生,一個是坐師,實在有趣!”

  沈括大為吃驚,卻百思不得其解,道:“括自認為無出名之處,為何陛下如此看重?”

  陸承啟笑道:“想必你有耳聞,朕於元宵之夜設下科技獎,鼓勵發明創新。朕知道你醉心這方面,才對你刮目相看。”

  沈括大為汗顏:“都是塗鴉之作,難入陛下法眼。”

  陸承啟卻說道:“年輕人該有年輕人的朝氣,該有的傲骨要體現出來。你在科技方面的有所建樹,就不怕別人稱讚。過度的謙虛就是虛偽了,記住這一點。”

  沈括口中稱受教,

陸承啟繼續說道:“你們三人,都是人才,但側重點都不同。蘇軾,你擅長作文,在刑法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朕欲讓你進入刑部,可有意見?”  蘇軾大喜,說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陸承啟笑道:“楊泓,你長於政事,卻缺少實踐。朕欲讓你任地方官,可有怨言?”

  楊泓一愣,說道:“絕無怨言,只怕泓缺少經驗,做不來!”

  陸承啟說道:“多請教下面,便會做事了。明日你去吏部報到,便申請去松江府任縣官吧。朕希望你在松江府做出一番政績,那裡良田頗多,就是土地兼並嚴重。你文章裡面的抱負,可以在那裡施展開來。”

  楊泓不敢違抗,說道:“遵旨!”當下又細細詢問了一番松江府的情況,陸承啟也不為意,甚至還認為楊泓做事認真,一一解惑。聽完之後,楊泓一臉沉思狀,想來已是在思索如何開展工作了。

  最後,陸承啟莊而鄭重地對沈括說道:“沈括,朕對你的期望最大,希望你進入工部之內,為朕製造兩件東西。這兩件東西,關乎我漢家天下千年,朕要交付與你。可有信心?”

  沈括不想陸承啟這般說話,既感動又激動不已,說道:“當盡平生之學,以報陛下識人之恩!”他是真的高興,因為他的長處就是製造器物,發明器物,對陸承啟的任命自然興奮不已。

  陸承啟把槍械鐵炮的圖紙交付沈括,沈括一看便沉迷其中,感歎道:“不曾想世間還有這般精密器物,實在出乎意料!”

  陸承啟笑道:“這只是一種構想,具體模型,各種零部件數據都沒有,還得靠你來完善。圖紙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或許只是一種構想罷了。”

  沈括思索了一番,說道:“括不知黑、火藥為何物,亦不知所需鋼鐵質量如何,難以定奪。但觀此圖紙,定可製造出來。只是陛下圖中所說,槍械可達三百步,鐵炮可達二裡地,過於駭人聽聞。想來三石硬弓亦只能射出不到兩百步,弩箭更是只有四百步左右,投石車亦不過五百步矣。這所謂黑、火藥,是否有誇大之嫌?”

  陸承啟不以為杵,說道:“若能製造而成,三百步不是難事,二裡地更只是保守估計而已。”

  沈括聞言,頗為向往道:“若有此物,何懼異族騎兵犀利?”

  蘇軾、楊泓不通軍事器械,聞言都大為吃驚,心下對陸承啟的雄心壯志更是有了一番了解。

  四人在垂拱殿暢談,不知時間。陸承啟見三人都各得其位,心中也是快慰。待見天色已晚,便不再留人,臨別之前再三勉勵,才放行出宮。

  走在出宮路上,蘇軾,楊泓,沈括三人皆歎道:“陛下識人用人,太過精到,比之太祖亦不遑多讓!你我三人同為一科三甲,分處不同職官,且看日後哪位取得的成就最大!”

  三人約定之後,便各自回家。沒想到這個約定,造就了大順朝同科三人皆為閣臣的佳話,這是後事,暫且不表。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