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20章:凱旋而歸
  自端午又二十余日,大順朝內皆無大事。內有內閣十二大臣盡力處理政務,外有六部輔佐朝政,陸承啟樂得一身輕閑,隻把關重要事宜。  《大順民報》上記載的新式馳道,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近些時日以來,許多新鮮事物的出現,讓大順朝的百姓都練就了極其強悍的神經,對於此類事物,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誰知道這又是不是這位頗為心血來潮的小皇帝弄出來的事物?只不過添一些茶余飯後的談資罷了,人們最為關注的是,北擊幽州的禁軍,就要馬上回京了。

  這可是一件大盛事啊!自文宗以來,大順朝在軍事上敗少勝多,即便勝了,也不過是小勝而已。哪裡像這一次,斬首八千余,俘虜一萬六千余,簡直是一場對外的巨大勝利!

  當然,也有人心憂,契丹人這次吃了大虧,很可能再舉刀兵,磨刀霍霍而來。也有人認為不足為懼,既然大順能打敗一次契丹人,就一定能打敗契丹人第二次。

  而早在五日前,高麗國使者崔介安,又一次來到了大順京都,長安城之中。崔介安屢次求見陸承啟,皆被婉拒,所言不過朝政繁忙,無暇召見。陸承啟讓高麗國使團下榻安州巷同文館,這讓高麗國大使崔介安感到很不安。以往高麗國來朝,或在瞻雲館,又或在懷遠驛,哪裡住過什麽同文館!

  這些驛館可是有名堂的,崔介安對中原文化了解頗深,自然是知道裡面的內涵。一般來說,敵對國家則被安排到都亭北驛或都亭西驛;要是藩國來朝,則安排到在瞻雲館或懷遠驛;敵對國藩國來朝,則在禮賓院;而中立國來朝,就在這同文館。

  這隱隱傳遞了什麽信息?崔介安不敢想,他早已猜到大順不是沒有能人,對於高麗國使的小手段,早已一清二楚。不然最重禮節的大順,怎麽會這般安排高麗國的大使團?

  每每一想到深處,崔介安就有些內心不安。對於大順這個龐然大物,高麗國實在是望而生畏,提不起一絲對抗的心思。既然大順的態度這般曖昧了,高麗國又如何自處?崔介安已經開始懷疑轉換宗主國的戰略決策是一個錯誤了,原以為大順不過是一隻老的掉了牙的老虎,卻不料只是一頭尚未睡醒的雄獅!

  正當崔介安在同文館裡面惴惴不安的時候,一匹快馬自飛奔入城,城防司不敢阻攔。皆因其上面插著一面小旗,上書“飛馬急報”。

  原來這是禁軍凱旋的喜報,陸承啟得知之後,頗為振奮。按禮節,他召來禮部尚書馮承平,準備迎接禁軍事宜。

  忙忙碌碌準備了一日,待得第二日午時前,才算準備好。這都是因為大順朝已經太久沒打過這般大勝仗了,對於獻俘儀式,已經淡忘得差不多了。禮部尚書馮承平也是遍查了禮儀之後,才明白要怎麽做的。

  首先,要提前一日時間,在大慶殿上設禦座仗衛,由皇帝來宣判俘虜下場。其次,獻俘當日,要在禦街兩側,禁軍馬軍、步軍列隊兩側,以示軍威。

  雜事準備完畢之後,無須《大順民報》登載,長安城中的百姓已經口耳相傳,都知道北擊幽州的禁軍要回京了,於是這一日,無論老少,貨郎掌櫃小二屠夫,一大早就在城門排隊,競相看熱鬧。

  好在有禁軍在維持秩序,約束居民,不許登高觀看,還有不許衣著不整。男子要穿著衣衫,系上腰帶;婦女要穿著衣裙,背著孩子,不許亂跑。先一日封閉樓門,城防司嚴查來往之日,不許有來歷不明之人,

破壞獻俘儀式。  禁軍殿步三司,分撥統製率領官軍六千兵二百人,分布在諸巷之內,維持秩序。到了這日五更時,地上的城防司便開始沿門驅逐雜人外,等著儀衛隊的到來。

  及到午時前,禦駕龍輦才緩緩從宣德門開出,由引主駕頭牽引著禦馬,拉著龍輦緩緩出來。旁邊跟著文武百官,前去長安城正城門明德門,迎接凱旋而歸的禁軍。

  而就在禦駕出了宣德門那一刻起,就有一匹快馬,自寬敞的長安城大街疾馳而出,奔赴城外駐扎的禁軍之中,告訴王韶,陛下已經準備妥當,開始前來迎接他們凱旋歸來了。

  這些禁軍,其實早就回到了長安城之中。王韶也不算愚笨,懂得預先通知陸承啟,讓他弄一個提升士氣,歸攏百姓之心的獻俘儀式。所以逾接近長安城,王韶就走得逾慢,昨夜亦是在長安城五裡外扎營安寨,等著陸承啟的聖旨來召。

  一大早,禁軍已經裝卸好營帳,準備回長安城,享受人們對待英雄的熱情了。可禮部做事太慢,直到午時前才堪堪弄完獻俘儀式,讓這兩萬余禁軍等得都有些患得患失了。

  聽得聖旨來召,王韶連忙下令,禁軍全速前進,就怕陸承啟到了明德門,他們還沒到。那樣的話,就出大醜了。

  好在這些禁軍已經把大部分契丹俘虜交與禁軍大本營之內看守,隻選出千余賣相好的契丹人,前去獻俘。不然的話,憑著契丹人的羅圈腿,是怎麽都跑不快的。

  陸承啟心中頗為忐忑,這不同於蹴鞠場上,皇家大學裡面的演講,他可以鎮定自若。這可是宣示他武功的盛事啊,史書上肯定會為此事記錄濃重的一筆,他的表現可謂萬眾矚目,這般情況下,心情不安也是正常的。

  龍輦堪堪穿過禦街,看到山呼萬歲的長安城百姓,陸承啟突然內心就平靜了。學著後世領導人的模樣,陸承啟從龍輦上站了起來,朝著他們揮了揮手,更是讓這些等得心焦的百姓,爆發出最熱烈的歡呼。

  陸承啟心道:“怪不得領導人都喜歡用這招,果然是收攏人心的不二法寶啊!這獻俘儀式雖然繁雜,耗費頗多,但能收到這樣的效果,物有所值!”

  長安城十裡長街,將將走了半個時辰,才算走到了明德門。而凱旋的禁軍早已列隊,在明德門外恭候聖駕了。

  先前一大將甲胄鮮明,駿馬如龍,一騎當先。周遭文武百官嗟歎道:“果然是人中龍鳳!”

  見龍輦前來,王韶連忙下馬,由親兵牽著,自己快跑至龍輦面前,一躬身而拜道:“末將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