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54章:朕之竇後
看著已經嘴唇上長出了點點絨毛,原先有些稚氣的臉龐因為親自掌權了大半年之後,已經隱隱有了些皇帝喜怒不定的特質。 []但眉宇間的稚嫩,還是看得出來的。

 周芷若微歎一聲,說道:“陛下,有些話,臣妾原本不應該說的。只是……你太容易被人看穿了,臣妾忍不住,需要提醒一下。”

 陸承啟自認為自己做一個上位者還算可以,怎麽會容易被人看穿?口中忍不住問道:“梓童為何這般說?”

 周芷若幽幽地說道:“別人臣妾不知道,可陛下的脾性,臣妾在這大半年裡面,已經摸得七七八八了。陛下回憶一下……哦,臣妾忘了陛下的失魂症尚未好。臣妾這樣說好了,先皇在時,國內局勢很是平穩。雖然沒有陛下這般大勝契丹,可也算是國泰民安。先皇的心思,就連后宮嬪妃,也無一能猜得透,更別說底下的臣子了。只不過終歸是罷了瞿相,釀下唯一汙點。可先皇這麽做,也是為了陛下能早日掌權啊!”

 陸承啟點了點頭,近些時日,他也發現了,做一個上位者和做一個皇帝,那是截然不同的事情。怪不得最近好似寸步難行,原來根源是出在這個地方!

 “梓童說得很好,不錯,朕確實太過於容易被人看穿了。”陸承啟承認了自己的失誤。

 見陸承啟這般誠懇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原先忐忑的心,周芷若的內心也平靜了下來,一一指出陸承啟處理政事的不當之處來。“陛下犯下的第二點錯誤,就是操之過急。(.m. )有道是,治大國如烹小鮮,陛下自己都經常掛在嘴邊,怎麽一做起事情來,就風風火火,不顧一切呢?臣妾知道,陛下是為了大順好,為了百姓好,可有時候,好心也會辦壞事的啊!就拿這次開鹽場一事來說,陛下顯然是低估了食鹽對大順的影響,才導致了這般後果。”

 陸承啟虛心地接受了她的批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監察司也不知道為何,對這樣的事情,竟然沒有上報。可他忘了,這樣的施政錯誤,是他這個皇帝親自下旨實施的,監察司又沒有權力監督皇上,督促皇帝的諫院,又被他有意無意地疏遠了。先皇時,曾設諫官六人﹐以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為諫官。不兼領其它職務﹐專任諫職﹐並詔諫院為獨立機構﹐但不久諫官缺而不置﹐諫院又名存實亡。

 大權皆掌握在陸承啟一人手中,施政若沒有詳細的調查,就算是本意不壞,也難免事與願違。王安石的案例還歷歷在目,為何自己一做起來,就忘記了呢?

 陸承啟歎了一聲,說道:“梓童果然是朕之竇後,有梓童在,朕也不怕再犯這類的錯了。只是鹽政一事,還望梓童教朕!”陸承啟口中的竇後,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后竇漪房,漢景帝的母親。與漢文帝育有一女二男,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后,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后,乃是賢後的典范皇家語言學院。竇後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慘遭遇,常勸文帝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她篤信“黃老”,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施政思想,影響了兩代皇帝,才有後來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掃平匈奴打下了基礎。

 見陸承啟以竇後比喻自己,周芷若臉上一紅,說道:“臣妾哪裡敢自比竇後,這些都是臣妾自己想出來的。鹽政一事,陛下若想解決,也很簡單。臣妾愚見,只需再行官鹽之製,其害自解。”

 陸承啟對周芷若的期望太高了,聽了這個方案,不由地微微皺起了眉頭,不置可否。稍停一會,繼續問道:“不知道朕犯下的其余錯誤是什麽,還望梓童一一指出!”

 周芷若看著陸承啟嚴肅的臉龐,突地“撲哧”一笑,說道:“這就是陛下第三點錯誤了,沒有一點人君的氣度,事事都聽從下面官員的意見,這雖然是展示了陛下的胸懷寬廣,可有損皇家威嚴啊!陛下須得時時牢記,權力要緊緊握住,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陸承啟心中一凜,聲稱受教。靈魂來自後世的他,或多或少會把後世一些作風帶到這個異時空裡面。這樣做的效果尚未體現出來,可著實讓人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從而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周芷若最後總結道:“或許陛下也想得很多,但想得不夠透徹。臣妾常聽父親說,謀定而後動。臣妾的理解是,若看不清楚一件事、有關聯的幾件事之間的聯系,以及背後的本質,就不要輕舉妄動。有道是‘不謀勢而取利者忘,先謀勢而後謀利者易’,但凡大事,先佔了勢,陛下就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了。”

 陸承啟聽到這裡,突然有種感悟,那就是自身的修養不夠。一個帝王,往往要思考比別人更多的東西,不然他的皇位就不穩固。第一,要分析天下之勢,百姓之勢,群臣之勢,自己之勢等等,分析透了,才能如魚得水, 操控自如。第二,就是修養問題,能不能寧靜自我,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先前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做到了家,其實功夫還不到別人的一成。

 帝王之術,其實就是研究和審慎的對待任何一件小事兒和瑣事,都必須以寧靜致遠的心境才能看透勢和局。看透勢和局是處理好這些事情的前提,而一位帝王的能力無外乎就體現在對勢和局的掌控。陸承啟這才算是摸到了一點門檻,卻還沒有登堂入室。為什麽曹操能讓這麽多手下為他賣命,劉備能集齊五虎上將?都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帝王之術,禦下之術。

 曹操用人,凡有真正能對勢見得通透之人或有其它特殊能力的人,必厚待之,凡庸俗者必遠之,有真才學之人雖在敵營曹操必想盡辦法擄來為操所用;賞功罰罪;量才用人;眾謀士之建議凡符合或有利於勢之態勢,曹操一一納言。

 劉備以人格魅力,感染了其他人,因為他沒有曹操這般大的勢力,只有以誠待人,哪怕禮賢下士也在所不惜,這才能讓別人為他賣命。兩種都是帝王之術,說白了就是如何用人大漠奇英傳最新章節。只要掌握了這個,哪怕陸承啟再不學無術,也不怕手底下的人糊弄他了。小提示:電腦訪問進 手機登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