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3章:明月幾時有
  夜色初上的長安城裡,熱鬧非凡。因為取消了宵禁,加上大順朝的勾欄瓦肆多如過江之鯽,便形成了千年難得一見的奇觀。在陸承啟的記憶之中,歷史上中秋節過得如此癲狂的,唯有宋朝。而大順朝在時空上,恰好是宋朝所處的年代。這一切,是否又是偶然呢?  坊市間,無論是酒樓還是茶坊,青樓抑或是街道上,皆人頭攘攘。富貴之家,結飾台榭;酒樓裡,絲篁鼎沸,就算遠離坊市的居民,也能在深夜中遙聞笙竿之聲。巷弄間的兒童,可以通宵達旦嘻戲。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真乃一年之中最好的風景,不僅景美,人亦美。長安城中,無論貧富,皆同賞一月,登高臨軒,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如家室不太豐裕,亦登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哪怕是街頭乞丐,也會有人請他們一同飲酒。而街邊小吃火爆異常,遊月之人,雖陋巷貧窶,亦婆娑於市,東方稍明,才漸漸散去。

  城郊渭河之畔,喚之灃河,長安城居民在中秋夜會在這裡放水燈,洋洋灑灑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若繁星。

  而此刻,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月餅,雖然沒有帝皇家那般講究,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此刻,一行人出現在長安城的街頭,哪怕是街上人滿為患,也掩蓋不住其中的貴味。二十余人,年長者有五六十歲,更多的是三十多歲的年富力強者;而領頭一人,則讓人捉摸不透,乃是一個長著娃娃臉,卻暗藏威嚴;年歲雖小,自有一股上位者的氣魄。

  這群人,正是陸承啟和內閣十二大臣,以及宮中禦前侍衛。

  陸承啟顯然興致很高,他是第一次見到古代也有這般熱鬧的場面,哪怕這個與他的政績沒什麽關聯,但還是很興奮,說道:“長安城中,亦不曾想,能有如此熱鬧!”

  徐崇光感歎道:“是啊,老夫久居長安城,唯獨在中秋,春節之時,才能看到如此熱鬧景象。”

  陸承啟看了看後面跟著的內閣大臣,不無感慨的說道:“什麽時候能做到月月如此,日日如此,大順朝才是真正的根基穩如泰山。”

  徐崇光在內的內閣大臣心中一凜,他們混跡官場已久,哪裡聽不出,這是陸承啟肺腑之言。但此刻身邊人多耳雜,不敢多言,皆言顧其他。

  陸承啟也不想在此刻多談政事,便問道:“諸位可知長安城中,有何最高所在?”

  一個新晉的內閣大臣說道:“迎客樓乃是長安城中,所有建築最高,而上林苑之中,有高山。”

  陸承啟笑道:“上林苑乃是皇家園林,你我焉能進入?還是去迎客樓罷!”

  那閣臣自知失言,不由得縮了縮腦袋,陸承啟卻一笑而過。眾人來到迎客樓,在樓下望去,卻見樓頂站滿了賞月的人,但此刻才是酉時,夜色初上,月亮尚未出來,迎客樓卻也是人滿為患了。陸承啟不由得感歎,就是後世中秋,也不見得如此。

  一行人徑直登上了五層之頂,卻見偌大的天台之中,布置了桌椅,桌上擺滿果盤,月餅之物。想到剛剛付過的錢銀,足了十兩銀子,陸承啟不由得一陣肉痛。但一想到羊毛畢竟出在羊身上,稅收不也是從這裡來的嗎?這麽一想,陸承啟也就釋然了。

  僅剩的兩張桌子,被陸承啟包了,一桌五兩銀子。但還是顯得僧多粥少,禦前侍衛沒有位置,卻也剛剛好。

  陸承啟與十二閣臣分別坐下,吩咐小二端上花雕酒,

一邊品果鮮,一邊談天說地。而這時,陸承啟的見識,才真正讓十二閣臣佩服不已。  陸承啟心中好笑道:“我好歹也來自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就算沒有接觸過,也無意中看過,哪裡是你們這些信息不暢通的大官所得比的?”

  但就是此時,鄰桌一人高聲說道:“這位小兄弟,剛才你說蜀地的情況,小生卻是不甚讚同。”

  陸承啟剛剛說過,蜀地是天府之國,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如果有心懷不軌之人,在蜀地鬧事的話,蜀地危矣。

  陸承啟饒有興致地看向說話那人,只見他頭戴方正巾帽,身著青色寬松衣衫,看上去不像是取得功名的樣子。這人約摸二十歲左右,生得正氣凜然的模樣,看起來讓陸承啟大有好感。

  陸承啟笑道:“這位兄台,可有高見?”

  那人明顯是一口四川口音,陸承啟早已聽得出來,現在想聽聽他的說法。只聽那人說道:“各位前輩,這位小哥見笑了,小生乃是赴京趕考的書生,現於城郊坪山書院中,修習經典。小生乃蜀人,對於蜀地還是有些見解的。”

  陸承啟笑道:“且說來,大家研討一下?”

  那人也是豪邁之輩,當即起身,來到陸承啟那桌,擠進了身子,說道:“蜀地雖偏隅,卻也不是什麽未曾王化之地,這位小哥所說,小生甚不讚同。就拿小生來說,即便未曾金榜題名,亦知道天下正統,小生敢說,若有人在蜀中作亂,必不成氣候!”

  陸承啟笑了笑,他的觀點雖有失偏駁,卻也代表著天下士子的心聲,不可小視。只是,他的眼光局限,不曾看得夠遠。

  陸承啟說道:“兄台說得在理,但未曾想過,若朝政崩壞,百姓困苦,豈能不有心懷天下之士?君不見,秦漢威風,亦不免改朝換代,安知我大順能延期幾朝?”

  那書生被陸承啟這麽一說,竟好似若有領悟,脫口而出:“小哥的意思是說,百姓才是根本?”

  陸承啟歎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為舟,民為水,這個道理,又有幾人能知曉?”

  書生立時有知音之感,說道:“文宗說的君舟民水之論,果然精辟!”

  陸承啟不想再談政事,轉了話題,說道:“今日乃中秋佳節,說些不甚開心的事情,也不合景。不如暢談詩詞,一同賞月,豈不快哉?”剛剛也是陸承啟敢說朝代更迭的事情,就算是這樣,也讓那十二閣臣嚇得不輕。一個君王,居然會說自己的江山不保,也算是千古奇聞了。

  那書生撓了撓腦袋,說道:“小生最是擅長詩詞,只是聽了小哥這麽一說,詩意已無。心中唯有剩下百姓,小哥可害人不淺!”

  陸承啟哈哈大笑,說道:“當浮一杯!”兩人旁若無人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十二閣臣也飲了一杯。陸承啟“詩意大發”,忍不住剽竊了一首流芳千古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詞唱罷,驚得四下無聲。徐崇光等從未想到,小皇帝的文學造詣也如此高深,一時間嚇得連酒杯都端不穩了。唯有那書生品味良久,歎道:“此乃千古絕唱,我遠遠不及也!小哥果然高才,小生佩服!”

  陸承啟這是剽竊的,哪裡經得起恭維,隻好紅著臉,喝了一杯花雕酒,才說道:“謬讚,謬讚!”但他心中卻是惆悵不已,因為他再次想起了自己遠隔時空的父母,但願人長久,可這已不是千裡共嬋娟了,而是千年,那時候也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在。

  陸承啟消沉了一會,才興致缺缺地問道:“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書生說道:“小生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陸承啟聽了半句,便瞪大了眼睛,在原作者面前剽竊他的作品,自己也算是千古奇人了。好在蘇軾現在還年輕,做不出這等包含哲理的詩詞,也沒有被人捉住痛腳。

  陸承啟驚得結結巴巴:“你是……你是蘇軾?”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