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31章:秉燭夜談
  (謝謝qs妖道的打賞!工作太忙,章節都是自動發布的。)  徐崇光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把林鎮中的小心肝給震得“撲通撲通”亂跳,更是擔心徐崇光聲音太大,隔牆有耳,要是傳到了陸承啟耳朵裡面,那可就不得了了。

  徐崇光頓了一下,稍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這個內閣首輔,老夫做得實在沒意思,還不如不做了罷……”

  林鎮中聽得出徐崇光語氣裡面的激流勇退的心思,連忙勸道:“老師,您莫要灰心。依學生看來,這內閣首輔,權勢雖不如先前宰輔,可那也是首輔啊!老師,您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著您的位置,巴不得您退下!”

  徐崇光聽了,直皺眉頭,說道:“這如同雞肋的職官,要它作甚?”

  林鎮中苦笑道:“老師,您是當局者迷,而學生是旁觀者清。當今聖上,以學生看來,那是明君之資。先前設下的商務部、船舶司,在戶部理清了流程之後,也並入戶部之中了。學生愚見,可能是內閣尚未達到陛下的要求,才把權力收緊的吧?”

  徐崇光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確實,陸承啟不是很戀權之人,該放的權他還是放出來的,絕不吝嗇。也許就真的如林鎮中所說,內閣尚未達到陸承啟的要求,才沒有放權的吧!

  徐崇光想到這,突然問道:“鎮中,你說陛下的治政的中心是是什麽?”

  林鎮中被徐崇光問住了,一時間理不清頭緒。思索著陸承啟近些時日以來的所有作為,看似雜亂無章,東打一拳西踢一腳的,卻每每切中要害,收到意想不到之功。對內,施以仁政,關心百姓;對外,痛擊來犯之敵,到了談判桌上也決不妥協。可以說,除了有些急功近利之外,沒什麽大的缺點了。

  林鎮中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想的東西說出來後,最終總結出一句話:“陛下所做之事,皆為百姓也。”

  徐崇光沒想到,林鎮中居然在紛雜的政事之中,看得如此透徹。不知何時,林鎮中已經成長成了能獨當一面的官員了,他老懷甚慰。仔細思慮了一下林鎮中所說的話,覺得分析得十分不錯,無論陸承啟做的哪一件事,都是帶著十分明確的目的,而且眼光非常毒辣,一眼就能看得到新生事物後面蘊藏的巨大價值。簡直是智多近乎妖,被神話了的諸葛亮都沒這麽厲害。可為君者這麽厲害,往往便是能臣最不喜的事情。一來,能臣的能力被皇帝的光芒掩蓋了,長久以往,誰想在這樣皇帝手下做事?一點激情都沒有,什麽功績都被算在了皇上身上。

  可能徐崇光也是出自這樣的抵觸心思,才有些不想做這個內閣首輔的吧!現在這個內閣,就相當於給皇帝處理政事,小一些的事情能自行處理;稍大一點的事情,票擬過後給陸承啟看;大的事情就別說了,直接是由陸承啟拍板的。要是陸承啟舉棋不定,就會召集所有內閣大臣開會,所謂的內閣會議,不得有第其他大臣參加。

  這個制度,徐崇光認為是好的,比起一個人做出的決定,這樣更能兼顧各方面的意見。可他作為一個首輔,就不這麽認為了。畢竟他習慣了宰輔的權勢,做夢都想自己掌權,可偏偏陸承啟捏著權柄不放,他也沒有什麽辦法,只能在這發發牢騷而已。

  林鎮中明白了他的心思之後,苦笑道:“聖上乃不世明君,老師是要做蕭何呢,還是想做王莽?”

  徐崇光被林鎮中這麽一說,當下黯然。思索良久才說道:“老夫這才明白,

想做蕭何也難啊!”蕭何是漢初名相,但是以輔佐劉邦而聞名於世。他不搶功,不為名,甘心在劉邦後面做最堅實的後盾,為後人所稱道。  徐崇光擺正了心態之後,終於提起了精神,與林鎮中探討起國事來。徐崇光這才發現,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的林鎮中,比他想象中成長快多了。起碼一些新穎的觀點,連徐崇光都沒想過。這讓徐崇光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與他探討起來。

  兩人秉燭夜談,直至深夜,才分別入睡。好在明日沒有例朝,徐崇光也不需要去內閣當值,林鎮中在徐府中住下也沒問題。明日卯時起身,去戶部點卯就是了。反正他的工作就是過過總帳,底下的事情,哪裡需要他親自去辦?

  一夜如水,緩慢流過。

  翌日清晨,一輛馬車自徐府出發,直奔戶部衙門而去。而此刻,也有幾輛馬車,似乎是約定了時間一般,疾馳到了都亭北驛。守在門口的是城防司的士卒,見到這些馬車都是大有來頭的,也不敢阻撓,任由裡面的人進入了都亭北驛之中。

  原來,這行人是陸承啟親自指定的,前來與契丹來使談判的全權代表,禮部尚書馮承平,內閣舍人劉庚,以及一乾記錄文書等官吏。

  遼國使臣耶律良等人,好似早就知道他們會來一樣,先一步在都亭北驛裡面的會客廳候著他們了。雙方見面之後,寒暄了一番,分主客坐定,便帶入正題了。

  名義上,這次主談判官是禮部尚書馮承平,但實際上,皇上身邊的紅人,內閣舍人劉庚才是真正的談判主角。

  耶律良他們好似弄錯了主要談判對象,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吾等認為,貴國陛下所言百萬貫錢財實在太多,我遼國賠付不起。哪怕是以牲口抵錢,亦是強人所難。”

  馮承平有了陸承啟交代的底線,底氣十足,跟劉庚對望了一眼之後,笑道:“誠言,百萬貫錢不多也。我大順士卒不同遼國士卒,無需糧餉。我大順士卒,不僅當兵有餉,陣亡之後還得撫恤,照顧士卒身後一大家子,直到孩童成年,父母百年。如此算下來,百萬貫錢算少的了。”

  契丹副使也頗為精通漢語,直接反駁道:“那是你大順的規矩,乾我遼國何事?”

  馮承平不理會他嘴裡的粗鄙言語,仍然笑道:“其一,貴國無義進攻在先,我大順被動防禦在後,大義名分,貴國站不住腳;其二,這場戰事,我大順僥幸獲勝,俘虜了貴國大量將士,貴國想討要這些俘虜,自然得付出代價;其三,這場戰事是由貴國挑起的,造成我大順的將士陣亡。這個損失,也自然要由貴國賠付。這道理不僅天下皆知,放之貴國也是如此規矩,不知大使閣下,本官說得可對?”

  耶律良沉吟不語,可契丹副使卻心急口快,直接反駁道:“要說挑起戰事,可不是由我大遼挑起的,而是由你們挑起來的!”

  內閣舍人劉庚和馮承平對望一眼,對於契丹人的厚臉皮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馮承平還是笑道:“願聞其詳?”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