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974章:治水大成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回到古代做皇帝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遼國亡了。
在耶律洪基下了退位詔書後,遼國就成了歷史。
獻俘過後,耶律洪基等一百多人,被安排在上林苑旁邊的一個大莊園裡面,雖說衣食無憂,但外面卻有無數禁軍把守著。這個莊園,入得出不得。如無意外,這些遼國皇室,是會被囚禁至老死的。
但耶律洪基不會寂寞,因為有一個人,比他早到了好幾年——交趾的大越太子李仁宗。大越皇帝李日尊已經死了,但他的兒子卻在這裡休養生息。李仁宗到這裡的時候,才兩三歲,十余年過去了,他已經長成了一個小夥子。
聽聞耶律洪基來了,李仁宗也是精研漢文化之人,連忙上前拜候,甚至還做主,把他的姊姊,許配給了耶律浚。
兩個親家真的是“一見如故”,“肝膽相照”,抱頭痛哭不已。
痛哭過後,耶律洪基也接受了現實,在這個莊園裡面悠閑地生活起來。
耶律洪基和李仁宗成了忘年交,兩人無話不談,把酒言歡,下棋寫詩,研論歌賦。一日,耶律洪基和李仁宗在樹蔭下,又各自抱著一壺剛剛推出市場的“燒酒”,下起了圍棋來。
看著棋盤裡的黑白子,耶律洪基好似又見到了當日千軍萬馬奔騰的景象,心中感慨良多:“你說,下一個到來的皇帝,是誰?”
李仁宗一愣,然後頗為落寞地說道:“我不理那些俗事了,在這裡還想著外面,自尋煩惱啊!”
耶律洪基執意地說道:“我都來了,其他人還能跑得掉?依我看,高麗王、回鶻王、黑汗王都得來!還有那個什麽東瀛天皇?他肯定會被記恨上的,沒什麽事取個天皇的名字,不是自尋苦惱嗎!”
李仁宗不確定地說道:“其余的我不清楚,但回鶻有什麽‘回回炮’,比大順也不弱啊!”
耶律洪基哂笑道:“‘回回炮’?不還是投石機!就算威力大些,能打到幾裡?大順的火炮,能打得到十裡遠!”
李仁宗歎了口氣:“大順還是崛起了,就沒有我們生存的余地了……”
耶律洪基也落寞地喝了一口猛烈的燒酒,半睜著朦朧醉眼,苦笑道:“是啊,朕的大遼都亡了,說這些也沒用了……”
兩人也沒心思下棋了,你一口酒,我一口酒地喝著,很快便雙雙醉了,抱在一起,抱頭痛哭。後來雙方家眷來拉,怎麽都拉不開。
長安城,皇宮內。
兩個風塵仆仆的官員,正被陸承啟召見著。
“兩位卿家,辛苦了!”陸承啟情真意切地說道,“你們為大順,做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豐功偉績啊!朕代天下百姓,謝過兩位卿家!”
說罷,陸承啟對他們鞠了一躬,嚇得這兩人手忙腳亂,連忙把陸承啟扶直了身子:“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這兩人,正是工部尚書李誡和欽天監監正陳荀。他們奔波勞累,主持黃河疏浚,挖通大運河的工作,已逾十余年。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今有李誡陳荀挖運河,十余年不曾回京。
大順的運河,拓寬開深山陽瀆,又開通濟渠,連結洛、黃、汴、泗諸水達於淮河。而後又拓寬浚深江南運河以達杭州,同時由洛陽附近鑿永濟渠通衛河,經臨清轉幽州,再挖通濟州河、會通河,並建設閘壩,渠化河道。大運河全線通航之後,大大縮短了航道,甚至連通了長安、洛陽和幽州三地,

不僅使得黃河之水有去處,不會再泛濫成災,還使得長江連通了黃河,水運更加便利。
雖然糜費頗多,至今已然用去了萬萬貫錢財。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運河對於商業發展的意義。
再加上海運,即便日後長安不產糧了,江南的糧食,也能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
整個中原,連成了一片,互通有無。
有了大運河,陸承啟更有信心了。他知道,只要有大運河在,堅持種樹,保持水土,就不怕黃河泛濫了。有大運河在,南方的糧食也能補給北方,在小冰河時期,這更為重要。有了糧食,百姓也不會揭竿而起。再一個,就是商業。路通則財通,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沿線全都是經濟繁榮的地方。
百姓一旦富裕起來了,還怕沒有錢銀買東西嗎!
“使得,絕對使得!”
陸承啟緩緩直起了身子,沉聲說道:“兩位卿家的功績,朕記得一清二楚。洪祥五年,天降暴雨,黃河將決口,是你們化險為夷;洪祥八年,黃河沿岸雨水過多,也是因為運河之故,方能排險解難;洪祥十年七月辛卯,大名府、館陶、永濟、清陽、澶州水位告急,也是你們身體力行,親自督陣,才能保得住黃河沒有決口。次年,大名府之夏津雖決口,但也不過漫上了一些而已,不成大患。洪祥十三年,天再降暴雨,卻始終奈何不得黃河水位,非大運河之功耶?”
陳荀和李誡都被感動了,他們沒想到陸承啟真的記得清清楚楚, 紅著眼眶說道:“陛下謬讚,臣惶恐!”
“非也,兩位卿家的功勞,曠古絕今,朕也比之不上。這並非謬讚,而是你們實至名歸!”陸承啟感慨地說道,他知道後世自來水有多缺,要是沒有南水北調工程,恐怕北方的人口要直接減少一半。雖然大運河挖掘破費人工錢銀,可一旦挖通了,那就是對民族的大功!
民族英雄不僅僅是霍去病,陳荀和李誡也是!
“朕決定了,封李卿為少傅,陳卿為少保!”陸承啟拋下一枚重磅炸彈。
“陛下,萬萬不可!”李誡大為吃驚,雖然他知道陸承啟肯定會厚賞,可沒想到會厚重到這個地步。雖然少傅少保是虛銜,沒有實職。可那還是太子名義上的老師啊!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日後太子即位,他們豈不是位極人臣?
陳荀見李誡這樣,內心稍有不滿。但他也知道,朝中政治鬥爭那是殺人不見血,他們佔據高位,絕對是高處不勝寒。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複。
“不要說了,朕意已決。”陸承啟堅定地說道,“朕要讓天下人知道,大運河是朕最英明的決定!”
皇帝都這麽說了,他們也堅持不了己見。這些年來,陸承啟威嚴日盛,已經很少人能左右他的想法了。雖然陸承啟也意識到這是不妥的,但為了那雄偉的志向,他還是得這樣做。不就是獨斷朝綱嗎?他有著超越千年的見識,是能將大順帶上正軌的!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回到古代做皇帝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