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工程師》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人之禍
高峰聽了,不置可否,而是神情肅然地望了楊邦乂和仇悆一眼,問道:“我想請問兩位大人,亂世之秋,是文能救國,還是武能救國?”

 這個問題問得突然,楊邦乂和仇悆有些莫名其妙,卻也知道高峰說的就是大宋的當前局勢。┡E』 小說WwㄟW.『1XIAOSHUO.COM

 只是明知如此,倆人也不敢把話挑明,他們還沒有底氣搬弄大宋的是非。楊邦乂接道:“文安邦、武定國,二者皆不可少。”

 仇悆跟著點頭,意思也是同意這個觀點。高峰看到這裡暗自感歎一聲。

 這兩人都是文人出身,能看到一個國家文武皆不可缺的大形勢,而且敢於承認,說明二人心地還是坦誠的,只是大宋朝出現了重文輕武、營養不良的畸形局面,這又說明了什麽?

 誠然,皇帝對武將的恐懼有歷史的原因,所以才會有杯酒釋兵權,把武將排擠在一邊的事情生。可這麽多年來,國家受到那麽多的屈辱,甚至國家形勢早已危機,為何就沒有一個人提出一個可行的武定國的方案呢?

 這事看似簡單,實則並不簡單,高峰知道,楊邦乂和仇悆二人雖然能說出“文安邦、武定國”的那番話,卻不一定能看出來。

 大宋朝可以說是自有王朝以來最為民主的社會。沒有了武將的干擾,士大夫的地位大幅提高,使得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士大夫架空了皇帝,皇帝不得不屈從與士大夫的意見。

 澶淵之盟是宰相寇準的傑作,他在遼國大舉侵宋時,竭力勸阻了宋真宗的意圖南逃,又迫他禦駕親征,至澶淵督戰。一番較量之下,遼國吃了虧,於是雙方議和。真宗卻向談判官曹利用說出底線,一百萬歲貢。可是出了宮門,寇準就威脅曹利用說,如果敢出三十萬,就砍了你。

 曹利用無奈,隻得拚死談判,終於把銀絹歲貢壓至三十萬,從而簽下了有名的澶淵之盟。

 寇準是有才德的代表,還有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也是如此,他們身居高位,忠君愛國、憂國憂民,致力於國計民生,使得國家雖有憂患,卻無大礙。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如他們那般無私、高品,數百年浸淫下來的許多文人早已失去了風骨,他們只在乎高人一等的地位,隻關心個人的利益是否得到滿足,國家和民眾的利益不過是他們掛在嘴上的說辭,是他們謀取私利、贏取功名利碌的踏板。

 他們嘴上說的光明正大,做的卻是齷齪之事,他們道貌岸然,卻虛偽無恥。

 他們為了揚名而愛國,他們為了利益而忠心;他們為了私心而拉幫結派,他們為了目的而不惜手段;他們可以置朝廷的利益而不顧,他們可以視百姓的死活而不管。這是一種變了味的文人風骨,也是大宋慣出來的士人風彩,大宋的文人已走向另一個極端。

 一個國家一旦形成習慣,就是皇帝也左右不了局勢,士大夫在大宋就是連皇帝也左右不了的一個群體,而其矛盾累積,終於在元佑事件中爆了。

 元佑事件是新黨、舊黨之爭的結果,最終演變成排除異己的意氣之爭和仇恨之爭,在這個過程中,大批的能人志士淪入黨爭之中無法自撥。這是一次內爭,也是一次大傷筋骨的利益之爭,損失的不光是文人階層,更多的是大宋的中堅力量。其導致的結果便是成就了蔡京等賊,使其權傾一朝,擅權愚君,誤國誤民。

 從此以後,文人的風骨走向了末路,他們變成了權利的奴隸,若想讓他們再挺起脊梁來建設大宋,已成為笑談。

 一個國家的**,先開始於官僚的**,接著是司法的**,接著是教育的**,最後是軍隊的**。當一個國家的****到了極致的時刻,這個國家也是無藥可救,即便是秦始皇複生,漢武帝轉世,也是無力回天,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滅亡。

 文人一枝獨大的局面便是軍隊成了附庸。用你時,讓你衝上前,成,功是文人的;敗,責是你的。不用你時,你就是臭狗’屎,放在哪裡都有人嫌臭。

 一枝獨大的文人若再腐化墮落,問題將更為嚴重,對軍隊的影響更是致命的。本就束手束腳的大宋軍隊在這幫文人面,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眨眼間便從根裡腐爛,成了一群無用的擺設。

 這就是文人統領下的國家特色,也是國家喪失戰鬥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當然,若把這些算到文人頭上有些勉強的話,那要命的就是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時,文人總是比武將多出一條考慮,以屈辱換和平。

 “內戰內行,外戰外不行”。這是文人的作派,也是文人的特色,而且展到一定程度,還會有卑膝投降的一批人出來,這幫文人完全脫掉了底褲,成了敵人的助手。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大宋展到現在,早已是岌岌可危,沒有誰有能力把它支撐起來。武將不行、文人不行、皇帝也不行。

 這是一個紛亂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更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不破不立,或許只有打破一些舊傳統才能建立新秩序,高峰的著眼點就在這上面。

 此時此刻,靠武將成不了事,靠文人救不了國,靠朝廷更會走向無底的深淵,高峰只能靠自己。

 他不想拯救帝王將相,也不想拯救整個大宋,他隻想自保,同時盡量控制事態展,使民眾少些傷亡,多些覺醒。

 他的蝴蝶翅膀沒有扇動宋江起義的變化,那就說明事態還在預料之中,對此,高峰深出一口氣。

 宋江起義只是一個引子,天下大亂才剛開始,接下來是方臘起義,還有張仙、賈進、高托山等起義;甚至還有軍隊在鎮壓農民軍起義的過程中,因“殺良冒功”“殺普通老百姓湊數字”的做法而激起的倪從慶等起義。

 這些都是摧動大宋這棟大廈傾倒的一些內因,高峰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他此時隻想摸摸楊邦乂和仇悆的底。

 “兩位大人,如果天下大亂,朝廷又無力應對,二位將做何計?”高峰再次對他們的話不置可否,反問了一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