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工程師》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利互惠
太師府。ranw?en  `

蔡對坐在堂上的蔡京講道:“父親,我已按高知州的意思在朝堂上把處理宋江的意見講了出來,陛下和諸位大臣對明著授官、實則流放的建議沒有反對,只是,此事宋江能答應嗎?要知道他可是要流放到海外的小島上去。”

蔡京擺了擺手,道:“此事高知州會處理好,毋庸擔心。”隨之又道:“就沒有別的意見?”

蔡明白蔡京的意思,這是在問蔡攸什麽看法,於是他把蔡攸的整個表現都講了一遍。

蔡京聽聞,皺了皺眉,卻沒有說話,他側身從桌上拿出一封信遞給蔡道:“你看看這個。”

蔡很快看完,卻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然。

“父親,這是高知州的回信,滿篇都在講教育學社,這是何意?”

蔡京兩眼露出一種光彩,他微微一笑道:“我已經退了下來,朝堂上的事自然無力再管,可又閑來無事,便尋思找點事做,於是我給高知州寫了封信,隱晦的提到了這件事。這就是他的回信,你說他什麽意思?”

“難道他也想讓父親辦教育學社?”蔡問道。

“正是。”蔡京心情舒暢地說道。

看到這裡,蔡立馬明白了,原來自己的父親考慮的更多。

蔡京為三朝元老,中間雖幾起幾落,卻已位極人臣,其權勢之大就算退了下來也能影響朝政。

然而,能影響朝政與當政還是兩碼事,退下來的他少了太多的算計,也少了太多的被算計,這就讓他有了閑暇思考自己的過往。

蔡京之才,古今憾見,連王安石都對其才華深為折服。可惜的是,他沒有用到正地方,全都搞權謀去了,甚至為了取悅趙佶,不惜勞民傷財搞花石綱。

這就是標準的有才無德,而且才能越大,對國家的損害越大。

蔡京閑下來思考的就是這個。

論地位,他曾經輝煌至極;論權勢,隨時可以左右朝局,哪怕退了下來;論金錢,那是多不勝數,幾輩子也花不完;論子孫,家中子嗣一個個都在朝中擔任要職。

這是一個羨煞很多人的身份,別人家哪怕有其中一項都要燒高香了,可蔡家,因他蔡京的存在,一切都有了。

只是蔡京還是不滿足,他知道自己的一些過往,單憑那些手段和陰謀,只能得到榮華富貴,卻得不到青史留名,更有甚者,還會得到奸臣的名頭,從而遺臭萬年。

到了他這把年紀和地位,豈能還做他想?他能做的也只是為身後計,這個身後計就是名垂青史。

只是,名垂青史何其難矣,蔡京雖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卻依然找不到可以令自己名垂青史的事情來,特別是他一個罷了職的老人家,更加難以找到出路。

所以,他借機會給高峰寫了封信,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這是對高峰的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赤果果的拉籠,他希望高峰能給他一個好的建議。

高峰很快就回了信,正是蔡京給蔡看得那封,信中詳細介紹了教育學社的情況,其意不言而喻,若能做好此事自然會名垂青史。

朝廷有太學,各地官府也有學府,更有眾多的私塾也在招收學生,所以說,大宋的教育還是相當到位的。

但是,這些教育機構無一例外,不但收費昂貴,而且課程單一,他們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入朝為官。

如此一來,既造成了貧民家的孩子上不起學,使得他們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還造成了讀書人的擁堵,使得人才浪費。

教育學社就不存在這一問題,

它免費供學生上學,而且培養的人才都流向了社會。這些人避開了入仕這條路,反而前景一片大好。因而,若能把教育學社辦好,絕對是樹立名望的好機會。

蔡京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笑得嘴都合不上,而蔡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在佩服高峰的同時,也在為父親高興。

也就是說,這兩人都認定了辦理教育學社的事情。

當然,教育學社並不是第一家,高峰與谷元早在多年前便辦理了一家,而且已培養出了好幾批學生。但是,這對蔡京來說並不算事。

一個小縣城辦起的教育學社,充其量影響就在那一小塊,哪有在汴京城辦一所來的效果好?再者說,蔡京一旦行動起來,可不僅僅辦一所,他準備鋪開了進行的。若是在全國各地辦上十所八所的,他蔡京的名望還不高到天上去?

值了。這是蔡京的心裡話。

從了解高峰起,他就感覺這個小夥子不錯,因而不遺余力的幫他,還讓他做了官,後來又多次維護,直到推薦他任青州知州。

目前看來,他的選擇是對的,高峰無論是做官,還是做事,都遠超他的想像,把寶壓在他身上,比壓在幾個兒子身上靠譜多了。在蔡京眼裡,高峰的成就將遠遠不止這一點,將來或許還在他之上。

既然看出了門道,蔡京自然對高峰青睞有加,在他認為,高峰就是他這一派系的人,誰也爭取不走。

所以,蔡京主動給高峰寫信了,心思也敢向高峰坦露了,這一切都說明他是鐵了心的想拉籠高峰。

要說高峰看不出蔡京的用意絕對是假的,但他又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作為六賊之首的蔡京,在高峰心中還是有很多抵觸,起碼他不願意與他同流合汙。

只是,事態一步步發展,他與蔡京相互借用的地方越來越多,互利互惠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他現在已很難擺開這個局面。

事實上,高峰更看出來了,他不可能在青州呆很長時間,或許三二年,等這邊局勢穩定下來,他很有可能調任到汴京去。

汴京對他來說完全是兩眼一抹眼,既沒有人脈,也沒有經驗,在這種藏龍臥虎的地方很難走多遠。

此時,他必須尋找一棵大樹靠上,而蔡京就是最好的一棵樹。有了蔡京的關照,他再稍加注意一點,定能在京城混得風生水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