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清之禍害》第427章 天子守國門
正當楊皇帝帶著自己全家觀看運動會的時候,歐洲人終於結束了他們長達十年的混戰。八一?中文網 =≤≤≠≤≠≠≤≈≈≈

 從北到南都結束了。

 以法國,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薩伏伊為一方,同包括英國,荷蘭,奧地利,葡萄牙,勃蘭登堡的另一方,在西班牙的馬德裡,正式簽訂馬德裡和約,原本歷史上他們是在荷蘭的烏德勒支簽的,而根據馬德裡和約,各國承認路易十四的孫子腓力為西班牙國王,統治包括西班牙,西屬尼德蘭,米蘭公國,薩丁島,西西裡島,那不勒斯等原屬於西班牙的所有土地……

 好吧,這都是路易十四他孫子的了。

 呃,這也都是他的了。

 至於其他方面,各國固有的領土上倒沒怎麽動,實際上雙方停戰只是因為筋疲力盡了,無論誰都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所以也都知道索取不了太多,歐洲各國混戰那麽多個世紀,哪些是能討價還價的,哪些是不能討價還價的,其實也都很清楚。真要想那些不切實際的地方,那就是不死不休了,包括路易十四也很清楚,比如他想要上奧地利,那就完全是和哈布斯堡家族不死不休了,所以他也是知道見好就收的,畢竟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整個西歐絕大多數土地都是他的了。

 同樣雙方也沒提賠款的事兒。

 主要是荷蘭說了,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反正我們沒錢了,你路易十四有本事那就繼續打,大不了我們再放水淹一次自己的家園……

 話說跟這種無賴沒道理可講。

 呃,他們也的確是真沒錢了。

 總之賠款是沒有了。

 總之持續十年的西班牙王位戰爭就這樣結束了,除了路易十四是個大贏家之外,其他幾乎所有都是輸家,而路易十四為了這個贏家的身份,把戰前兩千一百萬人口,打到了戰後不足一千八百萬人口,國庫更是空得耗子都落淚,說到底付出的代價也有點過於沉重了。

 當然,他終究還是贏了。

 至於其他人,荷蘭可以說輸得最慘,人財兩空,什麽都沒了,英國次之,不過好歹沒荷蘭那麽慘,奧地利再次,他們什麽也沒得到,倒是白白付出了無數士兵的生命,好在沒被楊豐把血吸乾,這是不幸中的萬幸,至於緊接著他們自己把脖子伸過去請楊豐放血,那是另外一回事,而其他那些參戰國,也基本上都是如此。

 總之都是輸家。

 而就在同時,以瑞典及被瑞典征服的波蘭為一方,同俄國在華沙簽訂和約也正式結束了大北方戰爭,後者向瑞典割讓已經被其佔領的所有土地,南部國境線基本退回到現代俄羅斯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邊界,北部則不得不向瑞典割讓沃爾霍夫河以西部分,實際上包括聖彼得堡在內的波羅的海沿岸,原本就是屬於瑞典的領土,這一次只不過是再繼續向後退,讓給查理更多的土地而已,基本上後退到諾夫哥羅德一線上。

 總之,這邊瑞典獲得勝利。

 原本咄咄逼人,不斷向西擴張的俄國,一下子被狠狠抽了回去,而且還吐出滿地的牙,彼得不但奪取的出海口夢想破滅,甚至還付出了包括莫斯科在內,幾乎最核心土地全部被打成一片廢墟的代價,然後又丟失了數十萬平方公裡土地,戰前他的國境線實際上到包括基輔在內的第聶伯河東岸,但這一下子後退了兩百多公裡,而且還丟掉了最重要的堡壘波爾塔瓦,使南部向著瑞典人敞開大門。

 而查理則繼續維持著北方霸主的地位,延續著古斯塔夫時代的輝煌,傲然地高踞在歐洲的頭頂,隨時準備南下去充當秩序的維護者,這個結果……

 呃,這個結果其實查理是很不滿意的。

 畢竟對他來說,只有把彼得吊死才算完美,不過現在他也無可奈何,上一次在莫斯科的幾乎全軍覆沒給他造成了重創,實際上直到現在也還沒恢復元氣,雖然他的軍隊數量得到了補充,損失的武器也得到了補充,但死去的那些精銳老兵卻是沒法得到補充的,現在幾乎全部由新兵組成的瑞典軍隊,能依靠裝備上的優勢還繼續掌握戰場主動權,逼得俄國人割地認輸,這就已經可以說很不錯了。

 另外他的後方也不穩。

 瑞典總共兩百多萬人口,打了這麽多年戰爭,青壯年幾乎都上了戰場,國內反對他窮兵黷武的也大有人在,而波蘭,丹麥這些被征服的國家,也不是沒有點小心思,同樣失去波蘭的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也正蟄伏在老巢磨礪爪牙。後者被他打敗後,只是不得不交出了波蘭王位,但這個王位本來就是虛的,o波的腦殘體制盡人皆知,國王只不過是貴族們推舉出來的代表,而奧古斯特的薩克森公爵和薩克森選帝侯身份可沒動,人家的實力並沒有真正受損。

 還有就是奧斯曼人的威脅。

 這樣縱使以查理的強悍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查理,查理,查理!”

 楊皇帝憂鬱地歎息。

 查理終究還是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和彼得血戰到底,不過能有這個結果也算不錯了,畢竟莫斯科燒成一片廢墟的情景,還是很令人欣慰的,反正只要查理繼續強大下去,早晚有一天還是要對彼得下手的,瑞典和俄國的位置決定了兩家必須得倒下一家,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既然這樣,那就讓他們兩家慢慢咬吧!

 他這邊慢慢修路就行。

 “隴海鐵路修到哪兒了?”

 楊豐問道。

 “啟奏陛下,估計再有一年就能修到秦州了。”

 小桂子說道。

 再有一年到天水,而天水到蘭州至少三年,這是原本歷史上解放後修這段鐵路的時間,這時候再快也不會比這更快,而蘭州至輪台得十年,這同樣是解放後蘭新線修築耗費的時間,輪台故地就在烏魯木齊南邊,基本上可以視為一個地方。而從輪台再向前到伊犁又得修好幾年,再向前就是中亞了,俄國人的外裡海鐵路從土庫曼巴希修到安集延花了整整二十年,剩下還得從土庫曼巴希坐船橫渡裡海,這樣算起來豈不是至少得四十年時間他才能乘坐火車到裡海?

 楊皇帝悚然一驚。

 這樣看來自己有生之年還不一定能乘坐火車到鹿特丹呢!

 “這不行,這絕對不行!”

 他下意識地說道。

 小桂子惶恐地看著他。

 很顯然這樣的修路度,遠遠配不上皇帝陛下的雄心壯志,但細想一下,他好像也沒什麽別的好辦法,修鐵路這活兒就是得很慢的,尤其是在他目前這種還很初級的技術條件下,要知道俄國人把鐵路從車裡雅賓斯克修到海參崴,還花了整整十三年呢,而且他們還是兩頭一塊兒修。

 但他怎麽兩頭一塊兒修?

 海參崴好歹是港口,俄國人可以海運築路材料,可這時候他哪有地方給中亞供應鐵軌?

 這樣好像得在山南或者北庭兩個省搞鋼鐵廠了,弄幾台小轉爐先運過去,找個鐵礦煤礦搞個小鋼鐵廠生產各種零部件再以此製造大型平爐,然後大規模製造鋼軌,從山南向外兩端鋪,同樣在甘肅找個地方也建鋼鐵廠,再從甘肅向兩端鋪。而在哈薩克那邊同樣也可以這樣做,那裡最不缺的就是煤礦鐵礦,但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就需要大規模移民了,要知道那可都是偏遠地區,目前幾乎沒有多少漢人的,整個北庭省算上被劃歸漢人的也不過才幾十萬人口,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什麽都不懂的牧民。

 山南省人口和北庭差不多,甚至比北庭還少。

 而如果以這種方式從無到有地修鐵路,需要建設的也不僅僅是一座鋼鐵廠,它需要礦山,需要道路,需要各種配套工廠,這些需要大量勞動力,這些勞動力還都得帶著家屬,這樣又需要為他們建各種公共設施,學校,醫院,政府機構等等,統統都是得有的,這樣一來實際上就是建設一座城市了。

 那麽需要的移民就多了。

 一座可以支撐修鐵路的鋼鐵廠怎麽著年產也得十萬噸,修鐵路不是鋪兩根鐵軌就行,所有附屬設施都得要鋼鐵,大到橋梁桁架小到螺絲帽,全都是鋼鐵堆積起來的,十萬噸是最低了。而支撐這個十萬噸鋼鐵廠正常運轉的工人也不少於十萬,這可不是三百年後的鋼鐵廠,無論挖煤挖鐵礦石大部分都是人力,鋼鐵廠裡同樣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工,那些製造鐵路附屬設施的也同樣需要大量工人。清末光一個萍鄉煤礦就二十萬職工,而它支撐的漢陽鋼鐵廠年產也不過十幾萬噸……

 當然,楊豐的鋼鐵廠是不會養那麽多閑人的。

 但整套體系算起來十萬也是最低數字了。

 十萬工人,那麽為他們服務的至少還得五萬人,這十萬人是不生產糧食的,也不可能從內地運輸,所以他們還需要農場支持的,那麽農業人口得多少?而這些人的家屬又得多少?也就是說這樣每一個鐵路延伸的中心點,最少也得準備四十到五十萬移民,這個數字幾乎趕上現在山南省的人口數量了。

 楊皇帝感覺自己腦門子疼。

 這時候邊疆地區對大明老百姓真沒什麽吸引力。

 “傳旨,朕要上朝!”

 楊皇帝突然站起身說道。

 “呃?!”

 小桂子茫然了一下。

 很顯然這個詞對他有點陌生,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趕緊跑出去傳旨,很快已經兩年零八個月又十四天沒上過朝的皇帝陛下終於上朝的消息,立刻轟動了整個南京城,一時間內閣,海6軍總參謀部,督察院等等各處機構一片雞飛狗跳,所有主事大臣匆忙放下所有工作,一輛輛馬車和蒸汽車迅向著皇宮匯流。

 “都到齊了?”

 楊皇帝戴著十二旒冕穿著十二章袞袍,端坐在奉天殿的龍椅上,滿意地看著下面跪了一片的文武大臣說道:“今天朝議的內容很簡單,朕要建西京。”

 “陛下,西京設於何地?”

 已經正式接過相班的邵廷采問道。

 大明目前只有南北二京,原本的中都鳳陽廢除,畢竟這個中都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只不過為朱元璋他爹的陵墓單獨設立了一個管理機構而已,而北京和南京這都是法定的都城,楊皇帝想住哪兒就住哪兒,但內閣這個是長駐南京,不過西京和東京的設立也早在民間議論當中,畢竟有南京北京當然也就應該有東京西京,可這兩京設在哪兒,這個就得另外研究了。

 以西京為例,眾望所歸的當然是長安了。

 “北庭。”

 楊豐很隨意地說道。

 “北庭?”

 邵廷采茫然了一下,緊接著一副下巴砸地上的表情驚叫道:“北庭?”

 “對,北庭!”

 楊豐很肯定地重複。

 “陛下,陛下,這萬萬使不得啊,那北庭懸遠,距中原幾有萬裡之遙,且無鐵路相通,無水路連接,從南京出,縱然最快尚需數月才能到達,而人口更是稀少,北庭闔省不過六十六萬人口而已,尚不及中原一大縣,何以建都?”

 一名內閣大臣立刻據理力爭。

 “朕意已決,勿複多言,此次召集汝等只是告知而已。”

 楊豐擺出帝王威嚴說道。

 “那陛下,新都將建於何處?”

 邵廷采帶著最後的一絲希望問道,既然楊皇帝如此說,那把西京建在北庭也就確定了,他都神皇了自然金口玉言,不過北庭地方大得很,出玉門關幾千裡范圍都是北庭省的,要是建在東邊其實算算也不是很遠,隴海鐵路有個六七年也就修到玉門關了,西京的建設也需要時間,差不多建成後鐵路也就已經修通,只要鐵路修通距離就不值一提了。

 然後楊皇帝嘴裡蹦出一個讓他絕望的名字。

 “碎葉!”

 楊豐拍著身後地圖上一個位置很是激動地說道:“朕要效仿成祖皇帝,天子守國門,我大明如今四夷賓服,東,北,南皆無敵寇之危,唯有西方之寇尚存,碎葉為大明西境之盡頭,自是朕為百姓禦敵之所,朕的西京就要設在碎葉,設在這裡,朕要在這裡建一座堪比南京北京的大城永鎮西垂!”

 好吧,他拍那地方是阿拉木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