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鎮海前線兩軍大戰正酣之時,楊豐的戰爭機器也在全速運轉著。 這台機器從千裡之外的基隆煤礦開始。
在明軍士兵的刺刀和皮鞭下,那些清軍戰俘拚命地工作著,用鎬頭,用錘子,用鐵釺在黑色的寶庫上挖鑿著,一車又一車的煤炭就這樣被他們用血汗挖出來然後運往碼頭,倒入一台台煉焦爐乾餾成更高效的焦炭,然後這些焦炭裝上排隊等待的運輸船駛離港口。
當它們最終飄洋過海到達昌國港時,一輛輛最新式的四輪馬車和牛車早就等待在碼頭。
緊接著那些負責裝卸的苦力一擁而上,從船上卸下焦炭裝入馬車,然後沿著三合土鋪成的道路,運送到距離港口不遠的工業區,最後送進大帥私人名下的大明陸軍武器工廠,送進炮彈鑄造工廠,送進一台台熊熊燃燒的焦炭爐。
而在這家目前島上最大一座工廠的一間間廠房裡,數百台這樣的焦炭爐很壯觀地整齊排列著,熾烈的爐火熊熊燃燒,即便是冬天這裡所有工人也都幾乎全部光著膀子。在這些汗流浹背的工人面前是一台台石墨坩堝,坩堝裡面從大帥府直接運來的碳鋼錠,正在被焦炭燃燒的高溫熔化成火紅的鋼水,當那些老師傅用肉眼觀察鋼水顏色合適後,緊接著倒入一個個同樣由大帥親自弄來的合金鋼模具,放入水中迅速冷卻成一枚枚炮彈和手榴彈的彈體。
然後這些半成品被直接送往距離不遠的裝配廠,由裝配廠內一個個坐在工作台前的工人,甚至包括大量女工在內完成後續工作。
這時候女工已經大量使用,畢竟楊豐統治下只有二十多萬人口,在維持超過兩萬軍隊的情況下,女人必須得參加工作才行,甚至在黃薇和大帥的婚事確定後,就連主動報名當兵的姑娘都出現了,這時候楊大帥都已經被神話,連他的未婚妻都當兵,其他人難道還比大帥夫人更尊貴?
在這些工人的身邊擺放著一個個裝滿火藥的木桶,他們面前擺放著一架架天平,一盒盒鋼珠,用天平稱量出標準重量的火藥,數出相同數目的鋼珠迅速裝入一枚枚空心的炮彈手榴彈,然後為炮彈搭配好符合規格的木管引信,為手榴彈裝上導火索和木柄,貼上帶著蠟封頭三硫化四磷火柴的膠布,一枚枚真正的炮彈和手榴彈就這樣在他們手中誕生。
這些恐怖的殺戮工具隨後裝入木箱貼上封條,運送到碼頭上的軍用倉庫。
而這些炮彈和手榴彈內的火藥,則來自同樣屬於楊大帥名下的另外一座工廠。
在這座位於昌國以北十幾裡外山中的工廠裡,那些忙碌的工人將楊大帥給他們弄來的土硝,從倭國購買的硫磺,本地自產的木炭,按照最新配比倒入一口口鐵鍋,經過一系列工序最終炒製成一桶桶火藥。再將這些火藥根據不同用途進行加工,變成大小不同的顆粒裝入木桶,送到炮彈和手榴彈的裝配廠變成炮彈,送到火炮的包裝廠變成絲綢藥包,送到引信製造廠變成一根根木管引信。
同樣也送到了子彈製造廠。
在子彈製造廠內,幾乎清一色的女工坐在工作台前,守著一桶桶顆粒狀火藥,一盒盒鉛製彈丸,手工卷好的浸油紙筒等各種原材料,細心地用天平對火藥稱重,倒入紙筒塞進彈丸封口變成一枚枚紙殼子彈,然後裝進木箱貼上封條同樣送往碼頭。
在那裡和炮彈手榴彈等其他彈藥一起,裝上往返鎮海和昌國之間的運輸船,然後送到士兵手中射向城外的清軍。
而這僅僅是彈藥的製造。
在這座已經變成一台戰爭機器的島上,還有更多的工廠。
在步槍製造廠裡,鍛造廠用水壓機鍛壓出來的,鑄造廠裡用模具鑄造出來的,木器廠用木匠手工製造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零部件源源不斷匯總到那些忙碌的工人面前。然後他們再拿出一根根在另一個時空用現代化機器挑出了膛線的優質鋼管,將這些東西組裝在一起,就變成一支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前裝線膛燧發槍。再搭配上一支支同樣由另一個時空的工人,用合金鋼鍛壓出來的刺刀,裝入木條箱貼上封條送往陸軍的倉庫,發到一營又一營新招募的士兵手中,讓他們拿著到鎮海去,用清軍士兵的生命完成他們由平民到士兵的轉變。
而在火炮鑄造廠裡,幾乎相同的過程也在一遍遍重複著。
來自倭國的銅經過更進一步精煉後,和楊大帥弄來的錫等材料一起,最後變成優質青銅,在坩堝內熔化的銅水,被倒入同樣由楊大帥弄來的合金鋼模具,冷卻後就變成了一門門大炮的炮管坯件,然後再送到水力鏜床上徹底完成最後轉變,接著送到總裝廠和其他木製或者鋼製或者銅製或者鑄造或者鍛造的部件組裝起來,就變成一門門威力巨大的火炮,變成戰場上最恐怖的武器。
而在盔甲製造廠,大量女工也在不停忙碌著,從大帥府運來的,在另一個時空用衝壓機衝壓的不同規格鎳鋼板,在她們手中裝上適合人體的各種內襯,裝上裝飾用的各種標志徽章,最後變成一件那些士兵穿在身上讓姑娘們兩眼放光的銀色胸甲。
還有軍服製造廠,還有車輛製造廠,還有……
還有更多的各種各樣工廠在為戰爭服務。
甚至就連那些閑在家裡的老太太,都在為士兵的軍服繡各種標志,以此換取帶著大帥頭像和日月雙龍徽的銀幣和銅幣,楊大帥現在可就不缺這個,畢竟他剛剛得到了幾百噸白銀,甚至都已經開始準備鑄造金幣了。
從煤礦到運輸船,從運輸船到港口,到那些裝卸工,運輸車輛,再到一座座工廠,一台台機器,一個個忙碌的工人,都是這台戰爭機器上的一個齒輪,一個螺絲釘,一個微不足道卻必不可少的小零件,這所有零件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高效戰爭機器。
矗立在大海盡頭,噴吐著滾滾濃煙,張開血紅的大口,吞噬著無盡的生命。
“也就還差煉鋼爐了。”
看著鑄造廠內熱火朝天的景象,楊大帥一臉感慨地說。
他的煉鋼爐遇到了點小麻煩,主要是林倩找不到符合他要求的轉爐了。
這個女人給他找了一圈兒,最後除了博物館裡面只剩下殼子的,就沒找到哪兒還能有吹空氣的小型轉爐,吹氧氣的倒有的是,吹空氣的是真沒有了,那邊的華夏聯邦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但也同樣是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國,哪怕是普通鋼材人家也都多少年前就全換成氧氣爐了。
所以她乾脆自己給楊豐製造了一種。
不過這個需要點時間,直到現在還沒完成,倒是她給楊豐製造的轉爐,充分照顧了這家夥目前的實際情況,只是一款一次最多能煉一噸鐵水的小轉爐,而且很多不必要的零碎都沒有,按照楊豐的力氣,他自己一個人就能從那邊整體拖過來,甚至很多原本需要電動的地方,用人工就能夠完成,不過鼓風機還是得需要機器。
“大帥,這就是您所說的戰爭機器。”
他身旁的邵廷采同樣用迷醉的目光,看著那一台台坩堝裡鋼水翻湧的壯觀場景。
鎮海之戰的確震撼了所有人,到現在為止連同上一次戰鬥的,明軍傷亡加起來才剛過一千,實際戰死加上傷重不治死亡的才僅僅四百人而已,但清軍的傷亡數量已經接近了三萬,死亡的數字基本上一半。也就是說近四十名清軍士兵的命,才能換一名明軍士兵的,而且這主要還是因為明軍多數新兵, 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如果全是一二兩營的老兵,用馮禎的話說,死一個明軍至少得讓清軍死一百個。
這樣的傷亡比,即便是明軍借助守城優勢,那也是相當恐怖的。
盡管整個昌國都在傳頌明軍士兵的無敵,但那些頭腦清醒的人卻都很清楚,明軍力量的真正根源在這裡,在這些日夜不停的工廠裡,這裡的每一台機器發揮的作用都不亞於一門大炮,這裡的每一個工人都相當於一名士兵。
沒有他們,明軍早就敗了。
“呃,這算什麽,一株小幼苗而已,頂多才算剛剛破土,真正的戰爭機器,要海上航行著幾千幾萬噸的,不用風帆的戰艦,陸地上行駛著不用馬拉的鋼鐵的戰車,甚至天空中還飛行著會飛的機器,那時候士兵手中的步槍可以自己裝彈,那時候的大炮一炮可以打到上百裡外,那時候的火箭會自己拐彎擊中目標。”
楊豐很是豪邁地說。
這個噸是他自己規定的,相當於一千斤,當然是這個時候的斤。
“您說的是神仙們的戰爭吧?”
邵廷采悠然神往地說。
“神仙?對,我就要帶你們做神仙,用技術把人變成神仙!”
楊豐說道。
“那估計我這年紀是看不到了。”
邵廷采說道,他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
“你好好活,活到一百就差不多了。”
楊豐笑著說。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