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清之禍害》第470章 世界和平
在看過了大明的民主和平等之後,孟德斯鳩就已經可以說徹底地淪陷了。筆@趣@閣W。UE。

 當然,實際上這時候已經從他爹手中繼承波爾多法院院長職位的他,和年輕一腔熱血的伏爾泰多少有點不同,他還需要了解得更深入一些,接下來他又在楊豐安排的人陪同下,繼續在大明各地遊歷,白天看晚上奮筆疾書寫作他的見聞和分析。尤其是那位丹徒伯世子因為打人致傷被廢除襲爵資格,而且丹徒伯本人登報謝罪,甚至親自去受害者家裡公開登門謝罪後,他更是受到了極大震撼,直接被大明的平等與法制精神所折服了。

 總之一本取代了波斯人信劄的遊記,就這樣隨著他的遊歷逐漸完成,然後變成了一門指向法國封建制度的大炮,向著路易十四的du裁統治發出正義的怒吼。

 當然,楊皇帝沒工夫陪他。

 好歹也是日理萬機,這只是玩玩小遊戲而已,要是天天玩這個就不務正業了,就在他陪孟德斯鳩感受大明民主和平等的時候,內閣和軍方之間的討價還價終於也塵埃落定,內閣最後還是同意了為軍方撥款給每一個營購買十二挺機槍組建槍炮哨,之所以打動那些尚書們的,還是加強後的營作戰效能增強能夠在某些方面代替旅來行動。

 比如說對付遊擊隊。

 這時候明軍在戰場上真正的大規模交戰已經沒有了,尤其是在中東,沒有什麽正規戰中能對抗明軍的,主要就是zhen主勇士們的遊擊戰,過去一個步兵營進行深入山區的掃蕩很危險,畢竟那些zhen主勇士們真要玩豬突,僅僅一個步兵營很難擋住,明軍一個步兵營扣除炮隊和各種亂七八糟人員,真正參戰的也就不過八百多支步槍,這東西再快還能打出多少子彈?

 一萬zhen主勇士絕對淹沒了。

 而在信仰的力量下,那些長老們召集一萬炮灰並不難,老人小孩在前面消耗明軍的子彈,青壯年在後面當主力,衝過攔截線之後玩彎刀,明軍就算素質再高也擋不住源源不斷的勇士,最後累也累死了,之前在漢志已經有過一次一個步兵營差點被一萬zhen主勇士給淹死的例子,幸虧附近兩個營救援得快,但這也讓郭洪不敢再以營為單位掃蕩。

 但加上十二挺機槍後,一個步兵營基本上就不會再害怕什麽zhen主勇士了,這些機槍在一分鍾內打出的子彈,幾乎相當於大半個步兵營,同樣寬度的戰線上,火力密度陡然增加一倍,對於勇士們無疑就是災難了。

 這一點很重要。

 這就相當於掃蕩效果暴漲三倍。

 而財政上的負擔,卻僅僅增加了給機槍購買子彈的錢,如果不這樣的話,就得以旅來執行掃蕩任務,這樣在作戰資源上的浪費就不是幾顆子彈錢了。

 這個結果楊豐也很滿意。

 實際上這樣明軍的步兵營基本上就和二戰時候,華北戰場上的日軍大隊差不多了,雖然這樣想有些別扭,但事實上明軍在各處戰場上扮演的角色,也就和地道戰裡的山田差不多,包括乾活兒的風格也都是一樣一樣的,甚至郭洪這個惡棍連三光政策的口號都喊出來了,搞得楊皇帝聽到後還挺茫然。

 而就在此時,奧斯曼帝國和俄國還有波斯的戰爭也結束了。

 奧斯曼人不但收復了北頓涅茨克河東岸,以及高加索地區所有被俄軍之前佔領的土地,而且還經過一場血戰,奪取了俄國的察裡津,可憐彼得一世再次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搶到一口肥肉反而最後被人家撕下一大塊,而他的難兄難弟侯賽因,同樣被艾哈邁德撕掉了整個西北部,還在明軍的威脅下,不得不主動求饒最後換取了奧斯曼人停戰。

 當然,艾哈邁德也同樣損失慘重。

 他在俄國和波斯的勝利,只不過是為了出口惡氣,而他損失的那些廣袤領土,卻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阿爾及利亞,昔蘭尼加,的黎波裡,埃及,巴勒斯坦,漢志,巴士拉,特蘭西瓦尼亞,克裡米亞,比薩拉比亞,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波斯尼亞這一連串的名字,永遠從奧斯曼帝國消失了,多察裡津和大不裡士兩個名字又算什麽?

 一點點安慰罷了。

 “波斯人求饒?”

 楊豐說道。

 “是的,陛下,波斯人的使者到了巴士拉請求和談。”

 馮禎說道。

 這時候明軍已經在布什爾港完成了會師,兵鋒直指設拉子,不知道明軍真實意圖的侯賽因和那些寺廟長老們,正拚命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趕往設拉子保衛這座古波斯帝國的榮耀,曾經的帝國中心波斯波利斯,但很顯然他們也知道這並沒什麽卵用,這些天從布什爾起飛的明軍飛艇經常過去轟炸,這些連禁寺都沒放過的惡魔,早就把波斯人的勇氣給瀉得差不多了。

 這種情況下,屈膝求和成了最明智選擇。

 “可以。”

 楊豐說道。

 “但是條件必須講清楚,割地賠款就不需要了,但他們要允許咱們修建從巴士拉到阿什哈巴德的鐵路,還有鐵路沿線駐軍權,我們的軍隊可以在鐵路線兩側三十裡內駐扎和自由行動,當然這個范圍內礦產勘探開采也歸我們,還有就是大明在波斯的治外法權還有議定關稅權,總之就是以這些做交換,換取他們不用割地賠款了,甚至阿巴斯港和布什爾港也可以還給他們。”

 緊接著他又說道。

 阿巴斯港和布什爾港對他沒什麽用處,到時候各留一個租界充當商業區就行,他現在最想要的是鐵路,既然艾哈邁德不能奪取波斯,那麽這條鐵路就只能通過侯賽因來實現了。從巴士拉向西經過阿瓦士然後直插德黑蘭再分開,一路到阿什哈巴德一路則到巴庫,這條鐵路今年開工基本上西域鐵路修到龍城時候也就可以完工。這樣中間就只剩下橫穿中亞的一段,而中亞的草原區施工簡單,兩頭並進,五年內足夠完成接軌,這樣也就是說在最多十五年後鐵路就能繞過裡海進入歐洲。

 剩下就是在東歐不斷延伸了。

 “如果波斯人不答應呢?”

 馮禎問道。

 “那就準備打到伊斯法罕,命令向波斯灣再增派一個軍,還有哪幾個軍都沒有打過仗?”

 楊豐說道。

 “第十一至十五軍都還沒有過實戰經歷,當然這五個軍的將領都是打過多年仗的。”

 馮禎說道。

 明軍步兵十五個軍,騎兵兩個軍,第一騎兵軍駐西域,第二騎兵軍在也門,步兵第十軍常駐呂宋,第八軍常駐鎮南,第九軍常駐錫蘭,第二軍常駐孟加拉,第七軍駐埃及,第六軍則駐扎巴士拉,剩余九個步兵軍分別駐扎國內各地。但實際上這時候國內根本沒有什麽事情,其他那些好歹都是經歷過國內戰爭的,但後期新編的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軍就根本沒有上過戰場了,當初新編這五個軍是因為感覺兵力有些不足,可實際上明軍戰鬥力太強,一個軍就足以輕松推平一個國家,根本就不需要額外支援。

 這樣這五個軍就從沒上過戰場。

 當然,主要將領和中級軍官,基本上都是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畢竟這些年明軍東征西討,就不缺這樣的人,軍校生畢業通常都是送到一線,先出去見見血再說。

 “那就增派兩個,漢志戰場上加一個,波斯戰場上再加一個,另外再調兩個軍和第二,九兩個軍換防,尤其是第九軍,都駐錫蘭那麽多年,也該回國休息一下了。”

 楊豐說道。

 當然,他並不知道,第九軍上下才不愛休息呢,他們在錫蘭和印度各殖民地當太上皇當得別提多開心了,那是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很多軍官甚至士兵都可以說劣跡斑斑,放到國內駐軍身上,第九軍全軍估計槍斃一半那都不過分。但這種好事也的確不應該他們獨享,畢竟國內那幾個軍也都對此望眼欲穿,迫切需要到遙遠的殖民地去釋放一下他們那一直被壓抑的野性。

 “那不如乾脆來一次全面換防。”

 馮禎說道。

 很顯然他是明白國內各軍官兵心情的。

 “全面換防?”

 楊豐沉吟一下。

 現在倒也的確可以了,波斯那邊沒什麽問題,侯賽因只要不是傻子就會接受條件的,否則明軍真要去揍他,他也沒有地方可以逃,就他那幾百萬人口,也抵擋不住明軍的真正進攻,話說加預備役的話,明軍總兵力都快趕上波斯總人口了,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而埃及也沒什麽戰事了,其他無論東南亞還是南亞,都同樣沒有什麽戰事。

 這樣的話倒的確可以來一次大規模換防,以國內各軍替換國外各軍,既可以讓國內各軍去殖民地發財,也可以讓殖民地各軍回國換換心情,另外還可以防止各地出現獨霸一方的情況。雖然在明軍的體系下,出現軍閥是肯定不可能,因為大明的所有軍火工業都在本土,本土以外是不允許生產製式武器的,實際上除了皇室的兵工廠,也沒有民營軍火企業有製式軍火生產權,不過像那些坐鎮一方久了的將領們玩利益集團的情況卻是不可避免。

 戰爭期間不好調換,畢竟一切以勝利為目標,一個熟悉情況的將領,帶著一群熟悉環境的士兵,肯定要比一群兩眼一抹黑的要強得多,但現在除了漢志,基本上沒有真正戰鬥,那麽進行一下調換就沒問題了。

 “好吧!”

 楊豐想了想說道。

 就這樣,除了那兩個騎兵軍之外,明軍陸軍所屬十五個野戰軍紛紛開始了大換防,原本駐扎本土的調往各屬國和邊疆各省,原本駐扎外面的,則調回國內進行休整,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好在目前大明強大的海運能力足夠保證這種級別調動,海軍的運兵船不夠就征用民船,一艘艘滿載士兵的巨輪從本土各港出發,紛紛駛向或千裡或萬裡之外。

 這可把波斯人嚇壞了。

 明軍又沒說是換防,當通過在大明的間諜,知道至少兩個軍正在調往波斯灣後,侯賽因嚇得腿都軟了。

 明軍一個軍,再加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就把他打得跟喪家犬一樣,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要是再加兩個軍,整整十萬明軍壓過來,他哪還有活路,話說這時候他能夠拚湊起的軍隊,總共也就十幾萬而已,他拿什麽抵擋十萬明軍的進攻,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尤其是楊豐還答應把阿巴斯港和布什爾港還給他。

 這還不趕緊爽快點答應?

 不光是他,就連那些寺廟長老們在知道明軍兩個軍正在殺過來後,也一下子全萎了。

 不就是修一條鐵路嘛!

 不就是鐵路沿線駐軍嘛!

 不就是治外法權嘛!

 這些通通都好說,只要明軍龐大戰爭機器別碾壓過來就行,要知道明軍打下波斯的話,那麽這些長老們統統得去那寶石鑲嵌的花園, 去和一堆chu女作伴,很顯然在長老們眼中,現在的生活更有吸引力。

 就這樣,波斯人迅速接受了楊豐開出的條件,然後大明帝國和波斯的使者,在阿巴斯港簽署了正式的停戰協議。

 後者同意將大明佔領的胡齊斯坦地區割讓大明,另外向大明無償提供一條寬度為三十裡的鐵路區,這條鐵路區具體由以後的鐵路勘探線路確定,但具體長度不限,明軍在鐵路區內有駐軍權和自由調動權,另外鐵路區的礦產勘探開采權歸大明所有,當然還少不了治外法權,關稅議定權,還有聖教在波斯的傳教權。

 而大明則向波斯歸還包括阿巴斯港和布什爾港在內的被佔領土,不過在這兩個港口各保留一處租界,另外還有在這兩個港口的駐軍權。

 至此大明與波斯之間的戰爭結束,同樣,除了漢志之外,明軍在各處戰場上戰事也全部結束,至於漢志戰場,這個楊皇帝是不準備結束的,他的目標是把整個阿拉伯半島徹底清理乾淨,所以漢志不被滅亡他是不會停下的。

 所以漢志人民的苦難還得繼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