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清之禍害》第173章 蒸汽大時代
當大明海軍陸戰隊登陸馬六甲的時候,這場戰鬥就已經很簡單了。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哪座城門需要像聚寶門一樣,得使用重火箭炮持續轟擊,實際上別說城門了,就法摩薩城那二點五米厚的城牆都承受不住八十斤火藥的爆炸,六具重火箭發射車在城外一字排開,緊接著六枚重火箭拖著熾烈的尾焰飛出,轉眼間對面的城牆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片片倒塌。

 “上刺刀,衝!”

 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旅長軍刀一指吼道。

 不過城破後才是真正戰鬥的開始。

 就在一隊隊明軍士兵端著上刺刀的步槍,從一道道缺口湧入法摩薩城的同時,殘余的東印度公司守軍和武裝起來的荷蘭僑民,立刻端著同樣上了刺刀的步槍凶悍地迎擊。

 這些荷蘭人可不是康麻子的八旗精兵或者一觸即潰的綠營,但凡跑來東方淘金的,那都是些真正的亡命徒,這座城堡裡也是有一萬多人口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隨時都能拿起武器參加戰鬥,雖然被炮擊轟死不少,但仍舊有超過四千人參加了對明軍的戰鬥,在狹窄的城堡內雙方武器的差距被大幅削弱,殘酷的肉搏戰真正展開。

 這也是明軍遭遇的第一次真正血戰。

 來自西方的殖民者和來自東方古老帝國的戰士們,呐喊著撞擊在一起,凶狠地將刺刀刺向對手的胸前,在血光飛濺中決定著誰才是這片土地的主宰者,子彈的呼嘯聲,手榴彈的爆炸聲中,死屍不停在狹窄的街道上倒下,鮮血在石板的道路上流淌。

 這是血戰,這是勇氣與意志的較量。

 不過很快結果就已經失去了懸念。

 因為在法摩薩城外,和絕大多數南洋城市一樣也居住著大量的華人,甚至還有那些馬來人,他們也不會錯過這種打落水狗的機會,荷蘭人騎在他們頭上已經六十多年了,雙方怎麽可能沒有仇恨,就在明軍殺進法摩薩城堡的時候,大批手持各種武器的華人和馬來人也從各地湧出,潮水般湧入這座城堡,加入到了殘酷的巷戰行列中。

 “不錯!”

 就在明軍血戰法摩薩城堡的時候,他們遙遠的家鄉,楊王爺正站在昌國造船廠的碼頭上,看著遠處一艘試航的新船。

 這座造船廠經過了這些年不斷的發展,規模已經很可觀了,雖然還沒有涉足軍艦建造,但由這裡建造的商船,早就已經航行在各條航線上,去年甚至建造了一艘排水量超過千噸的大型遠洋商船。不過因為國內木材的問題,這裡建造的大型船隻依舊需要從南洋進口木材,所以成本要比較高一些,真正受歡迎的還是那些小型的內河以及近海商船,而現在試航的,正是一艘這樣的商船。

 當然一艘普通商船的試航是不會引來楊王爺,另外還有十幾萬圍觀者的,因為這艘商船和其它的不一樣。

 這是一艘十幾丈長的雙桅帆船,和絕大多數近海船一樣,配備的是中式硬帆,這種船帆遠比歐式的軟帆更適合中國沿海多變的風向,而且遠比歐式軟帆更廉價,昌國造船廠建造的民船絕大多數都是硬帆。但和其它帆船不同的是,這艘船沒有中間的桅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冒著滾滾濃煙的高聳煙囪,而在煙囪的兩側,各有一個水車一樣的東西正不停地轉動,在這兩個水車的帶動下,降了帆的木船居然在海面上跑得堪比順風時候,這一幕引得岸邊一片驚歎。

 “十二裡,就算不用船帆每小時也能跑十二裡,如果加上船帆順風的話,估計可以跑到十五甚至二十裡,而且完全不用再考慮風向問題,就算是正逆風也不需要慢吞吞跑之字航線。如果使用這種船的話,估計用不了六天就能從昌國輕松跑到大沽口,無論什麽風向都可以,而且還可以在長江上逆流跑,如果咱們的運礦石船和運煤船全換成這個,那麽運輸量至少得增加三成。”

 邵廷采掐著懷表說道。

 “那就多造。”

 楊王爺很大氣地一揮手說道。

 “但這樣的話煤炭就又緊張了。”

 邵廷采說道。

 “不用擔心,魯南還有大煤礦,而且是真正的大煤礦,另外徐州一帶也有,煤炭的問題不用擔心,咱們大明就不缺煤,馬上這運河就要被打通了,到時候你要多少煤就有多少煤。對了,你們還得再造一種運河上專用的火輪船,這種船本身不用太大了,也不用考慮什麽抗風浪,但蒸汽機一定要大,後面可以拖著一串老式的沙船,就像拉車的馬一樣拉著沙船跑。”

 楊豐說道。

 “這個東西好,咱們在長江上也能用。”

 邵廷采驚喜地說。

 “另外還有,咱們國內缺乏適合造遠洋船的木材,就算以後咱們打下南洋,這種木船也沒有什麽前途了,木料需要的陰乾時間太長,而且木料的砍伐也必須深入森林,這樣造成了成本高昂,那麽為什麽不用鋼鐵呢?”

 楊豐說道。

 “鋼鐵船?”

 邵廷采驚叫道。

 “對,用鋼鐵造船,馬上唐山鋼鐵廠也要投產,接下來鋼鐵產量會劇增,新的軋鋼機也在研製中,未來鋼板的製造問題會解決,那麽為什麽不用鋼板造船呢?這個你們可以先研究一下,不妨造一艘小船試驗一下。”

 楊豐說道。

 “好了,我們再去看看另一個”

 緊接著他說道。

 他的另一個是火車頭。

 從昌國東部現代舟山市區位置一直到西部的軍港,橫亙著一條數十裡長的鐵路,這裡依然是楊豐現在最重要的軍港和高科技中心,擁有目前可以說亞洲最大的海軍基地。另外還有華威鋼鐵的第一座鋼鐵廠,只不過現在主要生產高級鋼材,還有大明最大的一座兵工廠,盡管南京等地的新工廠都在建設中,但這裡至少在目前講仍舊是最大的。另外這裡還是大明最大的外貿港,每天國內國外船隻不斷停靠,運輸量大得驚人,為了解決馬車運輸力量不足,鐵路也早已經在這裡鋪設。

 當然,同樣是馬拉的鐵路。

 但今天,一頭噴吐著滾滾濃煙的鋼鐵怪獸,正拖著後面八個平板的拖車,在這條鐵路上以不輸於駿馬的速度狂奔著。

 “老何,你腿怎麽發抖啊!”

 楊王爺站在平板上,扶著面前的欄杆,笑著對他身旁一名手下說道。

 就在這時候,前面的車頭猛然鳴響了汽笛,那名手下腿一軟差點坐下去,其它手下也都一個個神情緊張,雖然他們可以騎著馬以同樣速度狂奔,但站在更加平穩的火車上,卻被嚇得臉色蒼白,盡管現在的時速只不過才每小時六十裡。

 楊豐造火車,當然不可能製造那些初級的東西,這輛被稱為火箭號的火車,實際上已經是一款真正實用的產品,可以拖著上百噸貨物,在鐵路上以超過二十公裡的速度行駛。而他們現在不過是才站了一火車人而已,可以跑到接近四十公裡,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稱得上風馳電掣了,畢竟戰馬衝鋒時候一般也就這個速度了,但戰馬維持不了幾分鍾,這列火車卻可以一直不停地這樣跑下去。

 “這個在南方用途倒不算大,而且南方多河流,這麽重的東西普通橋也受不了,修鐵路的話就得大量修橋,從成本上講不如小火輪船的內河航運,但要是在秦皇島和北京之間修這樣一條鐵路配上火車的話,咱們就不需要再擔心運河封凍的問題了。”

 邵廷采說道。

 不過他的話很快被風吹散,直到又重複了一邊,楊王爺才聽清楚。

 “僅僅是這麽簡單嗎?”

 楊豐在火車的隆隆聲中喊道。

 “王爺的意思是?”

 邵廷采說道。

 “咱們這一車拉了多少人?”

 楊豐說道。

 “四五百吧?”

 邵廷采說。

 “如果是四五百名士兵呢?”

 楊豐說道。

 邵廷采一激靈, 一輛火車拉了四五百名士兵,十輛火車就一個旅了,而且還是帶著足夠武器彈藥甚至重炮的旅,六十裡的時速不停前進,理論上一晝夜時間就可以奔襲一千多裡,這是什麽樣的機動作戰能力?蒙古人西征的那點機動性和這比起來那簡直就是渣,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鐵路的地方原本製約明軍的一切都不複存在,換句話說只要鐵路修到的地方明軍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接下來本王要修三條鐵路。”

 楊豐一臉豪情地說道:“一條從山海關到北京,一條從北京出居庸關到張垣,至於第三條,我要從洛陽修過崤山,修過函谷關,修過潼關,一直修到西安,然後再在海州建港口從港口一直修到洛陽,把江南,中原和關中徹底連接起來。再繼續向西不停地修,修到隴右,修到河西,修到西域,修到中亞,一直向前不停地修,修到荷蘭的鹿特丹。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三十年,本王要在活著的時候,乘坐著火車站在北海邊,本王的火車經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將插上我大明的旗幟,讓大明的天空中太陽永遠不會落下!”)。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