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菲美人》第552章 陳年舊案
因為擱淺已久的顧太光案件終於有了進展,又因為知曉了自己與蘭昭這埋藏已久的情分,接下來的幾日,唐菲的心情一直很是美麗。

一件案子難辦,但是兩件案子折疊到一起,似乎難度便也跟著呈幾何狀下降了。

更別說蘭昭的哥哥蘭墨在事發的時候早已經記事,對於當年的案件詳情也是知之甚詳,所以無形中倒是對皇上了解整個案件提供了許多與案宗不同的幫助。

皇上為了了解當年的這樁案件,曾經查閱卷宗,卷宗上對這起案件的記載十分簡單明了,無甚特別之處。

原來當年藍如海因為治理地方有功,政績出色,於是被朝廷從湖南郡升官至盛京城。

只是他在盛京城中才上任不過幾個月,湖南郡便爆發了一場先帝在位期間最大的蝗災。

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農作物產量也不高,一般的農民只要能吃飽便已經算是生活的不錯了,又哪裡會有什麽余糧呢?

是以在中國的古代,一旦發生蝗災,那便是致命的災害。

莊稼顆粒無收,百姓食不果腹,路由餓死骨這樣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人間慘案。

所以這個時候,朝廷的救助就變得尤為可貴了。

因為藍如海原本就出身於湖南郡,對於當地的生活習慣、物質產出也比較了解,加上他素來為人正派,大公無私,深得皇上的信任,是以皇上便對他委以重任,任命他為治蝗欽差,專門治理湖南郡的蝗蟲災害。

並撥了十萬兩銀子與他,隻教他收購糧食,以賑濟受災的百姓。

可以說,先帝確實是極為信任這位很有才能的朝廷新貴,這次的賑災欽差也算是一個歷練,如果他能將這個任務完成的好,那麽日後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藍如海出事便也正是出事在這個任務上,或者應該說是出事在那十萬兩的賑災銀上。

根據案宗所述,這個藍如海當真是罪大惡極,喪盡天良。

他得到了十萬兩賑災銀後,起了貪心,於是便勾結唐菲外祖父顧太光,也就是當年盛京城裡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收受賄賂,用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價錢從顧太光的手中買取劣質糧食。

什麽是劣質糧米呢?簡單來說,咱們平時吃的糧食都是大米、麥子,但是劣質的糧食就混雜一些糠皮。

糠皮是什麽?就是大米的殼兒。

在農村,那種東西是喂豬給豬吃的。

簡單講,我們平時正常的糧食若是一兩銀子一旦,那麽那種混雜了糠皮的劣質糧食就是1錢銀子一旦。

本來十萬兩銀子可以買到十萬擔糧食,現在卻隻買到十萬擔摻雜著糠皮的劣質糧食。

但是藍如海與顧太光私下達成交易,而剩下的九萬兩銀子被藍如海與顧太光兩個人平分。

貪汙賑災銀兩,這事若是真的,那還真算是喪盡天良。

先帝接到舉報的時候,當下便是大怒。

先帝雖然後期縱情於酒色,但是他本質裡還是一個好皇帝的。

到底是一代賢君武昌帝選定的繼承人,又怎麽真的會是酒囊飯袋呢?

湖南郡的蝗蟲災害危害極大,據後來統計,當年的那次災害總共叫湖南郡餓死了數萬貧苦百姓。

古代的大雲國雖然不講究什麽人權,甚至蒙利國還要延續著奴隸制度,但是古代的生產力本就低下,孩子的夭折率又高,人口是極為重要的資源。

一下子損失了這麽多的人口,對於湖南郡,不,應該是對於整個大雲國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帝也是每日愁苦萬分,

連頭髮都急白了幾根。是以驟然聽說藍如海居然貪汙了賑災用的銀兩,先帝大發雷霆、怒火中燒,便也不是什麽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先帝本就對藍如海的為人極其信任,沒成想他居然如此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所以在藍如海被舉報貪汙以後,先帝隻覺得證據確鑿,甚至沒有深入調查,便將藍如海與顧太光治了罪。

不得不說,藍如海也是倒霉。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也成了這次蝗蟲災害的犧牲品。

湖南郡發生了那麽大的災害,死了那麽多的百姓,朝廷卻一直沒有拿出什麽切實有效的方案去阻止災害的發生,這難免要引起百姓的不滿,引起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

總要有人對此負責。

皇上肯定是英明神武的,不然又如何能被稱作真龍天子呢?

藍如海便倒霉的成了那個負責的人。

殺了他,不但會對朝中的其他想要貪汙的官員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更是給了百姓們一個抱怨和憤恨的突破口。

大家就會說:“原來是這樣啊!原來不是因為朝廷不作為,也不是因為皇上昏庸,而是因為藍如海這個貪官作怪!殺的好!殺得妙!殺了他這個罪魁禍首, 咱們的大雲國便也清白了!”

藍如海就這樣成了犧牲品,而唐菲的外祖父顧太光則就是附贈品了。

沒辦法,這就是政治啊!

政治總是沒有黑白的,政治只有灰色。

當然,案件的卷宗將藍如海與顧太光記載成了足以遺臭萬年的大惡人,但是故事在藍如海獨子蘭墨的口中,又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在蘭墨的口中,自己的父親藍如海一直是一個憂國憂民、愛民如子的好官。

他先前在湖南郡任期,就鞠躬盡瘁,為百姓們勞心勞力,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將湖南郡那樣的荒蕪頹廢之地治理成了一個商賈雲集的綠洲。

俱蘭墨所說,在藍如海離任去盛京城的路上,不知多少的百姓夾道歡送。若不是一個以真情待百姓的好官,又如何能得到百姓們的真心愛戴呢?

據說當時藍如海出事,被先皇問斬,當年湖南郡治下的那些百姓都自發的聚集了起來,以性命擔保藍大人絕對是被奸人所害。

只是當時百姓們用一腔熱忱寫下的‘萬民書’,卻並未被送到先皇的手中,而是不知被哪位高層朝臣攔路攔截掉了。

案件發生之時,蘭墨年紀也不大,還只是個十歲出頭的青蔥少年。

只是因為藍如海一向對子女教育極為嚴格,當時正勒令蘭墨跟著自己學習處理公務,所以蘭墨對於案情倒是也多了幾分的了解。

皇上對於蘭墨所說藍如海公正廉明、得民心的事跡不置可否,卻敏感的發現了一個案件中的關鍵人物:戚震天。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收藏筆趣閣:手機版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