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蒙古朝廷準備遷都的時候,臨安府城也發生了大事情。
右丞相、樞密使賈似道突然開始推行經界推排法。
經界推排法並非是賈似道的首創,大宋朝廷已經實施過好幾次了。
所謂的經界推排法,就是清丈田畝,核實賦稅的辦法,以縣為整體,以都保為單位,選任公平之人,核實田畝和賦稅,造圖冊記錄,使民有定產、產有定稅、稅有定籍。
經界推排法以前稱之為經界法,賈似道此次加上了推排兩個字,以示區別,其實意思與以前是一樣的。
大宋朝廷的財政危機,一直都是存在的,賈似道出任右丞相、樞密使,掌控了朝廷大權之後,想方設法的解決財政的危機,景定三年推行了公田法,兩年不到的時間,又推行了經界推排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收取到足夠多的賦稅,維持朝廷的運轉。
應該說賈似道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實際實施起來,就不是那樣了。
就說這公田法,推行兩年多的時間,真正的官吏士紳有效的躲避了公田法的推行,而那些稍稍富裕的百姓,則是倒在了公田法的推行上面,為了能夠完成朝廷下達的任務,地方官吏想方設法將負擔壓到尋常百姓的頭上,導致大量的農民破產,被逼無奈變成了佃戶。
再說大宋朝廷所面臨的局面,其實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朝廷。
大宋朝廷時時刻刻都遭遇到蒙古韃子的威脅,延續百余年的時間,很多的地方都被蒙古韃子佔據,擁有的南方的江山,也不是特別的穩固,這麽多年以來,朝廷並未想過減少官吏的人數,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依舊是偏居一隅、縱情享受,導致老百姓的負擔愈發的重了。
此次的經界推排法,按照賈似道的設計,從剛開始推行的時候,就出現了重大問題。
本次經界推排法不丈量土地,以嘉定年間的經界籍帳為準,選任富厚公平之人,核實田畝稅賦,訂正田主、佃戶變動情況,計入圖冊,之後按照核實的情況確定賦稅。
早朝,賈似道宣布了準備推行經界推排法。
朝中諸多大人一片愕然,他們壓根都沒有想到,畢竟兩年之前的公田法,讓朝中的諸多大人吃過虧,他們想方設法規避了公田法,如今又出來了經界推排法。
皇上的身體已經明顯不行了,早朝都難以堅持下來,這樣的時候,應該是要以皇上的身體為重,以朝廷的穩定為重,其他的事情暫時可以拖後的,不知道為什麽賈似道突然提出推行經界推排法。
諸多的大人內心裡面,對賈似道的意見還是很大的,只是不會表現出阿裡,當年的打算法以及公田法,都是面對朝中的文武官員的。
等到賈似道宣布經界推排法實施的辦法之後,眾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氣,原來是以嘉定年間測量土地的基礎為標準,重新核定田主與佃戶,重新確立賦稅。
要知道如今這個非常時刻,若是重新去丈量土地,那是有著不小難度的。
皇上下旨,同意實施賈似道提出的經界推排法。
早朝結束,賈似道沒有直接回到府邸,而是來到了樞密院。
六部的尚書,以及戶部的諸多官吏,也跟隨來到樞密院,他們需要商議具體的推行辦法。
朝中的一切事宜,都是賈似道說了算,只要是賈似道開口提議的事情,皇上都是會下旨的,且皇上的身體眼看著不行了,皇太子趙禥恐怕很快就要繼位,趙禥乃是福王趙與芮的兒子,皇上無子,收趙禥為養子,景定三年的時候,趙禥得到賈似道最大的支持,被立為皇太子,可以想象,趙禥繼位之後,會更加的支持賈似道。
所以本次所謂的商議,也就是一種形式,就是賈似道下達指使和命令,其他人不會開口,朝中相關的部門和官吏按照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果然,賈似道沒有讓眾人開口,哪怕是六部的尚書。
按照賈似道的要求,從十月份開始,在京城一帶推行經界推排法,翌年開始在全國鋪開,最多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大宋務必全面實施經界推排法。
至於說各地推舉的負責執行清查任務之人,務必是當地寬厚公正之人。
翌日,在臨安府城推行經界推排法的告示,就張貼出去了。
臨安各級官府自然是兢兢業業,按照告示的要求來做事情的。
賈似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經界推排法居然引起了臨安府學府學生的注意。
能夠進入臨安府學府學習的學生,都是舉子的身份,標準的讀書人了,甚至有一部分的進士,因為暫時沒有謀求到官職,也沒有得到朝中官員的重視,不能夠成為幕僚,故而也在學府裡面暫時學習。
臨安府學府的學生,有上書皇上和朝廷的權力。
臨安府的部分學生,支持經界推排法,他們認為這麽多年過去,沒有重新確定土地歸屬的情況,是應該要好好的清理一番了,若是認真推行經界推排法,其實就是清理士紳富戶多佔地卻少繳納賦稅的情況。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學府裡面議論一番,可偏偏就有兩個學生喜歡頂真,他們暗地裡去調查官府推行經界推排法的實施情況了。
這兩個學生是舉人葉李和蕭規。
在臨安府推行經界推排法的第五天,兩人結伴暗地裡開始了調查。
僅僅五天的調查下來,葉李和蕭規就寒心了,他們發現了推行經界推排法之中的奧妙。
本次執行清理任務的,悉數都是由官府指定的富戶承擔,絕大部分人都是當地的耆老和裡正之類的,而這些富戶與地方官府勾結起來,清理過程之中,並未完全合適產業賦稅的情況,他們重點盯住了尋常的百姓。
賈似道推行經界推排法,其目的是讓朝廷的賦稅增加,故而給臨安府下達了具體的任務,其繳納的賦稅必須在原來的基礎上,至少增加一成左右。
耆老和裡正一方面要完成清理賦稅的任務,一方面要減輕自身以及親朋好友的任務,故而在核算之時,弄虛作假,減輕本地士紳富戶的賦稅,憑空增加尋常百姓的賦稅。
核查到後來,就連尋常百姓房前屋後的土地,都被計算出來,需要繳納賦稅。
這引發了百姓的不滿,但也是敢怒不敢言。
葉李和蕭規兩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是臨安府學府的學生,見到這些事情,肯定是要說出來的,於是兩人商議之後,專門給右丞相、樞密使賈似道寫去了奏折,揭露臨安府推行經界推排法之中的問題。
奏折的確到了賈似道的手中。
也是葉李和蕭規兩個學生太過於單純,他們也不想想,身為朝中的右丞相,掌控朝中的一切事宜,這樣的事情賈似道怎麽可能不知道,若是要追查早就動手了,之所以還在推行,無非是賈似道默許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賈似道的目的是增加朝廷的賦稅收入,至於說下面如何的操作,他基本不過問,再說想著真正掌控朝局,也需要得到諸多大人的支持。
葉李和蕭規兩人的奏折,自然被丟棄在一邊,無人理睬。
眼看著時間就要到十月份,奏折已經遞上去好些天了,還沒有回音,而且府學的教授,有意無意告誡學府的所有學子,安心學習,不要過多的干涉外界的事宜。
葉李和蕭規兩人總算是明白了,原來他們被耍了。
憤怒的葉李和蕭規兩人,不願意就此罷休,兩人憤而給朝廷上書了,此次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賈似道,他們彈劾右丞相、樞密使賈似道專權、誤國、害民,要求賈似道辭職謝罪天下。
這一封奏折,捅下簍子。
賈似道第一個看到奏折,大發脾氣,直接找來了臨安府知府以及府學的教授。
奏折上去的第三天,也就是十月初,葉李和蕭規兩個學生,因為品行不端,被黥配到四川利州西路所屬的西河州。
所謂的黥配, 就是在除掉功名之後,臉上被刺字潑墨,表明其罪犯的身份,接著發配到邊關去,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定下了規矩,不準殺讀書人,而黥配就是最為嚴厲的處罰手段了,遭遇此類的懲戒,一輩子都不可能翻身,其家人和後輩也會遭受牽連。
葉李和蕭規兩人都是年輕人,自認為是滿腹學識,從未走入社會,滿腔熱血卻過於的單純,自以為是關注天下事,是為江山社稷謀福,卻被挑刺還無法辯解,驟然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一時間難以承受。
被押解出京城的時候,葉李與蕭規兩人的頭髮都白了。
他們完全沉默了,這是慘痛的一課。
兩人同時被關押在大牢裡面的時候,葉李僅僅說過一句話,大宋其亡不遠乎。
這句話就是蕭規聽見了,要知道說這樣的話,恐怕會遭受更加嚴厲的懲戒,甚至被破例殺頭都是不稀奇的。
臨安府的學生不敢來送兩人,臨安府知府和教授早就告誡其他的學生,安心讀書,不要過問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