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87章 策略變化
佟衛華已經成為大都方面情報網的最高負責人,掌管整個的情報網絡,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之後,他做事情也更加的謹慎,除非是重大的事宜,一般情況之下不會親自出面。? ㈧㈧㈧???㈠㈧㈠??

 鹹淳五年底的時候,佟衛華手中就有了張文謙的信函,六年初的時候,劉秉忠、竇默、許衡以及張柔等人的信函也相繼送到了大都,可佟衛華一直都沒有什麽動作,而能夠搜集到的大都方面的情報,也少了很多。

 只有呆在大都,才能夠明白局勢的危險,佟衛華已經察覺到了,蒙古朝廷對大都都城的管理已經變得很是嚴格,特別是對於都城裡面的漢人,更是嚴加管控,這說明蒙古朝廷警覺到了,或許張文謙等人的叛逃,在大都城內得到了支援。

 如此情況之下,佟衛華當然是以自保為主。

 機會來自於姚樞到酒樓來吃飯。

 姚樞曾經是忽必烈最為信任的漢人大臣之一,為確定蒙古朝廷的禮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一度被任命為中書右丞,可惜當時中書省的權力在中書左丞阿合馬的手裡,後來阿合馬成為了蒙古朝廷的丞相,姚樞卻被任命為有職無權的同議中書省事,兩者的差別是巨大的。

 忽必烈繼任大汗以來,蒙古大軍時時刻刻都處於征伐之中,籌集大軍的糧草就成為了最為主要的任務,當年忽必烈信任的王文統,以及後來的阿合馬,在斂財方面都是高手,他們幫助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征收了大量的賦稅,保證了大軍的開銷,故而得到了忽必烈更大的信任,可惜姚樞卻反其道而行之。

 姚樞是側重於治國之道,要求減輕百姓的賦稅,還民以安寧,這個主張,與阿合馬等人的做法背道而馳,也不符合忽必烈與蒙古朝廷的利益,自然是要遭受到排擠的,可惜姚樞不懂得變通,一味的強調自身的認識,由此遭遇到忽必烈的疏遠和排斥,順理成章了。

 蒙古朝廷之中的諸多重要的漢人大臣,相繼歸順大宋朝廷之後,姚樞的日子更加的難過,平日裡幾乎見不到忽必烈,也沒有什麽實際的事情可做,可悶之心可想而知。

 不過姚樞一直都沒有歸順大宋朝廷的想法,對於劉秉忠和張文謙等人的選擇,他不置可否,不予評論,但自身還是很注意。

 用自我麻醉的態度來形容姚樞,是很合適的,盡管姚樞對於張文謙等人不置可否,但他這種不表明態度的行為,其實就暴露了內心最為隱秘的想法。

 大都的酒樓不少,但很多的酒樓都是蒙古權貴以及色目人喜歡去的地方,這些地方姚樞基本是不涉足的,大部分的時間裡面,姚樞都是在家中吃飯。

 佟衛華的酒樓,不是京城最為豪華的酒樓,不過這裡吃飯的絕大部分都是漢人,也有少量的女真人和契丹人,幾乎看不見蒙古人和色目人,恐怕正是這個原因,姚樞在好友的邀請之下,到酒樓吃過幾次飯,感覺還不錯。

 後來姚樞個人也到酒樓來吃飯了。、

 之所以到酒樓來吃飯,是因為姚樞對於酒樓佟掌櫃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來的次數多了,姚樞與佟衛華之間也算是熟悉了,本來姚樞身為蒙古朝廷的官員,不大可能與佟衛華這個酒樓掌櫃有什麽交集的,可惜姚樞也就是朝中有職無權的官員,早就沒有當年的風光,還遭遇到忽必烈的疏遠和阿合馬等人的排斥。

 熟悉之後,佟衛華還是很謹慎,數次觀察姚樞的言行,在有了自身充足的認識之後,才開始了行動。

 佟衛華趁著姚樞單獨來吃飯的機會,好幾次陪著姚樞吃飯喝酒,且說了一些看上去頗為忌諱的話語,雖然說被姚樞反駁了,但姚樞告誡佟衛華,不要繼續說了,免得遭遇到懲戒,這讓佟衛華內心有底了。

 機會成熟之後,佟衛華一下子拿出來了劉秉忠、張文謙、竇默、許衡、張柔等人的信函,一並交給了姚樞,且什麽都沒有說。

 這一次,姚樞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沒有到酒樓去。

 半個月之後,姚樞再次來到酒樓,同樣是什麽都沒有說,如往常一樣吃飯喝酒。

 這個時候,姚樞內心已經做出了選擇,特別吸引姚樞的,就是大宋雲川節度使吳邵剛以民為本的思想,京兆府路、臨洮路、慶原路以及鳳翔路等地的貧瘠,姚樞是很清楚的,當初他曾經勸誡忽必烈,不要竭澤而漁,對京兆府路等地要采取懷柔的政策,可惜沒有得到重視,蒙古朝廷對於京兆府路等地的殘酷壓榨,讓這些地方一蹶不振。

 吳邵剛在收復了這些地方之後,排除了諸多的困難,堅持要讓這些地方的百姓穩定下來,甚至不惜投入大量的錢財,從而終止了繼續的進攻。

 這是需要極大魄力的,也是真正懷揣以民為本的思想,才能夠做到的。

 這樣的想法和決定,完全符合姚樞的理念,也就是說,吳邵剛所推行的政策與理念,正是姚樞一生都追求的治國理念,如此情況之下,姚樞怎麽可能不動心。

 已經接近七十歲年紀的姚樞,漫長的歲月見識太多了,他隱隱感覺到,盡管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看似無比的強大,可最終能夠統一天下的,恐怕是大宋的雲川節度使吳邵剛。

 良禽擇木而棲,姚樞已經過了激情蕩漾的年歲,能夠做出穩健的選擇。

 到酒樓去吃飯,見到佟衛華的時候,姚樞什麽都不說,默默無語,而佟衛華也很是小心,避免話語之中出現歸順的字眼。

 姚樞終於下定了決心,歸順大宋朝廷,準確的說,是歸順大宋的雲川節度使吳邵剛。

 姚樞有自身的條件,在密室裡面與佟衛華商談之後,他決定為大宋的雲川節度使吳邵剛提供蒙古朝廷的諸多情報,但短時間之內不會有任何的表態,每次到酒樓來,也就是將情報文書留下,其余什麽都不會說,更不會做出解釋。

 到了年底,姚樞再次為佟衛華送去情報的時候,佟衛華將情報署的文書拿出來,給姚樞看,當姚樞看見情報署上面之要求,很是激動,這個時候,他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劉秉忠和張文謙等人,都會義無反顧的歸順吳邵剛。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姚樞開口說話了。

 姚樞分析了蒙古朝廷的局勢,同時總結了在蒙古朝廷之中做事情的漢人大臣,他向佟衛華舉薦了劉好禮,劉好禮也是蒙古朝廷之中的漢人大臣,曾經出任五部斷事官,這五部就是當年阿不裡哥的勢力范圍,被攪得亂七八糟,而劉好禮到這些地方之後,展農業,善待百姓,讓這些本已經無比凋零的地方慢慢展起來了。

 蒙古朝廷將治下的百姓分為三六九等,漢人地位最低,這是劉好禮不滿意的地方,曾經因為話語的不敬,被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知罪,要不是有著不一般的能力,早就被斬殺了,現如今的劉好禮,不過是刑部一名尋常的官員,被排擠到邊緣地帶了。

 姚樞知道劉好禮的能力,這樣的人到四川去了,一定是能夠得到重用的。

 姚樞舉薦劉好禮,也有自身的想法,他想著看看,劉好禮到了四川之後,究竟能不能施展自身的抱負,四川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如劉秉忠等人所描述的一般。

 十二月中旬,劉好禮辭去了刑部的官職,回到家鄉之後,舉家攜口離開,前往四川而去了,劉好禮本就不是什麽耀眼的官員,早就遭受到排擠,而且還被關進大牢一段時間,他的離開不會引任何人的注意。

 翌年,劉好禮的信函抵達大都,到了姚樞的手中,看了劉好禮的信函之後,姚樞徹底下定決心,內心不再有其他任何的彷徨,這是後話了。

 姚樞舉薦劉好禮,但沒有說及史天澤。

 姚樞與史天澤之間,算是熟悉的,但是關系並非特別的親密,在分析蒙古朝廷之中的漢人大臣的時候,姚樞點到了史天澤,卻沒有多說,還是佟衛華直接詢問了史天澤的情況,姚樞才開口說,不敢保證史天澤能夠真心的歸順大宋朝廷。

 姚樞認為,史天澤是武將出身,其最為看重的就是軍隊的實力,蒙古鐵騎的驍勇,誰都知道,駐扎四川的宋軍,盡管說多次打敗蒙古大軍,實力也是很不錯的,可蒙古朝廷普遍認為,駐扎四川的宋軍,絕非蒙古鐵騎的對手,一旦蒙古朝廷轉移戰略重點,進攻四川方面,結局如何是說不清楚的。

 想要讓史天澤這樣的人歸順,最好的辦法就是證明駐扎四川宋軍的真正實力,也就是說,駐扎四川的宋軍,能夠面對面的打敗蒙古鐵騎,則蒙古朝廷之中的很多漢人大臣,都會真心的歸附,為四川方面效力的。

 姚樞的分析,很快被整理出來,送到了四川,而正在率領大軍前往河南路征伐的吳邵剛,看見了這個情報之後,很是讚同,也認為姚樞此人的能力,的確是很不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