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二月二十二日。 吳邵剛離開江夏村,前往京城臨安而去。
穿越雖然不足半年的時間,可吳邵剛已經基本適應了這個時代,特別在回家的這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他感受到了很多,不僅僅有來自於下層的困苦,也有來自於上層的奢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沒有那麽善良天真,哪怕是來自於親人之間,也會存在算計,想要很好的立足,重點還是展現自身的能力,用雙手創造出來財富和權勢,依靠自身才是真正的保障。
這一切都灌注到他的腦海之中,成為將來可供參考的經驗。
整體來說,吳邵剛還是理性的,甚至可以說是冷酷的,他用不尋常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在特種兵的眼裡,世界充斥的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是沒有本事和能力,難以在世上立足,那就只能夠老老實實的呆在社會的最底層,遭受他人的欺凌和盤剝,一旦你有了超強的能力,甚至是改變世界的能力,那你就安全可以重新制定世間的規則。
不管這些認識是不是正確,總之這一切,已經鑲嵌在吳邵剛的腦海之中,不可能磨滅。
真的到了離開的那一刻,吳邵剛恢復了理性,拋卻了諸多的兒女情長,離開家鄉到京城去,這是必然,既然現實擺在面前,那就狠下心來,做應該做的事情。
上馬之後,吳邵剛沒有回頭,朝著前方急馳而去。
張炳輝等人跟隨在身後,一步不離。
只有八天的時間,從江夏村到臨安京城,近九百裡地,預示著每天趕路要超過百裡地。
長時間的鍛煉,吳邵剛的能力逐漸的恢復,雖說因為身體的限制,不可能恢復到穿越之前的體質,但在這個時代來說,也是佼佼者了。
畢竟只有十六歲,身體的逐漸成長是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不可能突然被打破,故而吳邵剛也接受了現實,一步一步慢慢來。
氣候已經逐漸暖和起來,雖說時不時還有呼嘯而來的北風,但已經不是那麽凌冽,況且一行人都是軍士,行軍路途之中,本就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之中,自然也就感覺不到寒冷。
從廬州府一路到京城臨安,屬於典型的江南地形,體現出來的就是溝渠多、水流多、泥濘的道路多,這對於趕路的吳邵剛等人來說,是莫大的考驗。
吳邵剛實際上也將此番的趕路當作了一次強化的訓練。
從回到家鄉的那一刻開始,吳邵剛的魔鬼訓練辦法,已經開始實施,張炳輝等人都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而這種所謂的魔鬼訓練,吳邵剛自身也是堅持的。
每天上午負重跑步二十裡地,不管是刮風下雨都不能夠間斷,每天夜裡十裡地的負重跑步訓練,同樣是不停歇的,每個人腿上和手上綁著沙袋,重量達到了二十斤。
騎馬本是被看作很平常的事情,但吳邵剛的要求不一樣,那就是必須在疾馳的馬背上面,能夠數量的張弓搭箭,且能夠基本命中目標。
至於說長槍和宋手刀,那更是要求嚴格,長槍練習的就是刺殺的動作,看著很簡單,沒有多少花哨的動作,而且出搶的速度要求越來越快,宋手刀則是削砍的動作,不準有其他額外的動作,速度也是需要越來越快。
吳邵剛的要求,就是張炳輝等五人,刀槍弓箭弓弩,樣樣都要精通。
其實訓練的過程之中,最吃苦的就是吳邵剛本人,刀槍以及騎馬方面的訓練,
他還佔據有一些優勢,因為身體的協調能力和柔韌性方面,可以適當的調解,加之穿越帶來的訓練理念,以及對身體構造的了解,讓他能夠提高訓練的技巧,更快的掌握諸多能力。 可是在射箭方面,就不好說了。
誰都清楚高超和精湛的射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出來的,穿越的吳邵剛,以前從未觸摸過弓箭和弓弩,要知道千年之後,這些東西在實戰中幾乎被淘汰,特種兵之中,也有極少人專門練習,但不普遍。
在射箭方面,吳邵剛所能夠做的,就是將弓箭射出去,其余就談不上能力了。
所以在訓練射箭的時候,吳邵剛吃了太多的苦。
為了能夠快速提升射箭的命中率,吳邵剛曾經采取了極限訓練方式,那就是在左右手臂上面綁著石塊,然後舉起弓箭,對準某個目標射擊。
舉起弓箭的時候,要求平衡兩分鍾以上,接著才能夠發射。
這樣的訓練,讓吳邵剛險些虛脫過去。
極限訓練的效果還是有的,至少吳邵剛射箭的命中率大大的提升,但和那些弓術精湛的人比較起來,還是有著太大的差距。
吳邵剛其實明白,什麽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每個人之間個性存在差異,不可能有人樣樣精通。
外界對特種兵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認為特種兵是萬能的,什麽都是精通的,且電影電視方面也是如此反應的,但身為特種兵教官的吳邵剛是很清楚的,特種兵唯一共同擁有的特質,就是耐力、毅力和超強的體力,也就是說特種兵的基本素質是差不多的,達不到那種等次的基本素質,就不可能進入到特種兵的隊伍之中。
一旦進入到隊伍之中,除開平日裡的強化訓練,教官還需要根據每個特種兵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突出某一個方面的作戰能力。
特種兵作戰,也並非是完全的單獨作戰,團隊協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每個特種兵都能夠發揮出來自身最強的某方面的能力,這樣訓練最終的目的,是讓團隊裡面的每個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保證圓滿的完成作戰任務。
這才是特種兵作戰的真諦。
想要讓每個特種兵都成為神仙,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頂著槍林彈雨,千軍萬馬之中能夠取上將首級,那是美麗的神話。
對張炳輝等人的訓練,吳邵剛很是耐心,他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張炳輝等人,至少熟悉刀槍弓箭弓弩,在戰場上廝殺的時候,不管手中有什麽武器,都能夠施展,都能夠置對方於死地。
至於說戰術素養方面的訓練,吳邵剛暫時沒有實施,他看出來了,張炳輝等人的文化水平是明顯不足的,這一點是巨大的短板,雖說擁有超強的戰術素養,不一定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但文化水平不足的人,成為名將的概率很低,古今中外的戰略家、軍事家,首先都是文化人,有著旁人不及的文化水平。
吳邵剛有著很強的危機感,不久的將來,他的對手很有可能是蒙古韃子,也就是元軍。
元軍在歷史上的名氣是巨大的,不僅僅是橫掃中原,甚至是橫掃歐亞,元軍的鐵騎,號稱天下無敵,戰鬥力異常的強悍,大元王朝的創始人成吉思汗,被無數人推崇。
與這樣的軍隊為敵,若是沒有超強的作戰能力,那等於是送死。
當然穿越之前身為特種兵教官的吳邵剛,也不會完全迷信元軍的戰鬥力。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受到自然環境的局限,人口的密度是很低的,就算是千年之後都是如此,而由蒙古人組成的軍隊,人數方面自然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就讓元軍真正的蒙古鐵騎,人數不可能太多。
元軍絕大部分兵力的組成,還是漢軍,其中包括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被滅掉的金朝投降的金兵,一部分就是南宋投降的軍士,這些軍士組成的軍隊,被稱之為新附軍。
譬如說蒙古前大汗蒙哥, 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準備一舉拿下四川,這十五萬大軍之中,精銳的蒙軍只有不足兩萬人,其余幾乎都是新附軍。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從兵力的數量方面來說,還是頗為可觀的,殿前司、侍衛馬兵司、侍衛步軍司組成的三衙軍,以及分布在四川、長江中下遊的十支禦前諸軍,總兵力達到了近四十萬人,裝備方面也不是太差。
可惜這些軍隊,面對元軍作戰的時候,結局無不是一敗塗地。
軍士個人的作戰能力方面來說,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至於每一次作戰都是一敗塗地,曾經這個問題,讓吳邵剛百思不得其解。
穿越不到半年的時間,吳邵剛終於弄懂了這裡面的根本原因。
南宋的皇帝和朝廷都是偏安一隅,喜好享樂,追求奢靡的生活,這樣的風氣,怎麽可能不影響到軍隊,況且每一次作戰,軍隊的統帥都是由皇上和朝廷派遣的,這些統帥,想到的不是如何的打敗對手,滿腦子都是平安是福,享樂為上。
如此的情況之下前去作戰,要是不失敗,那才是奇跡。
說白了,南宋的軍隊,最為缺乏的東西,就是軍魂。
軍魂代表了鐵血,代表了勇氣,代表了一往無前,所有這一切,歸結起來的核心,就是將士不怕死,為了取得戰鬥的勝利,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堅持下去。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