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857》第553節 軍火買賣
李鴻章因完美解決了天津教案問題,榮升為直隸總督,天津就成了他的轄區。

 高升自然是喜事,可是天津是一個麻煩的地方,這已經是第三次外國的軍艦兵臨城下,前兩次他們甚至都打到了北亰城,一次是英法聯軍,一次是大明軍隊,這一次更是英法美俄的艦隊都來了。

 李鴻章覺得,不把這裡處理好,遲早還得出事。

 李鴻章的手下,戈登副將給他提建議說,只要清朝沒有遷都,只要首都還是北亰,就最好不要跟洋人交惡。

 遷都這種事,李鴻章知道是不可能的,於是就問其他解決辦法,戈登建議建設海軍,但需要大把大把的銀子,李鴻章沒錢,戈登說便宜的方式則是建造堅固的炮台,添置優良的大炮。

 李鴻章所幸任命戈登這個洋人為天津籌備海防專員,向朝廷請示了一批撥款,準備重修大沽炮台,他實在是不想看到洋人再一次來天津耀武揚威了。

 戈登是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如果這種人跟曾國藩共事的話,一定會相互欣賞,可是他跟李鴻章共事,卻只能相互鄙視,可問題是這兩個人又是這樣的兩種人,他們相互歧視,又能相互配合好,李鴻章胸懷寬廣,能容人,戈登則公事公辦,也不管別人的私事。

 戈登這種公事公辦的性格,讓他選中了大明仿製的克虜伯巨炮,因為簡單的對比就能知道,這種後裝線膛炮確實是最優越的。英國本來有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但是英國自己都要放棄不用了,英國政府調查認為這種炮有缺陷,戈登自然不能昧著良心向中國推薦這種大炮,哪怕英國公使都找上他了,他也不為所動。他認為自己不能辱沒自己的名譽。

 克虜伯也能製造同樣質量,甚至更好的大炮,但此時一來普法戰爭激戰正酣,二來,克虜伯大炮的價格太貴,他們一門至少賣十七八萬兩銀子,而且還要加上四五萬的運輸費用,大明仿製的大炮在性能上已經不差,十萬兩銀子的價格非常劃算不說,運費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因此采用大明的大炮,能夠極大的降低成本。這對於經費捉襟見肘,東挪西借的清廷裡說,是最現實的。

 於是戈登建議使用大明的火炮來建設大沽炮台。

 李鴻章沒有反對的必要,他根本就不懂這些,就這樣成了大明兵工廠未來最大的客戶。歷史上克虜伯兵工廠總共向外國出售了兩萬多門大炮,而李鴻章一個人就向這家工廠采購過七千多門,可謂是克虜伯第一大優質客戶。現在這個客戶變成大明兵工廠的了。

 “你是說李鴻章買大炮是為了建炮台?”

 聽完郝可久的解釋,朱敬倫點了點頭。

 他還以為李鴻章是為了裝備陸軍呢。

 郝可久有些緊張,堅持賣武器給李鴻章,是他力主的,他是有私心的,因為他是山西人,陝西在滿清統治區,他出身日升昌票號,日升昌跟滿清官場關系密切,這次李鴻章購買大炮,也是通過日升昌跟郝可久聯系的。

 但是大明禮部跟工部意見不一,本來就跟工部不對付的兵部,也站在禮部一邊。禮部負責外交的洋務司堅決拒絕賣給滿清武器,因為他們目前的外交戰略就是打擊滿清。兵部也認為滿清現在是大明最大的威脅,他們一直主張北伐,但北伐的目標一直都放在湖南身上,所以也認為誰賣給滿清武器就是賣國。

 但作為一個從山西來的晉商掌櫃,從小也受的是孔孟之道的教育,哪怕拋開家鄉觀念,郝可久的世界觀也更認可滿清,在滿清跟大明之間,他現在可能會選擇大明,但是在滿清跟太平天國之間,他絕對是會選滿清的。

 郝可久做了大量的工作,讓工部支持了他的態度,工部此時反而不是很關心這些生意,工部尚書陳啟沅最大的興趣是推動繅絲工業,現在也已經展開了絲織以及,棉紡產業,對於軍工他不懂,也不關心,所以兵工廠其實是他扔出去的一個包袱,支持郝可久,也不夠是因為郝可久是自己人而已。

 所以郝可久覺得壓力很大,禮部、兵部兩大部門的壓力,大半都壓在他頭上,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外地人,他自己都開始打退堂鼓了,萬一卷入了朝堂之爭,可不是鬧著玩的,為了跟日升昌那點香火情,實在是不值得搭上性命。

 這時候朱敬倫召見他,更讓他感到緊張,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他得抽身了。

 所以解釋了李鴻章的目的之後,他馬上道:“那李鴻章確實想建炮台。”

 朱敬倫笑道:“他建炮台是為了打誰啊?”

 郝可久冷汗都要冒下來了,中國人說伴君如伴虎,其實多半是自己嚇自己,但卻就是改不了,郝可久當年做掌櫃的時候,見朱敬倫也沒有這麽緊張,可現在當了大明的官,反而不自在起來,明明朱敬倫是笑著說的,他偏偏感覺皇帝在斥責他。

 郝可久忙道:“當然是用來打洋人了。”

 朱敬倫點頭:“那就好。我還怕他們拿來打我大明呢?”

 郝可久道:“許是微臣思慮的不周,不然微臣這就回去拒了他們。”

 郝可久決定果斷抽身,他突然覺得自己怎麽就那麽抹不開情面呢,賣大炮給敵人,這不是資敵嗎,歷朝歷代可都是誅九族的買賣,就算要做,也得是偷偷的做,就好像晉商當年給滿清生鐵讓滿清來打明朝一樣。

 可自己竟然傻傻的,大張旗鼓的要賣大炮,還為此跟六部起衝突,這不是嫌命長嗎。

 誰料朱敬倫卻搖搖頭:“既然是打洋人的,那就跟我們沒關系了,他要打就賣給他。”

 不等郝可久回答,朱敬倫又道:

 “我聽說太平天國那裡要賣鐵甲艦,也要買大炮,你是怎麽想的?”

 郝可久好半天才回話,因為他得琢磨一下皇帝的意思,是真的可以賣還是隨口說說。

 他發現朱敬倫很可能真的想賣給滿清大炮,他不相信皇帝是為了掙錢,心裡賺了一圈,郝可久覺得皇帝可能有大計略,賣大炮給滿清,又賣鐵甲艦和大炮給長毛,這不就死坐山觀虎鬥嗎,等這兩頭惡虎鬥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大明一鼓作氣北伐中原,豈不是瓜熟蒂落。

 郝可久一想到皇帝竟然有這麽大的考量,頓時就更感覺到自己這幾天力主跟滿清做生意阻撓賣武器給長毛是多麽大的錯誤,簡直是跟皇帝做對。

 想到這裡他連忙改口:“微臣有一些淺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

 郝可久道:“微臣以為,應該賣大炮和鐵甲艦給太平天國,也該賣大炮給清國。如果兩國打的兩敗俱傷……”

 顯然郝可久想多了。

 這不是郝可久的問題,這是整個國人世界觀的問題,誰都覺得天下分久必合,不是你統了我,就是我統了你,遲早都要打一場,那麽自然是讓潛在對手你死我活最好。

 反倒是朱敬倫沒有想過那麽遠,他當然也知道最後肯定要統一,但這統一的方式,是秦始皇兼並六國呢,還是西德兼並東德,這兩個方式自然是東西德合並來的好,不用搞的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可幾乎所有官員都認為,遲早得是通過武力統一天下,反正沒人認為滿清會主動交出政權。朱敬倫也覺得滿清主動棄權很難,袁世凱逼迫滿清退位,那時候已經是風雨飄搖的時候了,朱敬倫可等不到那時候。但是不能讓滿清主動投降,可漢人督撫卻更容易拉攏一些,一旦時機成熟,江南各地的督撫宣布獨立,然後加入大明,這可比動武來的更快,更穩一些。

 但是郝可久的想法錯了嗎,也沒錯,所有人都這麽想的時候,他就是對的,因為滿清肯定也是這麽想的。

 朱敬倫沒有標新立異的習慣,反而讚賞道:“郝大人思慮的周全,那就去辦吧。”

 郝可久出了皇宮才發現,他身上的衣衫已經濕透了,廣東就這點不好,十一月的天氣,還熱的像烤爐一樣,山西都快要穿棉襖了吧。

 覺得自己領會了皇帝的意思後, 郝可久回去之後立刻就發報給天津和南京的商鋪掌櫃,告訴他們立刻答應向兩方出口武器,把合同簽了,把錢先收到帳上再說。

 這些掌櫃的,都是郝可久這幾年培養出來的,他不懂兵工廠的生產管理。但是票號的商業運作他可熟得很,在相關地區多設立了辦事處,凡是跟兵工廠有業務往來的地方,都開設了商鋪,設置了掌櫃。

 不但在大明各地,比如佛山、廣州都有分號,還在天津和天京、上海開設了分號,甚至在日本都開了一個分號。

 這些分號的唯一工作,就是給兵工廠拉生意,因為兵工廠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是狂飆突進,用一個比喻那就是如同一頭野豬,突然闖進了平坦的農田裡面,狼奔豸突,將原本平靜的原野給鬧的天翻地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