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857》第21節 取信(五)
  就像朱敬倫說的,肖阿巧真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對鄉勇如此,對洋人也是如此。  但肖阿巧對廣州人卻很重要,因為大家都關注著他,而廣州人對洋人和鄉勇都很重要,誰都要爭取廣州人的態度。

  洋人希望通過肖阿巧立威,讓廣州人再也不敢對抗洋人的權威。而朱敬倫要做的,就是讓廣州人都生出反抗的心思,讓洋人寢食難安,讓他們還得防備著城內的反抗,讓他們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另外一個想法則是,通過逼洋人釋放肖阿巧,借機打擊洋人在廣州人心中建立的威嚴,就好像之前巴夏禮強行從廣州各大衙門中提走幫助過他們的漢奸一樣,巴夏禮通過這種方法打擊廣州衙門的權威,朱敬倫也需要通過肖阿巧來打擊洋人的權威。

  所以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洋人是絕對不願意釋放肖阿巧的,這等於自己在打自己的臉。

  但是巴夏禮別無選擇,他跟赫德密議的時候,向赫德攤牌了。

  告訴赫德,他不得不讓步,因為他們的兵力此時無法承受印度人不履行職責,他們需要這些印度人配合。

  赫德又問援兵的事情,因為援兵已經說了很久,按時間早該到了,八千英軍一到,別說鎮壓廣州的鄉勇了,打到北京去也易如反掌,赫德對大英帝國的軍隊有絕對的信心。

  巴夏禮告訴赫德,援兵不會有了,八千英軍不會到中國來了,全部開到了印度,甚至有可能的情況下,要盡快跟中國簽訂條約,從中國撤兵,援助印度。

  赫德這時候才知道印度大起義的絕密情報。同時他明白,他們真的沒有選擇了,必須放人。不但是需要這些印度兵幫他們維持廣州城的秩序,通過還要要安撫他們不要像印度的同胞那樣造反。

  至於中國鄉勇會不會放人,那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了,中國人放人自然好,中國人不放人那更好,中國人要是殺了那個印度人,就更更好了,直接就激起印度人的仇恨了。

  但問題是,肖阿巧讓誰送出去,如果不能直接送到鄉勇手上,鄉勇大可表示他們沒見到人,所以他們必須當面送到鄉勇手上,然後對方放不放人,英國人都給印度兵一個交代了。

  只是這種事太危險,上次大家出去談判,都戰戰兢兢,而且鄉勇的態度,實在是讓人看不到任何誠意,誰敢保證這次派出去的人是安全的。

  最後還是赫德,他真是為了成功不要命,另外還有朱敬倫,赫德來找的朱敬倫,他是真的覺得朱敬倫能幫到他。另外還有幾個印度兵首領,巴夏禮需要他們見證,證明他們真的釋放了中國犯人,他們該做的都做了,中國人就是不放人,也怪不到英國人頭上。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赫德和朱敬倫,以及三個包頭巾的印度錫克教士兵,在上次幾個八旗兵的保護下,另外依然帶著柏貴家的家丁。只是廣州富商伍崇曜已經不在隊伍中了,他先是被英國人囚禁,接著被派去城外談判,那日回到廣州城,第二天他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廣州,誰也不知道他躲去了哪裡。

  八旗壓著肖阿巧往城外走去,一路上並不平靜。

  一開始只有個別人認了出來,大喊了一聲肖阿巧,緊接著越來越多圍了上來。

  他們倒不是要幹什麽,就是看個稀罕,就好像啊Q看殺頭一樣,雖然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認識肖阿巧,但是愛熱鬧的人可都聽過肖阿巧的名字,肖阿巧襲擊洋人,那可是上過告示的。

  只不過當大多數人看清肖阿巧憔悴頹廢的樣子的時候,

不免有些許失望,或許肖阿巧長得三頭六臂他們才會蠻夷,才會符合他們心目中的好漢形象。  反倒是肖阿巧突然來了精神,他本以為自己死定了,他甚至以為這次被帶出來,就是拉去菜市場砍頭的。他本來什麽都不關心了,但沒想到當有人朝他歡呼的時候,他的心中竟然莫名有些自得,他覺得自己這怎麽也算得上英雄了吧。

  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多,跟著一行八旗兵向前走著,八旗兵們則各個昂首挺胸,擺出一副大爺樣來,頗有一番趾高氣揚的樣子。

  見到這種情況,朱敬倫都不知道該感歎民心可用,還是敢哀傷人民麻木了。

  赫德的心情則是戰戰兢兢,他生怕此行中國人會殺了他,或者扣押他。但是這次出來,卻絕對是解巴夏禮的燃眉之急,如果能成功,一定會給巴夏禮留下深深的印象,也許他之後就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領事館二等翻譯了,也許會成為參讚,日後會成為領事,最後是大使,幾年後回到英國,女王會給他授勳,他就能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英國貴族了。

  可這一切都是在中國人守信的前提下,哪怕他們不釋放印度兵,至少也不能扣押他,更不能殺了他。

  朱敬倫也不安慰赫德,因為在這件事情中,他做了太多,那就要盡可能的少說,甚至從頭至尾,他都沒有主動給英國人接觸,從來都是赫德來找他,多言多失,一句話說錯,就會前功盡棄。

  所幸過程依然順利,老百姓雖有相當多跟隨的,但是大多跟到門口也就沒了興趣,因為他們以為肖阿巧是被拉到熱鬧的街區砍頭的,到時候他們喊幾聲采,日後也有個跟朋友吹噓的資本,可是他們竟然出城了,去什麽地方鬼知道,大家都還要生活呢,就沒人湊這個熱鬧了。

  帶著肖阿巧來到石井圩,他們成功的找到了鄉勇,而且直接在談判的房間中見到了那個印度兵,讓人意外的是,那個印度兵不但不顯得憔悴,反而看起來比過去胖了一圈,而且精神奕奕的連嘀咕帶比劃的跟幾個中國人在交流,這讓赫德等人困惑不已。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個印度兵這段時間受到了貴客的待遇,整天吃的好,誰的好不說,還有向導陪著,遊遍了周邊的山山水水,還去山上古刹中,讓廟裡精通梵語的老和尚給念了好多經文。

  錫克教脫胎於印度教,印度教跟佛教則都源於婆羅門教,他們的研讀的經文有相當多都是通用的,雖然印度人也已經丟失了梵語,可是念經的聲調還是聽的出來的,這讓印度兵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唯一失望的大概就是中國人沒找幾個小姑娘來陪他。

  同時中國人還不斷的向他灌輸這樣一種概念,那就是天竺跟中國是古老的朋友,有上千年的友誼,甚至不吝讚美的說,印度在古代一直都是中國的老師,中國僧人曾經多次到印度取經。還說中國人天然對印度人抱有好感,他們鄉勇也不想跟印度人打仗,如果印度兵不打鄉勇,鄉勇也絕對不會向印度兵開一槍。

  顯然這是在做戰俘工作,中國人的戰俘工作,連經年的老鬼子都能感化,更不用說一個涉世未深的印度土兵了,當然林福祥的人工作做的還很生疏,如果是朱敬倫的話,或許這個印度兵直接投誠都不一定。

  但林福祥他們顯然也用心了,看看跟著談判團隊一起離開的印度兵,一路上不斷的跟他們的首領講述中國人的熱情好客,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就知道了, 顯然印度兵此時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充滿了自豪感。

  赫德對此有些鬱悶,但是印度兵在用旁遮普方言講話,他也聽不懂。但他的心情總體是不差的,因為通過這件事,他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

  但朱敬倫覺得,赫德得到的還不夠,因為通過這一次算是患難與共的行動,朱敬倫知道赫德對自己的信任已經更深了一層,合作肯定是夠了,大概以後跟中國人的溝通,赫德肯定會願意聽取自己的意見。不夠的是赫德只是一個翻譯,沒有多大的權力,而朱敬倫需要赫德能掌握實權,至少讓赫德對英國人產生重大的影響力。

  所以朱敬倫必須助推赫德一步,讓他的影響力能跟巴夏禮比肩,而巴夏禮的權力一半是因為他的地位,另一半則因為他是一個中國通。巴夏禮是佔領委員會三委員中唯一會說中國話的,一般情況下,他的意見都會被采納。而赫德對中國的了解,還要在巴夏禮之上,影響他權力的只有地位。

  一時半會朱敬倫不可能推赫德成為駐華大使,但是他卻能讓赫德的影響力大增,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乾掉巴夏禮,讓赫德成為現在英法聯軍中唯一一個最了解中國人的官員!

  ————————————

  合同已經弄好,急需大家的推薦票了,相信該收藏的都順手收藏了,就不多說了。新書期,需要支持~~~下星期開始,每日早晚兩更!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