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857》第11節 謀城
  這個想法朱敬倫從來沒有想過。  因為這個想法怎麽看都太匪夷所思了。

  朱敬倫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他從來不考慮將廣州城奪回來。

  但是昨天的一幕,讓他感覺到他的想法竟然跟滿清統治者們的想法如出一轍,那就是坐等英法聯軍自己撤走。

  朱敬倫甚至比滿清統治者更清楚的知道,英法聯軍沒有統治廣州的意思,等條約簽訂之後,他們最後會撤兵。

  所以朱敬倫從來沒想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但昨天他看到了什麽,看到了麻木的國人,看到了優越感十足的侵略者。

  這是什麽?

  愚昧與文明之間強烈的對比嗎?

  換做以前的朱敬倫絕對會這麽認為,每個人摸著良心問自己,是不是認為滿清時代的國人是愚昧的,而西方人是文明的?起碼朱敬倫自己是這麽認為的,這正是他這一夜未眠的根本原因。

  這讓他冷汗直冒。

  西方人在這個時代真的是文明的嗎?在全世界燒殺搶掠,竟然會是文明的。人類世界的文明準則何以被如此顛倒?

  人類世界的認知竟然如此的殘酷。沒錯,他們是文明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麽,而是因為他們強大,他們控制了世界經濟,控制了世界輿論,也控制了世界的思想。所以他們的燒殺搶掠是文明的,而廣州人的消極抵製是愚昧的,是不懂得跟文明合作。

  在西方文明為主的世界觀中,19世紀就隻有西歐,最多加上一個美國是文明的世界,而其他的諸如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Arab人,奧斯曼人,甚至連俄國人都是野蠻人。但恰恰是他們文明人侵略了中國,侵略了日本,侵略了印度,侵略了Arab,侵略了奧斯曼帝國,恰恰是這些文明人,將大煙,戰爭和死亡帶給了這些愚昧的國家和民族。

  世界何以如此,何以如此荒謬,因為他們控制了輿論,翻天覆地的各種洗腦。

  朱敬倫曾經看到過一個機構做的調查,在全世界的非黑人種族間進行測試,其中中國人的測試中,拿出厚厚一本圖冊,分別挑出白人和黑人兩種膚色的美女模特,結果有八成的中國人認為同等身價的白人模特更漂亮!

  朱敬倫當時隻覺得不過是西方影視產業帶來的副作用,因為白人美女總是女主角,而黑人總是各種不堪的形象,所以造成了其他種族審美偏向白人。

  朱敬倫也曾聽到過一些其他的問題,曾經有一個白人朋友到中國出短差,結果短短十天在酒吧邂逅了十五個中國美女,回來後告訴朱敬倫說,中國女人真好上手,還疑惑為什麽報紙總認為中國人很保守。

  這件事讓朱敬倫十分尷尬,因為他知道,中國尚有無數苦逼的單身狗渴求一個妹子能讓自己疼愛一生是多麽奢望,但就是有一大群美女,僅僅是看到了白人的皮囊就邁不動腿。

  但這能苛責女人嗎,罵他們崇洋媚外?這沒有意義。因為男人同樣不堪,有多少中國的成功男人,會在朋友面前炫耀他上過幾個白人美女雲雲。

  中國某些女人愛外國男人,中國某些男人其實也是。

  根植於他們內心的其實恰恰是一種歧視,一種下意識將西方人當成油等民族的潛意識。

  種族歧視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別人其實你,相反自己歧視自己才最為可怕,事實上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中國人自己。

  這種現象讓朱敬倫不寒而栗,

他一直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知道昨天他才明白。  那是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一步一步被擊落到深淵。加上西方人天然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傲慢,這種高人一等的傲慢,不斷的通過各種文化傳媒向中國滲透。白種人總是主角,是英雄,是救世主,黑人總是地痞流氓,黃種人甚至得去演一頭狼犬。久而久之,白種人樹立了高人一等的形象。

  可是為什麽全世界其他文化就無法抵禦呢?

  真的是西方文化就比其他文化高人一等嗎?

  文化這東西你要說他有勢能高差,他就有,要說他沒有,他也就沒有,有時候是一種非常唯心的東西。高勢能的文化總會摧毀低勢能的文化,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文化是什麽?連專家都很難定論。

  穿衣吃飯是文化,喝酒打牌是文化,坑蒙拐騙是文化,禮義廉恥也是文化。

  文化到底是什麽?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文化。

  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種,怎麽做和怎麽想。

  你怎麽吃,怎麽穿,怎麽住,怎麽走,這都是文化,但跟你怎麽認為,你怎麽想相比,後者更為重要,後者才是決定一個人是怎麽樣的人的根本因素。

  西方人得以是西方人,不是因為他們吃牛排,穿毛呢,喝紅酒,英國人學會了喝紅茶,學會了穿棉布,意大利學會了吃麵條,學會了烙大餅,他們依然是西方人,因為他們心中裝的是基督教論理,他們講的是上帝之下人人平等,充滿著要把異教徒燒死的暴戾;中國人即便吃漢堡,喝咖啡,也依然是中國人,因為他們心裡還裝著孝敬父母等傳統論理。

  此時的西方人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是上帝的選民,充滿了優越感,自認為有一種向全世界傳播福音的使命。文化底蘊不夠深厚的國家,真的很難抵擋這種衝擊,後世的菲律賓和韓國兩個人口數千萬的國家,先後成為基督國家,韓國的教堂數量比歐洲國家還多。

  中國和印度靠著身後的文化底蘊才抵禦住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依然很印度,中國也依然是中國。但是卻在民族文化中根植了西方優越的病毒,這種病毒悄然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兩國的文化。

  不過在現在,印度已經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而大清國的國民還依然保持著文化自豪感,英國人來了,法國人來了,他們打不過英國人,打不過法國人,可是心中就是認定對方是野蠻人,對方是蠻夷。

  這是數千年文化優勢奠定的優越感,後世自卑的中國人講這種優越感稱作盲目的自信,稱作是坐井觀天的無知,對祖先大加嘲諷。但真的是盲目的嗎,數千年來大半時間中國人都是勝利者,即便短短幾百年時間淪陷了,可依然將入侵的遊牧勢力同化,這種長達數千年的文化優勢,最終奠定了這種優越感,真的是盲目的嗎?

  當然這種優越感的對立面則是對其他種族的歧視,因為數千年來中國人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一個接近自己的國家,所以中國人毫無愧色的說出來,“非我華夏即為蠻夷”。

  同時這種觀念深深的影響到了周邊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甚至連小國琉球,都曾經偷偷的僭越,偷偷的稱自己為中華或者小中華,這正是他們發自內心對中華或者華夏兩個字的認同,就好像後世中國人會認為白人比黑人更漂亮一樣,沒有任何道理,就是這麽覺得。

  就像中國曾經跟周邊國家說的中華是文明,他們是蠻夷一樣,周邊國家偷偷稱自己是中華,是華夏,這一次歐洲人來了,他們說他們是優秀民族,中國人劣等民族,雖然他們沒有成功讓中國人承認這一點,但讓中國人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自卑,再也沒有那種“非我華夏即為蠻夷”的氣魄,而且對喊這個口號的人還嗤之以鼻,甚為鄙視。

  昨日,朱敬倫看到了,看到的是一次西方人對中國人文化優越感的一次打擊,或許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這種打擊多了,中國的文化底蘊不管多麽深厚,也總有一天要喪失的。

  這是為什麽?

  絕不是說西方人講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比中國人說的仁義禮智信更高明,就好像長袍馬褂的滿洲服飾未必就比寬袍大袖的漢人服飾更漂亮更舒適,原因之時西方人拿著刀來說的,隻不過比留發不留頭更柔和一些,對,他們說這是文明。

  西方人一次一次用武力打擊了中國,所以他們一次又一次證明他們的優越。

  但這隻能證明他們的軍事文化上更強勢一些,可軍事文化恰好在中國的末世最為脆弱,所以中國一次又一次戰敗,一次又一次被欺辱,專家學者也許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可一般人分辨不出來,他們只看到一次又一次西方人趾高氣揚的踩在中國人的頭上,本能的認為西方人更強大,本能的想要學習和模仿,於是本能的就接受了西方人的灌輸,慢慢的覺得西方人是優等民族,僅此而已。

  當然軍事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這一點無可否認,中國曾經也強大過,兵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是一門專業的學術派系。可是自從進入了火器時代,西方人的軍事變革幾十年就進行一次,於是當他們來到中國的時候,就以更強大的軍事文化戰勝了中國,同時以此為理論說服中國人他們更優越。

  隻是這種進程才剛剛開始,二十年前的一鴉戰爭是一次,但是規模太小,對中國人的影響太小。這次二鴉戰爭,規模也並不算大,但卻是第二次,一次可以說偶然,兩次就有些牽強了,所以這次對中國人的打擊是相當大的。

  而這正是朱敬倫要奪回廣州城的原因所在,因為沒有奪回自己的領土,無論如何無法讓國人信服自己勝利了, 就好像抗日戰爭日本始終不願意承認是被中國打敗的,相當多的中國人也抱著這種態度,就是因為日本戰敗的時候,還佔領著中國大半國土。

  朱敬倫希望能阻斷西方人通過武力為後盾,用文化來侵略中國人的思想,他覺得廣州城就不能讓洋人自己讓出來,而是要通過自己的手奪回來。

  但這真的很難,二十年前或許有機會,那時候英軍還隻是前現代軍隊,前膛步槍對強弓硬弩的優勢並不大,對火繩槍的優勢也不大,戰爭中甚至出現英軍總是依靠刺刀拚殺取得勝利的情況。

  可現在的英法聯軍,五年前二十五萬英軍,四十萬法軍剛剛跟俄國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克裡米亞戰爭,這場戰爭中他們動用了鐵路、電報,建立了軍事醫療制度,用線膛槍取代了滑膛槍,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場戰爭,英法都完善了他們的軍事體系,擁有了動員數十萬軍隊長期作戰的經驗,這在他們的歷史上是未曾有過的。

  反觀中國,在軍事制度上,可能跟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沒什麽革命性改變。

  用這種軍隊來跟英法聯軍抗衡,還想要從他們手裡奪回廣州,無異於天方夜譚。

  但朱敬倫卻沒有考慮這些,他隻是認為奪回廣州是必須的,那就得做。至於其中的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

  ――――――――――――

  這章寫了很久,但感覺還是有些東西沒寫出來。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