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857》第42節 大計劃(二)
  林福祥的大計劃其實朱敬倫早就給他提過了,這也是來他找朱敬倫商談的原因之一。  大計劃就是誘敵,早在劫持巴夏禮之前,朱敬倫就通過林莊向林福祥提議過,他早就提醒林福祥指望通過巴夏禮讓廣州的洋人投降不現實。朱敬倫既然能夠幫林福祥真的劫持了巴夏禮,那麽朱敬倫提出過的誘敵出城伏擊的建議,似乎也就很值得考慮了。

  另外,除此之外巴夏禮好像也沒有其他價值了,起碼林福祥看不到一個不肯投降的賊酋還能有什麽價值。

  這個計劃很誘人,但是也很危險。

  “你們有多少人?”

  朱敬倫問道。要伏擊英法聯軍,至少是伏擊英軍,沒有強大的實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林大人手下有一千五百人,敢戰的精卒也有五百余人。”

  林福祥的水勇是十幾年前組建的,第一次大煙戰爭時期,他授命從香山、順德等地招募五百七十二人,組成平海營。所謂敢戰的精卒,大概就是這些老兵吧。

  可是五百人就打算伏擊英軍,這太過於異想天開了。

  朱敬倫搖搖頭:“欽差黃大人哪裡怎麽說?”

  城外的鄉勇中,林福祥的兵勇是最積極主戰的,但是實力最雄厚的,還是三鄉紳和地方官主持的團練,這些人都聽命於欽差黃宗漢,如果黃宗漢能出面主持大局,伏擊英軍也就有了可能。

  林莊卻搖了搖頭:“此事黃大人尚不知情。”

  “什麽!”

  朱敬倫不但驚訝,甚至有些憤怒,他理解為林福祥想要貪求功勞,竟然打算憑借自己手裡那點兵力蠻乾。

  林莊歎道:“如果黃大人知道了,黃大人不會同意的。”

  朱敬倫疑惑:“莫非黃大人收到了聖旨?”

  朱敬倫知道,此時英法聯軍恐怕已經跟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皇帝如果不打算繼續打仗了,很有可能會給廣東地方官下命令讓他們不要在招惹洋人。

  林莊搖頭:“還未有卻旨,但已有傳言。陛下旨意,若無必勝把握,不可攻城。”

  其實朱敬倫這一點倒是誤會滿清皇帝了,6月26日清政府和英法聯軍在天津簽訂條約,但是7月5日鹹豐還給黃宗漢下旨,不是讓他不做軍事準備,而是讓他穩妥形式,如果沒有必勝把握不要攻城。

  這主要是鹹豐並不是完全相信洋人,就好像皇帝也沒打算好好遵守條約一樣,一切都是權宜之計,他並不相信洋人會按照條約乖乖讓出廣州城,隻想用一份條約把洋人打發走,讓洋人賴在天津皇帝確實有些睡不安穩。

  可是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了廣州,這讓黃宗漢等一乾文官有了心思,攻打廣州城,勝了確實是功勞,可如果敗了呢,中國的文官向來是寧可不做事也不肯做錯事的,能稀裡糊塗蒙混過去的事情,他就絕對不願意大張旗鼓的真槍實乾。

  所以黃宗漢這些人就有了一些龜縮之意。可林福祥一向主戰,而且他確實需要功勞來加官進爵,黃宗漢已經是兩廣總督,沒有上升的空間了,可他林福祥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管帶,他很渴望通過這次戰爭染紅自己的頂戴。

  手裡又有巴夏禮這樣的奇貨,他就有了冒險的本錢。

  “我家大人說了,洋兵也不可能全軍出城,如果來個兩三百人我們還是有的打的。”

  林莊解釋道。

  朱敬倫點點頭,伏擊兩三百個洋兵,確實有可能打贏,雖然全殲是困難了些,但只要打退了,

那也不失為一場三元裡一樣的勝利,可大可小就看怎麽渲染了,如果朝中有人,就能誇耀一番,足以讓林福祥再升上一級。  但朱敬倫還是覺得冒險:“若是能說服黃大人就更好了,即便黃大人不會派兵伏擊,只要能派兵逼近廣州城,就能牽製洋人,讓洋人不敢空城而出,林大人的機會就更大了。”

  林莊道:“若是黃大人知道了,怕是巴酋就得送往黃大人哪裡了。”

  “無論如何,黃大人必須得知道巴夏禮已經被我們擒住了!否則林大人日後不好交代。”

  朱敬倫想了想,必須有黃宗漢的參與,否則根本無法調動城外所有的軍事力量。

  林莊道:“我家大人並沒有打算隱瞞黃大人,隻想告知黃大人前,在立新功。若是巴酋交給了黃大人,我家大人怕就無法誘敵了。”

  劫持巴夏禮的事情,連廣州城的人都知道,黃宗漢哪裡肯定也清清楚楚,只是暫時還不知道是林福祥乾的,林福祥也不可能永遠瞞住,他只是需要在把巴夏禮這個奇貨交出去之前,在最後利用一把而已。

  朱敬倫在未多說什麽, 他心裡已經知道,林福祥這個主戰派成不了事。

  不是因為他以小貪大,而是因為擒拿巴夏禮這麽重要的事情,他竟然都敢瞞著黃宗漢。

  林福祥的想法很明顯,他想佔有更多的功勞,甚至獨吞這筆功勞,可是這不是他能吞下的,這說明林福祥這個人真的很不會做官,難怪二十年前他是一個小小的水營管帶,二十年後他依然是一個小小的水營管帶。

  林福祥其實應該在巴夏禮成功被劫持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去給黃宗漢報功,而不是把巴夏禮捏在手裡,想在立其他功勞,立功只是做官的一部分,真正能夠升官發財的,絕大多數都沒有什麽真正的功績,而是人情做的好。

  但林福祥想打仗這一點,朱敬倫是讚成的,不打仗怎麽把洋人趕出去,聽到黃宗漢等一批文官開始觀望,朱敬倫已經有些危機感了。

  如果不能盡快的鼓動城外的鄉勇攻城,怕是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他們就更沒有勇氣了,尤其是當英法聯軍進入北京的時候,鬼知道他們會怎麽想。

  但是林福祥顯然已經很難幫上大忙了,朱敬倫迫切的需要黃宗漢那一級的配合。

  可是林福祥在伏擊洋人之前,顯然不可能把巴夏禮交出去,那麽黃宗漢哪裡就不可能有所行動,朱敬倫覺得他有必要幫一下忙,而且他覺得他似乎能夠幫得上忙,他決定請柏貴出面再次說服黃宗漢向廣州進兵。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