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857》第74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
  從柏貴房間出來的時候,朱敬倫已經說服了柏貴,只需要給柏貴講一講印度的情況,柏貴就認為是一個好主意,雖然柏貴的氣節不怎麽樣,能做到廣東巡撫這樣的大員,他的智商絕對不低。  甚至柏貴主動表示,他會幫忙向華庭傑那邊說的,讓朱敬倫放心大膽去做,甚至柏貴還大膽的設想,能不能把那些印度兵招納了。

  這確實太大膽了,這些印度人的家眷也都在印度,不可能不顧及家人的安危,能招募到幾個教官就不錯了,指望他們全部投靠清廷那是不可能的,即便為了錢答應了,也絕對不會真心戰鬥,他們給英國人戰鬥的時候最後都受到影響發揮不出戰鬥力,更何況為清廷跟英軍打仗了,如果他們是從印度跑過來的起義軍還有可能,但是在這裡的雇傭兵,基本不可能。

  出了門,還沒去找印度人呢,第一個先看到赫德。

  剛才赫德對朱敬倫不假辭色,換成任何一個人,估計都不可能心平氣和,赫德沒有當著朱敬倫的面罵他,就算很有涵養了。

  看到赫德在門外徘徊,一瘸一拐的樣子,朱敬倫還頗為不忍,算起來赫德的腿可是自己炸斷的。

  朱敬倫感到赫德非常的躊躇,拖著一條斷腿依然走的很快,不由在背後叫了他一聲。

  “赫德先生!”

  赫德轉過身,果然臉上帶著猶豫,早就沒有了他一貫保持的紳士般的自信,顯然投降被俘對他的打擊很大,當然之前的一系列打擊,包括炸斷腿都一步步在摧毀著他的自信。

  “好久不見。”

  朱敬倫笑道。

  赫德歎道:“朱先生,好久不見。”

  朱敬倫又道:“不知道赫德先生等在下有何見教?”

  赫德絕對不會平白無故在這裡等朱敬倫,而且看他的樣子,跟朱敬倫待在一起很不自在,朱敬倫也不想折磨他,另外自己請教官的事情也很重要。

  赫德道:“如果你們讓我出去,也許可以避免一場戰爭。戰爭結束了,沒必要在打了,不管是誰對誰錯,都沒必要在打下去了。”

  朱敬倫道:“是啊,戰爭結束了。你們贏了,但我們也沒輸,起碼在廣州這裡沒輸。”

  洋人打到了天津,逼迫清廷簽訂了條約,在赫德這個外交官員看來,戰爭已經結束了。至於輸贏的問題,赫德不考慮,只要達到外交成果,那就是贏了。

  所以赫德沒有辯駁,只是看著朱敬倫,想要一個答案。

  朱敬倫笑道:“我會幫你的。但是能不能成,這我說了不算。”

  “謝謝。”

  赫德說道。

  “不用客氣。”

  朱敬倫回道。

  然後從赫德身邊走開。

  赫德在他背後說了一句:“其實原本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的。”

  朱敬倫笑道:“我們現在依然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赫德卻搖搖頭:“你是中國歷史故事中那種不可能有朋友的人。做的朋友太危險。”

  朱敬倫一愣,沒說話,徑直走向營房。

  已經是俘虜了,但印度兵的待遇還是沒有英軍軍官好,英軍軍官大概十個人一個營房,印度人卻要三十個人擠一個同樣大的營房。好在這裡營房夠多,本是五千人的大營,留下一般給了八百看押他們的鄉勇後,剩下的也足夠這些俘虜使用,算不上擁擠。

  “有沒有想掙錢,敢幫助我們訓練士兵的?我保證你們有豐厚的薪水!”

  沒有必要客套,

朱敬倫先後用印地語、孟加拉語等語言喊起來。  他跟這些人不熟,他的話讓正聚集在一起瞎聊的印度人一愣,呆呆的看著他半晌,沒有一個吭聲的。

  朱敬倫沒必要耽誤時間,這裡有一千印度兵,總能找到特殊的。

  去下一間營房,一間間問過去,足足問到第十個營房,才終於有一個感興趣的年輕士兵。

  “你能給我們多少錢?”

  朱敬倫笑道:“完全按照英軍軍官待遇,一天3個先令,戰時補貼2個先令。”

  英軍一個騎兵的日薪是1個先令,20個先令是1英鎊,1英鎊又是3兩銀子,一天3個先令也不過是英軍底層軍官的水平,但是相對印度兵的待遇,依然要好很多。

  但這個印度兵似乎對其他東西更感興趣:“軍官?您是說我們可以做軍官!”

  朱敬倫心中一動,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對當軍官這麽感興趣,要麽是對軍隊中的英軍軍官的地位很羨慕,要麽就是被軍官欺負過,也想體驗一下當軍官的感覺。在印度軍隊中,即便是基層軍官,也很少有印度人,這是英國人的政策。

  既然年輕人更看重軍官,那更好了,錢都省了。

  笑道:“當然,如果你願意在我們的軍隊中服役的話,我很樂意任命你為軍官。當然如果你隻願意作為教官的話,我只能為你提供豐厚的薪水。”

  印度人好奇的道:“可是我不是婆羅門,也不是刹帝利,我只是一個吠舍。我也可以做軍官嗎?”

  好吧,朱敬倫明白了,該死的種姓制度,印度文化中的糟粕,把人分為四種等級,當然這種文化僅限於信仰印度教的廣大印度人中,那些居於征服者地位的蒙古突厥人,阿富汗人和英國人是不認同這種制度的,但是他們默許了印度人的這種文化。

  四個種姓分為,第一等婆羅門,主要是宗教的僧侶和學者,第二等是刹帝利是軍事貴族,第三等是吠舍,是自由平民,第四等是首陀羅。還有居於四等之下的還有賤民。

  這種種姓制度源於雅利安人征服時期,遊牧部落雅利安人將被政府的印度人劃分為下等民族,形成這種種姓制度,可見白種人的種族歧視是有歷史基因的。

  但這些在中國行不通,自從陳勝那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雄音發出之後,中國人就有了挑戰種姓制度的依據,元朝時期蒙古人在中國推行四等人制度,結果蒙古人統治不到百年就被推翻。

  現在的印度,即便英國人覺得種姓制度很野蠻,但也無力改變這種幾千年形成的文化,甚至他們也在利用這種文化,英軍招募的印度兵中,為數不多的印度人軍官,全部被婆羅門和刹帝利階層壟斷,吠舍雖然不算最下等的階層,但也根本不可能染指軍官職位,至於賤民,英軍要是敢招募進來,所有的印度兵都會抗議。

  有形的桎不可怕,那種根植在心中的桎梏,才最可怕。

  “當然,在中國你可以做軍官,如果你立下的功勳足夠多的話,甚至可以改變你的種姓,你可以成為貴族,你的後代將會成為讓人尊敬的高種姓!”

  中國有個毛的種姓,盡管儒家講求尊卑有序,卻絕對沒有印度那種不同種姓之間不通婚甚至不能同桌吃飯的恐怖界限,平民階層通過努力成為上等人雖然很難,但總留了那麽一絲絲的希望。

  果然一聽竟然還能改變種姓,這可是福澤後代的,不止這個印度年輕人表示了興趣,其他印度人也嘰嘰喳喳問了起來。

  朱敬倫沒時間在這裡跟他們詳細解釋,自己撒了一個謊,圓謊可是很費勁的。

  於是道:“如果你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們想成為上等人,就要付出對等的代價,你們只有證明自己的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才會幫助你們。還有我們只需要一百名軍官,只需要你們中最優秀的分子。現在選擇吧,願意跟我走的,就到門口集合。”

  雖然很誘人,但是最終只有十幾個站了出來, 不過也不少了,足足佔了這個營房中的一半人。

  如果是走進軍營的時候,這麽點人朱敬倫就滿意了,但現在看到印度兵的熱情,用微不足道的所謂種姓就能忽悠到這麽多人,朱敬倫就不能滿足與這麽點人了。之前只打算讓他們幫忙訓練士兵,現在就可以毫無愧疚的驅使這些人去跟英國人拚命,那麽當然多多益善,多幾個賣命的更好。

  看到十幾個人站成一排,一個個昂首挺胸,極力向朱敬倫展示他們的威嚴。

  朱敬倫點點頭:“現在給你們一個考驗。你們分頭去其他營房說服別人加入你們,你們誰說服的人越多,我就任命他越大的官職,就越有可能通過立功改變自己的命運。聽明白了沒有?”

  士兵們高喊明白了。

  朱敬倫又道:“好,現在去做事吧,記住了,我只需要一百名軍官,如果你們做的不夠好的話,我可不會收的。待會等到我吹哨子的時候,我要在這裡看到你們!現在,解散,去做事吧!”

  唰,這些人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著各個營房衝去。

  之後朱敬倫去了柏貴的房間,在這裡跟柏貴喝了一下午茶,等到天色漸晚的時候,朱敬倫胸有成竹的走出了房間。

  站在軍營正中,吹響了從英軍倉庫中順來的一個銅哨。

  接著是雞飛狗跳一般的熱鬧,從一個個營房中鑽出了一群群人。

  目視一下,竟然超過了兩百,有三百多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