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857》第161節 派遣使團
  什麽大事?  給美國人道歉的事兒。

  這算什麽大事,但在柏貴眼裡這就是大事。

  天嘲上國派人去給夷人道歉,這是有辱國體的事情,因此絕對是大事。

  可上次柏貴明明都答應了,朱敬倫因為炸沉美國兵船一事,跟美國人談判,美國人提出必須道歉,朱敬倫答應,柏貴鑒於當時局勢的緊張,也答應了。可是之後柏貴就反悔了,他覺得他當時考慮的不周全,讓朱敬倫再跟洋人談判,爭取把這一條取消,錢倒是可以賠點。

  收到柏貴的要求,朱敬倫就差翻白眼了。

  別以為朱敬倫真的有興趣去道什麽歉,哪怕打沉了別人的軍艦去道歉,一點都不丟人,他也沒興趣湊上去道歉,後世的外交界,其實大家雖然嘴上不說,都是看美帝的,美帝那種我打了你容易,讓我道歉很難的霸道做派,大多數外交官都在譴責,可心裡其實很羨慕。

  朱敬倫也想打了別人還不道歉,他之所以這麽積極的張羅,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道歉,而是為了出使。

  他要派一個代表團去周遊世界,讓一群土鱉好好看看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把他們從天嘲上國的幻想中拉出來,讓他們明白,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中國人的時代,不再是漢唐盛世,而是英國人的維多利亞盛世。

  可如果朱敬倫正大光明的向柏貴提出要派代表團訪問外國,估計直接會被柏貴罵一頓,夷人化外之地有什麽好出使的?

  所以當美國人說要派人道歉的時候,朱敬倫一口就答應下來,正好借用美國的壓力,讓自己可以派一些人出去見見世面,改變一下他們的世界觀,否則真的兩眼一抹黑,朱敬倫真的沒信心帶著這樣一群人奔向新時代。

  朱敬倫知道派人去出使在此時的中國人意識中很難接受,從來都是夷人朝拜天嘲,上國怎可派人去出使夷國。但朱敬倫沒想到,變著法的弄了一個道歉團,竟然也這麽難成行。

  不過他打定主意是要派人出去的,所以柏貴的要求他直接放一邊了,根本就沒跟美國人說,他在找機會派人出去,隻告訴美國人,需要時間準備,讓他們耐心等待。

  現在時機到了,BJ陷落讓柏貴徹底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也是最恐慌的時候,朱敬倫再次提出了這個要求。

  “大人,前日新安送來消息,美國人警告說,如果再不派人去道歉,他們就會發兵。”

  柏貴正煩躁中,冷哼一聲。

  “你看著去辦吧,別在惹來夷兵了,這些該死的夷人!”

  柏貴此時真是恨透了夷人,BJ城都被佔了,皇帝都不知道怎麽樣呢。

  作為旗人,又是權貴,老實說他們才是真正的主人翁,雖然早就失去了祖先的勇氣,但是立場上,他們是絕對站在他們的朝廷一邊的,這一點跟許多漢人保持中立態度截然不同,第一次鴉爿戰爭的時候,英法聯軍登陸迎來的不是漢人的阻擋,而是一群挎著籃子買菜賣雞蛋的,給錢也願意給引路,相比旗人,漢人沒有一絲一毫身為大清國民的自覺。

  朱敬倫繼續道:“這事下官可辦不了,怕是需要大人的手令,下官才好辦事。”

  柏貴此時哪裡有什麽功夫去寫什麽首領,直接拉來一張白紙,在上面蓋上自己的大印。

  “你拿著去辦吧,該怎麽寫就怎麽寫。”

  好吧,此時柏貴需要靜靜。

  出乎意料的順利,本來還準備了一些說辭的,比如說派出的官員只是縣丞這樣的小官,

其他人都是商賈之流,不至於有辱朝廷的體面,結果柏貴根本什麽都沒問,到讓朱敬倫的準備落了一個空,但該要的權力還是得要的。  朱敬倫拿過白紙,識相的拜辭。權力到手了,朱敬倫要立刻行動起來。

  直接指派巡撫衙門裡總督的衙役,到各個縣去招呼縣令,招呼縣令是讓縣令幫忙請人,這一次朱敬倫要將整個GD省有名望的商賈都請來。

  同時派人回香港,去聯系美國公使,告訴美國公使,自己這邊準備去道歉了,希望他們能幫忙安排一艘船。

  此時整個廣東人心惶惶,包括縣一級的官吏,也都知道BJ的事情了,這種消息流傳的速度總是讓人感歎,所以當兩廣總督的命令交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展現出來的效率極高,大概是這些文官感到了一種國家將亡的沉重壓力,內心緊張吧。

  三天時間,朱敬倫請的一個個商賈就被各個縣的衙役押著,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廣州。

  朱敬倫沒想到是這麽個情況,趕緊讓人給這些年紀不一,大多都上了中年的商人松綁。

  然後在酒樓設宴招待他們,專門道歉,表示怠慢,讓他們不要驚慌。

  之後才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讓每一家至少出一個人,去美國道歉。

  這下子這些人不幹了,作為商人,他們鬥不過父母官,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因為很多人並不完全是商人,有很多也是地主階層,在鄉下有很強的勢力。被父母官押著見兩廣總督,他們不敢違抗,一路內心忐忑,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事,可他們怕父母官,怕總督,但卻不怕朱敬倫這個縣令。

  尤其是讓他們派人去夷人的國家,還是去道歉,恕難從命,文人士大夫統治了幾千年,商人的世界觀,其實也是文人那一套,鄙夷夷人的厲害,認為除了中國,其余都是化外。

  你讓一個讀書人去給夷人道歉,性子剛烈的,直接碰死都有可能。商人性格一般算是比較油滑的,可是也有人覺得,道歉觸到了他們的底線。

  朱敬倫繼續安撫,一邊告訴他們說道歉是官府的人去道歉,他們只需要跟著去就行了,另一邊則大言嚇唬他們,告訴他們,眼下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自己代表兩廣總督請他們辦點事,如果還拖拖拉拉,就不要怪國法無情。

  這些都是廣東最有名的商人,他們的消息一點都不比官方慢,他們也都知道北Jing陷落了,也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此時一聽朱敬倫將他們的道歉跟BJ陷落聯系到了一起,這才有些松動。

  朱敬倫又告訴他們,請他們來也就是通告他們一聲,讓各家回去立馬做好準備,要麽親自去,要麽派嫡長子去,反正必須是家裡能當家做主的人,並且警告他們,如果膽敢逃匿,即刻抄家。

  朱敬倫軟硬兼施,直接就把這些人鎮住了,其中家國情懷濃烈的,到是帶著悲壯的心,打算為國犧牲一下,那些油滑的也只能歎息,覺得此時還是不要跟朝廷鬥的好,京城陷落,皇帝都不知所蹤,朝廷指不定發生什麽變故呢,這時候招惹官府不明智,因為亂世用重典的道理他們都懂,誰也不想被官府用重典殺雞儆猴。

  當然朱敬倫也不完全相信他們,依然讓各縣的衙役將他們送回去,並且給各縣下命令,讓各縣縣令按照命令辦事,必須嚴格監督這些人把家中重要人物送到廣州府來,告訴那些縣令,這些事關撫夷的大局,也讓地方縣令誤以為跟BJ一事有關,一想到如果可以安撫夷人從而讓夷人退兵的話,他們倒也願意認真壓迫商人一回,反正他們壓迫商人也不是第一次。

  一個來回五天時間,他們就把事情辦妥了,基本上也就是送商人回去,官差直接就去他們家裡拿人了,直接將各家的嫡長子抓了過來。

  而這時候,朱敬倫也租好了船,載著這些人直接趕赴新安。

  到了新安,美國人也準備好了,華若翰決定,載著這隻代表團,直接坐自己的座船,明尼蘇達號戰列艦,他也打算回國了。

  此時的華若翰感到極為失意,他這次到中國來,遇到的只有失敗。

  他完成了換約,但是到現在為止,清政府都不打算遵守那些條款。

  答應向美國開放的潮州口岸,到現在也沒有開放。清廷一開始說,四個月後開放,後來又改成等所有國家都完成換約之後再開放,接著他們就跟英法聯軍打起來了,誰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換約。

  華若翰7月多去了TJ也找不到清廷官員,最後他的照會還是通過俄國公使轉交的,結果俄國人回復,清政府拒絕接收他的照會,反倒是回復了俄國人的照會。

  華若翰覺得他就是一個笑話,他是唯一一個,最大限度的遷就清政府的公使,他們說走北塘,他走了,他們說不能帶兵,他沒帶兵,他們不讓坐轎子,他也沒坐轎子,可他最後依然沒見到皇帝,依然沒辦法讓條約生效。

  他不由想到他來接替列威廉的時候,列威廉的那些警告。

  列威廉肩負的使命跟他一樣,都是來換約的,可是跟清政府溝通了幾個月,列威廉就以自己身體健康提出了辭呈。

  算上前任列威廉,華若翰已經是第四個在中國感到失敗的公使了,為了完成這次修約,他們前前後後派來了四任公使,結果依然不讓人滿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